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投入加大项目增多:国际科研合作,中国争取领舞

几天来,发现引力波的热度还在持续,除了对成果本身的关注和讨论,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的参与也使得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高水平科研合作的话题成为科技界与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此次合作中,清华大学团队有何收获?我们如何更好地参与到重大科技项目的国际合作中?从参与者到主导者,我们还要迈过哪些坎儿? 重大科学发现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重大科学发现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等大科学项目,耗资巨大、参与科学家众多,需要国与国之间通力合作。 “清华大学团队是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科学合作组织中少有的仅有信息技术背景的团队,能参与其中,一方面得益于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跨学科科研组织平台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得益于LIGO科学合作组织本身的开放性。”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天体物理中心兼职研究员曹军威说。 据了解,清华大学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个LSC(L......阅读全文

郑兰荪: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根本

凝心聚力促改革   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指出,人民政协常委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力度。   创新如何才能真正驱动发展?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中认为,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创新成果转化

时评:营造良好科研生态从评价体系改革开始

没有哪棵参天大树不依赖于肥沃的土壤,同样,没有哪个科技强国不诞生于崇尚创新的科研生态。 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与此同时,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与不安,科研人员难以潜心科研、追求卓越。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重头衔轻贡献

时评:营造良好科研生态从评价体系改革开始

没有哪棵参天大树不依赖于肥沃的土壤,同样,没有哪个科技强国不诞生于崇尚创新的科研生态。 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与此同时,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与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重头衔轻贡献的指挥棒,让科研环境浮躁不安,科研人员

Nature:跨学科研究的困局

  为了应对社会在能源、水、气候、食物和健康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必须共同努力。然而跨越传统学科界线的研究,仍然不时髦,而且这些研究也不能得到很好回报。最近一期的《Nature》专刊分析了,政府部门、资助机构、学术刊物、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必须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跨学科研究成为乐趣而不是

中以两国共建跨学科国际合作创新中心 促进科研创新

  10月25日,来自中国和以色列两国的学者、创业者和两国投资机构、工业界的领军人物汇聚清华大学XIN中心,开展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及创新探讨。  今年5月20日,清华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两校校长在以色列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以科学技术为主的跨学科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旨在成为中以国家层面创新科技的沟通

NAE新科院士张东晓谈科研评价体系优化

  2月初,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17年新科院士名单,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教授因多孔介质流体随机模拟的先驱工作而当选。《知识分子》为此访谈了张东晓院士。作为东、西方教育的亲历者,张东晓对于中国与西方科技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差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质”与“量”的差异  张东晓坦承,中国

《自然》:跨学科研究获经费几率较小

  6月30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跨学科程度越高的研究项目获取经费的几率越小。  虽然跨学科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创新的沃土,并且经常会从政策层面获得支持,但常规观点认为,与针对狭窄领域的研究项目相比,跨学科研究更难获得科研资助方的经费支持。然而,此前这一观点没有经过大规模的系统调研。  澳大利

中青报:从屠呦呦获诺奖看我国科研评价体系

   屠呦呦是“三无”人员——没有博士学位,没有出国经历,不是院士。她是1955年的大学毕业生,学的又是中医,你说有哪些访问学者出国去学中医?谈及屠呦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机研究员李国杰的几句话引起了大家的笑声。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屠呦呦,引起社会对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广

人民日报: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促生“短平快”行为

   我国现行的科技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导致很多科研人员心浮气躁,不能踏踏实实工作,难以发扬工匠精神。虽然近年来这些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部门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但是总体而言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在评价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时,过于强调

中科院:探索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一个曾经在中国科技界被追逐的“明星”,如今却有些落魄了。   十几年前,SCI论文在中国属稀缺品,一篇SCI论文在许多单位能换回一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几乎相当于个人多半年甚至一年的工资;而去年一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就已达19.1万篇,数量排在世界第二,占世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