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纳米中心基因/药物共递送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在基因/药物共递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A Biomimetic Coordination Nanoplatform for Controlled Encapsulation and Delivery of Drug-Gene Combinations”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201903417)。该研究成果还被《德国应用化学》的高级副主编推荐到国际学术网站平台ChemistryViews.org上作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报道。 基因和小分子药物的共递送策略是当前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在临床中广泛使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种基因与小分子药物共载纳米载体以提高其递送效率,如阳离子脂质体、聚合物胶束、无机纳米粒等。然而,受限于核酸药物和小分子药......阅读全文

国家纳米中心基因/药物共递送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在基因/药物共递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A Biomimetic Coordination Nanoplatform for Controlled Encapsulation and Delivery of Drug-Gene Combina

国家纳米中心在可控基因治疗纳米药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10月2日,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课题组在可控基因治疗纳米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Gold-DNA nanosunflowers for efficient gene silencing with controllable t

国家纳米中心利用核酸自组装结构实现基因药物递送

  基因治疗是一类在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层面上实现相关治疗的研究策略。现已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大多是以病毒为载体实现基因递送的。病毒载体的引入无疑会引起人们对该类治疗体系的生物安全性产生顾虑。因此,发展生物相容的基因递送载体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成为具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折纸纳米

纳米“火箭”护送基因药物直抵病灶

  我们构建的高分子载体体系,具备基因和光声双模成像能力、基因和光热联合治疗功能。上述特性使高分子载体由单一功能升级为多功能,具备了对肿瘤组织诊疗一体和双重杀伤的能力。  ——田华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运载火箭”整装待发,它将穿越重重阻力,精准地助力“导弹”命中“靶心”……这是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基因沉默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基于核酸自组装的基因沉默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ranched Antisense and siRNA Co-assembled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Gene Silencing and

国家纳米中心等提出的新型纳米药物设计有望突破经典理论

  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的赵宇亮、陈春英等科研人员的实验研究工作与IBM周如鸿研究员的理论模拟相结合,在肿瘤高效低毒纳米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PNAS, 109, 15431, 2012)。这是继2010年和

纳米中心发现纳米尺寸药物颗粒具更优越的肿瘤渗透效应

  纳米颗粒药物载体在化疗药物输送系统的发展及建立中具有很大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临床治疗的一些市售纳米药物,如Doxil®(包载阿霉素的纳米脂质体),Abraxane®(包载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颗粒)等,正是由于利用纳米技术增强了药物溶解度,延长了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且改善了药物体内分布,从而在临床

中美基因纳米技术应用临床-建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昨日从滨海新区科委获悉,美国北卡大学基因治疗中心将与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合作建立滨海新区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带动新区基因治疗研究与临床应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据了解,美国北卡大学基因治疗中心是世界最先进的基因治疗研究机构之一,下设多个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实验室、治疗载体生产中心(包括GMP

药物纳米技术

  药物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尺度(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和技术来设计、制备和传递药物的方法。纳米技术在药物研发和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因为它可以显著改善药物的性能,提高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  以下是药物纳米技术的一些常见应用:  纳米药物载体:纳米技术可以用于

纳米药物载体筛选中的基因组决定因素

纳米粒子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多种治疗优势,如降低毒性、延长半衰期和改善药物输送,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有前景。辉瑞和莫德纳的mRNA疫苗均用到LNP纳米颗粒载体。然而,众多纳米颗粒制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并不容易看出在特定的疾病环境中哪种是最适合的。作者开发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能够系统地评

国家纳米中心肿瘤纳米疫苗构建研究获进展

  肿瘤疫苗是指利用肿瘤抗原,通过主动免疫方式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达到治疗肿瘤或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尽管基于疫苗的抗肿瘤疗法有优越的理论基础,但目前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提高疫苗的免疫刺激效率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科学院国

首个“基因工程药物质量管理示范中心”授牌

为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医药产品质量,推进行业诚信建设,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于7月19~22日在吉林省通化市召开了主题为“质量主宰未来”的2007中国医药质量年会暨第28次全国医药行业QC(Quality  Control)成果发表交流会。   会上,100家参会企业和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员单位讨

龋齿克星—纳米缓释药物

   通常,用来治疗牙菌斑和预防龋齿的药物会在吞咽过程中被唾液带走,无法发挥作用,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给出了让药物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方法。  牙菌斑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的细菌性群体。最近,有一篇发表在期刊《ACS Nano》上的文章,介绍了由罗彻斯特大学Danielle Benoit

国家纳米中心在CRISPR纳米递送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带领的课题组发表了非病毒纳米载体递送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纳米载体,这些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高效递送CRISPR/Cas9系统到体内,为拓展这一强大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应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Thermo-t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分级纳米结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构成网格的结构单元本身就是网格  在分级纳米结构的制备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在已有的一维纳米结构(例如纳米线)表面继续沉积或者生长这些一维的结构,例如,螺位错驱动的PdS纳米松树;而基于二维纳米结构单元的分级纳米结构的研究尚不多见。和一维纳米结构相比,二维纳米结构能像剪纸那样被“雕镂”

全球纳米纤维应用创新中心成立

  日前,全球纳米纤维应用创新中心成立揭幕式暨纳米技术合作交流会在捷克驻华大使馆举行。   全球纳米纤维应用创新中心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国际知名纳米纤维技术公司NAFIGATE、捷克驻华大使馆三方共同发起成立。该中心旨在为商业化应用纳米纤维的低碳技术创立一个全球合作平台,为清洁水资源

用纳米药物医治肺结核

  南非是全球肺结核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仅2007年,就有11.2万人死于肺结核。原因是,在南非约80%的肺结核病患者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由于治疗周期长(一般6到9个月),大部分病人很难完全服从治疗要求。再加上肺结核治疗药物本身的生物活性差和副作用,导致病人出现药物抵抗,如多种药物抵抗型结核病(MDR

定点“爆破”的纳米颗粒药物

  以纳米药物制药剂为基础的纳米微粒药物输送技术是当今药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虽然纳米技术问世不久,但在医药领域,致力于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本文介绍利用纳米颗粒为载体实现对药物的选择性释放,用于肺肿瘤的治疗。  纳米粒子作为载体的药物可以用来防治肺癌:来自德国的NIM和

关于纳米药物制造系统NanoAssemblr

  纳米药物制造系统NanoAssemblr,为新型纳米颗粒制造而设计,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的难题。纳米药物制造系统NanoAssemblr应用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术,快速、精准地混合纳米颗粒成分多种生物材料可选,可包裹药物,siRNA,CRISPR,DNA,蛋白等。用户可以通过改变程序

国家纳米中心DNA纳米生物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在DNA纳米生物技术用于核酸递送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DNA Hybrid Nanospheres through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y”

国家纳米中心细菌膜纳米肿瘤疫苗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潇、赵瑞芳和聂广军研究团队在细菌膜纳米肿瘤疫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anocarriers based on bacterial membrane materials for cancer vaccine delivery为题,发表在Nature P

北京首个纳米材料检测中心落户北京纳米产业园

  在北京市科委推动下,2月12日北京纳米电子材料检测服务中心(简称检测中心)在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正式启动运行。该中心的正式运行填补了北京地区缺乏纳米电子材料专业检测服务空白,标志着北京纳米科技产业链日臻完善。   检测中心由纳米检测领域优势单位创新合作模式组建而成。其中中科纳通负责提供场地、自有

-美国癌症中心筛选失败药物用于治疗特殊基因型患者群体

  去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宣布开始一项研究旨在重新分析过去十年中在临床试验中未能对大多数患者产生疗效的抗癌药物以用于治疗一些特殊基因型的癌症患者。纽约的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

纳米纤维应用全球创新中心在华成立

  昨日,全球纳米纤维应用创新中心成立揭幕式暨纳米技术合作交流会在捷克驻华大使馆举行,全球纳米纤维应用创新中心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和国际上知名的纳米纤维技术公司NAFIGATE、捷克驻华大使馆三方共同发起成立,交流会内容涉及空气污染治理、水过滤、餐厨垃圾提炼生物塑料等纳米技术应用范畴。

国家纳米中心:新型非病毒纳米载体将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带领的课题组发表了非病毒纳米载体递送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纳米载体,这些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高效递送CRISPR/Cas9系统到体内,为拓展这一强大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应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Thermo-t

国家纳米中心在纳米毒性理论方向最新研究进展

  无机纳米材料通过催化作用驱动细胞活性氧(H2O2,O2·-,O2等)发生化学转化,是其毒性等生物学效应的重要来源,由此开展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应用是纳米医学的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高兴发团队长期用理论与模拟手段研究纳米材料催化活性氧转化的机制与规律,发展了纳米毒性预测理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表面化学调控思路设计纳米佐剂材料

  研究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对于艾滋病疫苗的早日问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质在疫苗载体或佐剂的研发过程中备受关注。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纳米材料用于疫苗领域”仍然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个“瓶颈”。最近,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吴晓春课题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国家纳米中心提出纳米材料医学功能预测的理论模型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高兴发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团队,通过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迭代,在纳米生物效应的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的突破性进展。8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实现纳米材料医学功能筛选的催化信号转导理论》(Catalytic Signal Transduction Theory En

国家纳米中心:细菌膜纳米肿瘤疫苗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潇、赵瑞芳和聂广军研究团队在细菌膜纳米肿瘤疫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anocarriers based on bacterial membrane materials for cancer vaccine delivery为题,发表在Nature Pro

药物“纳米车”精准摧毁癌细胞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一起杀死,这是传统化疗的一大弊端。能不能让化疗药物在进入癌细胞之后,再释放毒性,进行“定向爆破”?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初步实现了这一构想。  有统计显示,70%以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最后死于药物的毒性或癌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是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