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气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科学问题”项目启动

3月19日至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项目“大气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科学问题”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3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黄荣辉院士和吴国雄院士主持。 此项目是在2011-2012年开展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上的延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根据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资助,旨在提出具有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并引领未来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 启动会上,黄荣辉院士对项目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实施方案进行介绍,吴国雄院士对项目的立项背景和研究重点进行了阐述;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申倚敏主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朝林处长分别就项目的实施要求和大气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发表了讲话并提出建议。之后,黄荣辉院士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咨询项目“大气科学和全球气......阅读全文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外交部: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责任。构建并执行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才能全面、完整、高效、经济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们想要的未来。为此,国际社会推动制定了系列多边环境条约,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治理、保护臭氧层、防治化学品污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奥朗德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

  9月16日上午,国家“973”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项目启动会召开。中国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遥感应用研究所的专家,以及项目

气候无常变化,农业精准预言

  当下,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农作物又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事实上,更为精准的评估方法应该被拓展到重要粮食作物预测中。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教授朱艳领衔的科研团队,将农业信息学与作物栽培学相结合,发展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和生产力预测预警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及智能

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启动

  2月17日,“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项目在青岛启动。该项目被列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认知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并培养一批海洋环流和气候研究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据项目首席科

“中国参与国际CO2减排的国家方案设计”项目通过验收

  9月4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在北京组织召开项目验收会,对2009年启动的“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项目群”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对该项目群的14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进行了验收。由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张志强研究员主持,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

我国应急启动全球变化研究 共设19个项目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于7月9日正式启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

青藏高原不能承受温暖之重 祁连山美景消失殆尽

    全球气候变暖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已经并且正在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积雪消失……青藏高原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灾区”。   “过去,这湖边上的山上终年都有积雪,七八月份也不化。放羊时,白的雪映着太阳,耀人的眼睛。现在山顶好久看

“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启动

  3月25日,国家973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在京启动。项目选择我国沙漠化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将沙漠化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相结合,旨在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介绍说,青藏高原是我国第

2017年气候能源圈的10件大事 到底谁是真正灰犀牛?

  走过2017年,“怪兽级”飓风、史上最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让我们见识到气候变化这一“灰犀牛” 式危机的巨大破坏力,也见证了各国政府通过多边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政治动力,以及社会各界的非国家主体用行动提供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年的时间,人们逐渐意识到无论跟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课题通过验收

  10月15日,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课题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  课题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李文华院士、葛全胜研究员、邵全琴研究员、张仁华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董文杰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南京大学陈镜明

《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发布

  28日,国务院发布《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下简称大科学计划),对于我国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意义深远。  《方案》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

郭华东团队获联合国“全球脉动”计划奖项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该所郭华东院士领衔的“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团队获联合国“全球脉动”计划奖项,并将在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期间展示。  据郭华东介绍,获奖项目“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源自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

全球变化研究中心首批项目启动 增强中国话语权

  7月29日下午,经专家团评议,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通过了首批拟启动项目,这标志着这个研究全球变化的机构即将正式运转。   全球变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2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共同创办。中心现拥有100多名研究人员,并计划在三年内翻一番。   “这

方精云:全球变暖须关注大趋势中的不确定性

  尽管温度趋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各种因素只能影响增温幅度的大小,而不改变全球在变暖这一总体趋势。地球处于高温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0年5月初,应联合国秘书长的要求,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nter Academy Council,IAC)宣布组成一个有12名成员的独立调

大国担当!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现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当今世界需要中国这样负责任的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议题中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图片来源于网络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在5月1

大国担当!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现在致力于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当今世界需要中国这样负责任的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议题中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在5月1

揭秘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不久,继美、日之后,地球上空的碳卫星“家族”又会添新成员——中国将发射国内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按照设计,在未来几年,它将在太空巡游,通过不断变换观测模式,完成对全球二氧化碳的监测,并借助模式同化技术,最终形成全球碳排放情况的“体检报告”。  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就开始部

改进碳项目的规则

  张中祥说,如果要让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能从清洁发展机制中获益,气候谈判必须促进能力建设,而不是强制性规定减排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的一个创新的财政激励手段,用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从而帮助它们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该机制,承诺降低碳排放的富国可以向发展中国家

杨宏伟:华沙气候谈判面临挑战

  2013年联合国气候大会11月将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在各方利益冲突不断、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联合国气候谈判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难题。这给华沙气候大会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压力。   近

全文: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文化根脉和精神源泉(二)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政

4万亿节能减排投资为"美丽中国"建设输送正能量

  节能减排不遗余力 多种手段力推绿色经济   碳交易、标准化以及发展新能源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或方式   近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8次缔约方大会已经结束。虽然《京都议定书》这一法律框架得以保全,但是第二承诺期的减排雄心不足、环境漏洞突出,导致减排

全球网格大同盟有望提前找到流感新药

  5月22日,全球网格大同盟透露,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运用IBM全球网格大同盟虚拟超级计算机已经筛选出一些抗击流感的药物。在经过计算得到的候选药品结果中,有10%在实验中可能会显现抗病毒能力,这些药品将被进一步测试。   得州大学医学院项目研究组长Stan Watowich说:“

全球钢铁业为复苏做准备

  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5年,世界钢铁工业经历了一段需求持续激增的美好时光。钢铁企业因此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并将此用于新的投资、收购,以及钢铁业内不断的结构调整。   钢铁业大部分投资都用于与环境相关的计划和项目,开发新的工艺和产品,降低对环境的冲击。但随着2008年3季度全球钢材市场突然崩塌,

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影响与适应 项目启动

  8月10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类的影响与适应”启动会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该项目是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批启动的19个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我国不同自然带高精度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重建,围绕过去全

碳排放:从增到减究竟有多远?

  如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各国一直争论不休。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甩出一颗重磅炸弹: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才能使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7月末,《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年)》在北京发布。2018年的

创纪录的碳排放与难产的第六条 我国绿电前景如何

  《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最后一公里”谈判再次崩盘。在马德里举行的气候大会是《巴黎协定》生效前的最后一次缔约方大会,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讨论《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尽管会议增加了40多小时通宵达旦的谈判,但各国仍无法对此达成一致。  《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目标是:为国际合作提供一个会计框架,允许国

东北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陆续启动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获悉,该所立足本单位学科优势,根据“七大分子作物育种”、“全球变化及应对”以及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三个专项的具体内容,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40余家,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