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研作物被偷现象如何防止?专家称宣教大于责罚

湖南农业大学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发生的村民偷摘科研玉米事件,连日来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虽暂未发现被盗玉米流入市场,但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 “事情已经发生,再去责罚老百姓意义不大。”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负责人周仲华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杜绝科研农作物频被偷摘乱采现象再次发生,关键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大众了解科研农作物的重要性。 7月7日16时许,湖南农业大学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发生村民偷摘玉米事件,基地带队老师、学生及时阻止并报警。据了解,此次偷摘事件导致该校2015级农学专业一班作物学科研技能竞赛无法继续,该班一同学因试验材料损毁而无法完成毕业论文,农学院一教授的科研试验得不到结果。 位于湖南浏阳沿溪镇的浏阳教学科研综合基地原为一国有农场,因交通方便且较平整,湖南农......阅读全文

玉米被盗 谁来为项目“烂尾”买单?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浏阳基地种植的科研玉米被当地村民偷摘,1725份玉米科研材料被损毁,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农业科研成果盗窃事件屡次见诸报端,加大对盗窃者的追责已成为共识。其中除了法律问题,对于被盗的科研单位,是否也应承担相应责任?科研项目发生意外“烂尾”怎么办?对此,《中国科

南方农村报:转基因水稻该不该种

  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牵头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率先获得我国第一张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证书,让中国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100多名学者联名上书全国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商业化生产问题”;随后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修复技术仍在追寻中

  蜈蚣草  广东土壤研究所陈能场博士等用水稻作修复实验,图为研究人员正在对不同作物比较称重。资料图片  目前国内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适合大规模农田治理的科学修复模式,大多土壤重金属治理模式还处于实验室摸索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博导陈日远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转基因威胁究竟是对是错?中美院士提出质疑

   “转基因”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中国两张转基因水稻和一张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已经到期,是否会续期,未来转基因产品的商业化何去何从?事实上,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争论就从未间断过。《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就舆论关注的“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利益陷阱”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

袁隆平:转基因应用要分情况

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要慎重,“人民不是小白鼠”。CFP供图  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起草并公布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粮食法”),其中特别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通过后,将是中国首部粮食法。  刚刚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衡量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一、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 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也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的干物质积累量来表示。常用单位有:μmol CO2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典型争议事件溯源

  转基因农作物被培育成功以来,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检验其安全性的工作就从未停止。然而,由于研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失误,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而引发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疑虑。   作为高技术实验品的转基因农作物,在其迈向公众日常生活的途中,因与人类休戚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受争议而

转基因主粮种子频现中国:传统种业命悬一线

  继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崔永元爆出多地存在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一事之后,海南省农业厅不久前发布通报,承认在部分县市的农场中查获转基因玉米、棉花,并依法销毁。但关于涉事单位的信息,至今尚未披露。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主粮种子的商业销售。不过在中国,因为没有统一的、专业的农业

49位海外生物学家再次上书力推转基因商业化

  关于转基因的战争尚无停止的迹象。在“挺转”和“反转”背后,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转基因大豆、菜籽油、玉米大量进口,孟山都、杜邦、拜耳等企业在我国发展种子业务的同时,与国内的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转基因育种研究。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专家共同担忧的一点是我国的种子产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高校科研玉米被偷摘 一旦外泄损失或达上千万

  警方在现场了解情况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发帖称,学校在浏阳实习基地种的玉米、棉花等科研成果被当地村民偷盗。昨天,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实习基地一位老师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此次被偷盗最严重的是学校获得审批的一个玉米新品种

同济教授: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急需改革

  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研,不仅出台了许多鼓励科研的利好政策,而且向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的科研项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方面,随着学术界被曝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违规使用资金现象,继而激起巨大的争论。  纵观这

袁隆平:对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

  袁隆平说,“我们也不能听到转基因就害怕,要谨慎对待转基因,而很多转基因还是好的”   已逾耄耋之年,84岁高龄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正在研究“转基因水稻”,并力挺“转基因”,称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转基因食品一直饱受争议,甚

不必争论转基因:拿真正可靠的数据说话

  对于转基因主粮化,社会上的争论相当激烈,几乎到了针锋相对,不可调和的地步。 支持转基因主粮化的一方主要是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技人员,而质疑和反对转基因主粮化的人属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普通百姓更是如此。   我们都非常清楚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食品关乎到人民大众的健康状况。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关乎到

韩春雨论文共同作者沈啸首次公开回应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针对目前各方对于NgAgo技术的质疑,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的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这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是个标杆性事件,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启迪。政府、媒体、科研单位以

韩春雨论文共同作者沈啸:若有问题不会逃避责任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针对目前各方对于NgAgo技术的质疑,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的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这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是个标杆性事件,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启迪。政府、媒体、科研单位以

产能过剩危机倒逼种企转型

   近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发布,2014年国内杂交玉米制种面积295万亩,产种约10.1亿公斤;加上有效库存约10亿公斤,2015年玉米可供种约20.1亿公斤,实际需种约12亿公斤,2015年玉米种子库存量约8亿公斤。  种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

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质疑 袁隆平称不能预知危害

        “欧美科学家都不敢断定这项技术一定是安全的,中国科学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安全证书似不稳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中国成为国外转基因粮的生死试验场”“民族的噩梦”……已经两个月了,有关转基因

“南繁硅谷”再出发 中国种业创辉煌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来到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他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同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育制种产业发展和推广情况。“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

新华社: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推动转基因透露啥

   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包括转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加快实施,核心关键技术要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攻克,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今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以及农业部4月份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都曾提出支持转基因发展。那么,此次规划印发又透露出哪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推动转基因透露哪些信号?

  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包括转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加快实施,核心关键技术要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攻克,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今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以及农业部4月份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都曾提出支持转基因发展。那么,此次规划印发又透露出哪些

160篇中国高质量论文被“自然中国”网站“相中”

    6月11日,数名自然出版集团的编辑来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与上海科学家和青年学子就学术论文出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出版的未来之路,进行了面对面的研讨。     来自香港的张文浩编辑表示,包括《

北京这块玉米地价值超百亿, 但就算王健林也买不到

  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盖高楼”是开发商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并获取高额利润的基本手段。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当下,不少大城市已是地王熙攘,北京更是堪称寸土寸金。  然而,在北京北三环核心地段,却有两块“一马平川”的农地,种植其上的玉米等作物安静地生长,与环绕四周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四大信号:完成“三农”硬任务总部署

  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权威专家,就文件精神进行全面解读。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

中储粮:目前粮价上涨仍在可控范围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谈中国的粮食调控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国际米价出现大的涨幅,表面看,由于我们国家在粮食问题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因而亚洲米价此番上涨几乎没有影响,但从一个相对更长的周期,它对国内稻谷供需市场是否仍然构成潜在

转基因疑云背后:孟山都公关政府角力国家战略

   转基因技术和中国粮食安全与主权的话题在历经一年的争论热议,以及多轮政府决策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消费者的互动之后,岁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

黄涛:试解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十大矛盾

  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科研投入及科研经费使用问题,其中,既有全面清醒客观的认识,也有片面糊涂主观的想法。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十大矛盾。本文试图澄清是非,提出相应的化解对策与思路。   一是科研投入方向上重视科学规划与轻视自由探索的矛盾。爱因斯坦认为:伟大的科学成就并不是通过组织和计划取得的。科

教育部:严格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考核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教师[20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

陆婉珍,她是一个领袖

  陆婉珍,分析化学家,1924年9月29日生于天津,籍贯上海。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3-1955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