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世界最小日本航天火箭载入吉尼斯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称,日本制造的世界上最小的SS-520火箭被载入吉尼斯纪录。 据悉,今年2月成功发射的SS-520是世界上能够将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的最小火箭。它的高度只有9.5米,直径50厘米,重量2.6吨。 火箭和卫星的这一尺寸可以将研制和发射成本降低至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其成本只有4亿日元。这是使用传统火箭发射成本的五分之二:H2A火箭的发射成本超过10亿日元。 项目负责人羽生宏人称,“造出世上无二的如此小的火箭,靠的是日本的科技水平以及多年来致力于火箭开发和运输基础的建立”。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表示,希望借助新型火箭和降低发射价格,使太空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和工业方面为尽可能多的人所广泛利用。......阅读全文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空间技术

在航天领域,美国依旧扮演着全球航天领导者的角色,有序推动空间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务的开展。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携手研制的“太阳轨道飞行器”成功发射,并在4个月后完成了首次掠日飞行,开始帮助科学家揭示太阳磁场的奥秘;7月,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始人

全球航天发射近30年首次破百 全年预计将发射115次

  “全球航天发射自1990年以来首次破百!”俄罗斯卫星网26日称,截至12月26日,2018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达到112次,这个突破性的数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航天翻番的密集发射。据《环球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中国一共将进行39次航天发射,目前已首次超过美国,位列发射次数全球第一。  全年预计将发射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解读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图表:神舟八号将于11月初择机发射  神舟八号飞船即将起航、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即将拉开序幕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0月3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对这次任务的意义、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建设及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解读。  周建平,1957年出生,湖南望城人,国防科技大

何质彬:中国航天梦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自从1962年进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以后,何质彬的一生就一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50多年来,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三代航天专家,何质彬曾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担任过多种卫星型号工程的副总经济师,发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成为一名中国航天梦的见证者、

马斯克星船试验箭炸裂,人类离殖民火星还有多远

   11月21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埃隆·马斯克的“星际飞船”(Starship,以下简称星船)的第一枚完整尺寸试验箭MK1,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地面压力测试时舱壁爆裂,顶端炸飞。  这是继可重复使用的重型运载火箭系统“大猎鹰火箭”(Big Falcon Rocket,2018

日本创新企业成功发射小型火箭

  据日本《共同社》5月4日报道,北海道大树町的航天创新企业“星际科技”(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4日早晨5点45分左右在町内的试验场发射了自主开发的小型火箭“MOMO”3号机。该企业表示火箭已抵达被视为太空的100公里以上高度,宣布发射成功。民间主导开发的火箭抵达太空在

刘东生、王永志获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得20

日本拟大幅增加科研预算

   日本政府正面临严峻的财政挑战,但文部科学省的预算前景似乎充满希望。有消息称,日本或许准备再次大规模支持基础研究。文部科学省近日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预算计划,要求该国挑战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建立一个X射线空间天文台替代者,并推进新粒子探测器项目。图片来源:HYPER-KAMIOKANDE C

“实践十号”:中国打造的太空“超级实验室”

  实践十号卫星模拟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试验装置  微重力环境下盛开的花  人类未来能否能穿越星际,在宇宙中长期生存?人类能否到太空中去繁衍后代?宇宙飞船或者空间站着火了怎么办?如今困扰各大城市的雾霾如何治理?……对于这些问题,现在我们或许还没办法全面回答,不过中国科学家未来两周将在太空

我国重型火箭发动机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白国龙、姜潇)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已正式启动先期关键技术攻关、方案深化论证,目前火箭发动机技术攻关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说,当前,世界航天强国纷纷重启重型运载火箭研制

火星已经成为人类认识程度最高外行星 20年内将登陆

  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类面临的命运却十分脆弱,我们面临的重大自然灾难除了地震、火山、海啸外,还包括小天体撞击、地球磁极倒转、超新星爆发、超级太阳风暴等。生命体即使庞大如恐龙,也能在一夕间灭亡殆尽。因此,人类必须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还不具有飞出太阳系的能力。

印度成功发射首枚国产低温发动机火箭

  印度1月5日首次成功发射自行研制的低温发动机运载火箭,将一颗近2吨的通信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   这使印度成为世界第6个拥有低温发动机火箭技术的国家。此间舆论认为,首枚国产低温发动机火箭发射成功,意味着印度将在全球商业发射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并可在此基础上实施载人航天等计划。   当日下午1

人类不是重返月球,而是向月球前进

   各国航天机构和企业在展示各型月球车,科研人员在畅谈最新的探月科技,公众参与热情越发高涨……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月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阿波罗”首次登月已过去近半个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探月参与者的增加,人类正在加速推进重返月球的计划,而且这样的“重返”有更深远的意义。

日本测试太空电梯,百年“天梯”梦要实现了?

  太空电梯给航天活动带来的收益是充满了诱惑的,人类将来从地球静止轨道起飞进入深空,或将带来未来航天模式的改变。  日前有媒体报道,日本静冈大学工学部的科研团队与日本建设公司大林组合作开发了迷你版太空电梯,将视天气情况在本月进行实验。  负责研发的日本静冈大学教授能见公博表示,实验在国际空间站进行,

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 展示他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

  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钱学森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原因可以归纳出若干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从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讲起,或许能为当今年轻人提供一点启迪和参考。  人们一般把钱学森留美及以后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留学美国阶段,从1935年到1955年二十年。这个阶段钱学森作为技

BBC展望2018年重大科技进展

  充满喧哗与骚动、也充满惊喜与美好的2017年已经过去。展望2018年,科技同样是推动我们前行的伟大力量。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我们展望了今年可能会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和科技突破,囊括太空探索、下一代火箭动力超级跑车等领域。  太空探索精彩纷呈  BBC在1日的报道中指出,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太

全球燃料电池加快产业进程 迎来四大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急需寻找到一种可以代替能源又环境污染小的经济发展方式。燃料电池行业便应运而生,早在50世纪年代50年代初,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由于其可以作为大规模民用发电装置的前景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其它种类

国际空间站首用激光传数据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10月5日宣布,国际空间站首次利用激光通信手段将电子数据传送到地面。   俄航天署发表声明称:“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区段在本月2日首次通过激光将宽带信息传输到地面站。传输数据量为2.8GB,传输速度达到每秒125MB。”   俄罗斯的太空激光通信系统由俄精密仪器制造系统公司和“

NASA网站评出其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以及NASA帮助设计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名单: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月球建电站靠谱不?专家称条件具备但需破解技术关

  日企称2035年开建月球太阳能电站   11月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日本清水公司计划在月球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以此缓解能源危机。消息中指出,日本一家建筑业巨头建议沿月球赤道带铺设长约合400公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带,并通过激光和微波将电能传送回地球,从而将月球变成一座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

日本2019财年科学预算要超百亿美元?

日本2019财年科学预算要超百亿美元?超算、中微子探测器等基础研究大项目最“受宠”图片均来自网络美国《科学》杂志官网在9月4日的报道中指出,尽管日本政府正面临着严峻的财政挑战,但其科学部门仍希望国家能再次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近日提出了一项超百亿美元的雄心勃勃的预算提案,希望政

日本或将解除对基因编辑生物控制

  事件  8月22日,欧空局(ESA)的Aeolus卫星发射升空,执行为期3年的全球风监测任务。Aeolus是世界上第一颗测风卫星,它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欧洲航天中心通过Vega火箭发射升空。任务控制人员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对该探测器的仪器进行校准,其中包括一个紫外线激光系统,它将测量30公里处最低

4月18日新冠通报 全球新冠确诊新增82967例

  4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例,其中17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0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7例,广东2例,四川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疑似病例(上海3例,黑龙江2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

俄罗斯计划建新空间站

  俄罗斯载人航天系统总设计师、能源火箭太空公司第一副总经理米克林1月23日介绍说,俄方打算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以其部分舱段为基础建造新的轨道空间站。  米克林当天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航天会议上透露说,俄计划在2019年年底前向国际空间站再发射3个新舱,完成现行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设。在国际空间站停

打破垄断 拿下“制芯”关键技术 加速自主芯片研制进度

  “PM2.5,是大家很熟悉的微小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但我们研制这种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在过程中如果进入了哪怕PM1.0的粉尘,这个材料就是废品,就不能被应用到芯片当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一林简单一句话,道出了集“超纯净”与“超均匀”于一体的制芯新材料——“光刻胶用线性酚醛树脂

吴立新院士的海洋传奇:忘记背后 努力向前

   喜欢流行音乐,着西装,戴眼镜,善直言,开朗,成果多,是人们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荣耀的背后,吴立新还有艰苦的成长记忆,勤奋的求学时光,执着的他乡寻梦,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老友的感激,对新身份的思索……吴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导学生

聚酰亚胺薄膜(PI膜)介绍

  聚酰亚胺薄膜(PI膜)   1.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定义   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是世界上性能蕞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胺基二苯醚(DDE)在强极性溶剂中经缩聚并流延成膜再经亚胺化而成。   2.聚酰亚胺薄膜(PI膜)

聚酰亚胺薄膜(PI膜)介绍

聚酰亚胺薄膜(PI膜)1.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定义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是世界上性能蕞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胺基二苯醚(DDE)在强极性溶剂中经缩聚并流延成膜再经亚胺化而成。2.聚酰亚胺薄膜(PI膜)特性呈黄色透明,相对密度1.

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图为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 图为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 图为“蛟龙”进行7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 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准备滑跃起飞。 图为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为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

马少华:科学成果与社会理性

  中国的探月飞行和世界的诺贝尔奖凑在一起,使我们在本周更多地接触到科学的信息。但是,大众传媒帮助人们接近这些伟大科学成果的方法,仍然是大量诉诸生活经验的修辞,而不是超越于生活经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  比如,探月飞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引力”——地球的和月球的,实际上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