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食品检测鱼类毒素的检验方法

1、试样的制备样品装于密封内置常流水中急速解冻后取样。将样品剪碎后,用研钵充分磨碎,取10g 放入烧杯,加0.1%醋酸溶液25mL 沸水浴中不断搅拌,加热10min。冷却后,减压过滤将滤纸上的残渣用0.1%醋酸溶液反复洗净。滤液和洗液合在一起定容50mL。难于过滤的皮、肝脏、卵巢分别用0.1%醋酸溶液处理后,经3000r/min,10min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用0.1%醋酸溶液定容至50mL。该提取液称作原试液,1mL 相当于内脏组织0.2g。2、毒性测试采用小白鼠试验法进行毒性测试。试验动物为出生后4周,体重19~21g 健康的 ICR 系雄性小白鼠。(1)预备试验 分别向两只小白鼠的腹腔内注射原试液各1mL,以 s 为单位测定致死时间的平均值。根据河豚毒素致死一小白鼠单位换算表换算原试液1mL 中的毒量,再以该值配制稀释到小白鼠在10min 左右死亡的浓度,在本试验中使用0.1%醋酸水溶液作为稀释液,记录稀释度。(2......阅读全文

食品检测--鱼类毒素的检验方法

1、试样的制备样品装于密封内置常流水中急速解冻后取样。将样品剪碎后,用研钵充分磨碎,取10g 放入烧杯,加0.1%醋酸溶液25mL 沸水浴中不断搅拌,加热10min。冷却后,减压过滤将滤纸上的残渣用0.1%醋酸溶液反复洗净。滤液和洗液合在一起定容50mL。难于过滤的皮、肝脏、卵巢分别用0.1%醋酸溶

食品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本方法可以用于检验海产双壳类贝肉、贝柱、外套膜及其制品的腹泻性贝类毒素。一、样品的制备①生鲜带壳样品,用刀切开闭壳肌开壳取出贝肉。不得以加热及加药物的方法开壳。注意不要破坏闭壳肌以外的组织,尤其是中肠腺(又称消化盲囊,组织呈暗绿色或褐绿色)。将去壳贝肉放在孔径约2mm的金属网上控水5min,按④或⑤

食品检测--麻痹型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一、样品制备①蛤蜊、牡蛎、贻贝和扇贝  用清水将贝壳外表彻底洗干净,切断闭壳肌,开壳,用清水冲洗内部除掉泥砂和其他外来物。将闭壳肌和连接在胶合部的组织分开,仔细取出贝肉,不要割破肉体。开壳前不要加热或用麻醉剂。收集200g 肉置于10号筛子中沥水5min(不要使肉堆积),拣出碎壳等杂物,将

食品检测--贝类毒素概述和预防办法

1、有毒食用贝类在动物界中的软体动物,因大多数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已记载的约有十几万种。有毒食用贝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蛤类  蛤的类型杂、种类多,是贝类中经济价值较大的一类海产品。它们的两壳相等、质地坚厚。其中少数种类含有毒物质,如文蛤等石房蛤毒素是一种神

食品检验的检验方法包括哪些?

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

鱼类毒素或可有效治疗癌症

  有时候致病菌或许也可以作为特异高效性的杀伤性武器,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科学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一种鱼类毒素或许可以作为特殊药物来有效治疗癌症。  致病菌耶尔森菌属细菌可以引发人类黑死病及严重的胃肠道感染,文章中研究者Klaus Ak

食品检验方法有哪些

分析化学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检验技术已能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

食品检验方法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分析的发展十分迅速,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至今方兴未艾,一些学科的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食品分析中来,形成了日益增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  目前,食品检验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新的测定项目

食品中肉毒毒素的检验方法和过程

肉毒毒素的简介肉毒梭菌系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易于污染食品,在厌氧条件下产生很强的向神经性毒素即肉毒毒素,能引起以神经麻痹为主要症状且病死率甚高的食物中毒(称肉毒中毒)。肉毒梭菌按所产毒素的抗原特异性分为 A,B,C,D,E,F,G 等七个型,人类肉毒中毒主要由 A,B,E 型所引起,少数由F型引起。肉

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研究

  摘要: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研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食品检验方法的规范性建设是有效提升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它能够很好的避免由于不同检验部门进行检测时由于不同的检验方法造成的结果差异。本文主要从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的现状问题和完善食品检验方法规范性条款进行深入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