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入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平台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3日发布消息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UN 2030 CONNECT)已将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列为其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机构。 依托中科院空天院建设的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将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一项核心工作,坚持将先进有效的地球大数据技术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科技支撑。近日,经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的专业评定,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论坛、欧洲空间局、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大学等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一起,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现有的24个合作者之一。 中科院空天院表示,这是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践行“以开启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10年’为契机,支持联合国相关努力”的具体实践,彰显出中国对以技术促进机制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阅读全文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入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平台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3日发布消息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UN 2030 CONNECT)已将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列为其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机构。 依托中科院空天院建设的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将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入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在线平台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3日发布消息说,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在线平台(UN 2030 CONNECT)已将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列为其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机构。  依托中科院空天院建设的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将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

联合国建全球土壤数据库-绘制地球“碳差别图”

7月2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宣布,一个新的全球土壤数据库已经建立,该数据库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土壤现有和未来的生产能力,提高人类对土地所具有的吸收和存贮碳的潜力的认识,同时也便于开展土壤退化评估,分析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粮农组织表示,迄今,在农业方面控制温室气体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植树

最新版地球大数据报告在联合国发布

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运行、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21日晚发布消息说,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撰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2)》,纽约当地时间20日在联合国“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部长级会

中科院发布“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1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最新成果——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构建了一种数据共享的新模式。  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是集成多领域海量数据,服务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与决策支持的科学平台。该平台以共享方式为全球用户提供系统、多元、动态、连续并具有全球唯一标识

中科院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启动

   今天(2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正式启动。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化、开放式的国际地球大数据科学中心为目标,致力于推动并实现地球大数据技术创新、重大科学发现和一站式全方位宏观决策支持。  地球大数据是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球科学领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A类先导专项重点方向任务招标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地球大数据专项”)已按照立项程序经过严格论证和审议于近日正式启动。 地球大数据专项将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成为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大数据重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A类先导专项重点方向任务招标

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地球大数据专项”)已按照立项程序经过严格论证和审议于近日正式启动。 地球大数据专项将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形成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成为支撑国家宏观决策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大数据重大科

中科院地球大数据先导专项参展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日前,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携最新科研成果,并联合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及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亮相同期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本次展览中,专项围绕“地球大数据服务‘数字中国’”主题,中科

环保人士呼吁联合国冻结地球工程计划

  环保团体近日表示,由于人造火山及大规模人工降雨等活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联合国应冻结此类地球工程计划。  据路透社消息,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近期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联合国会议,讨论森林、河流和珊瑚礁的毁坏问题。联合国认为,气候变化是动植物迅速消失的主要原因

浙江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

  9月26日晚(北京时间9月27日9时许),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举行。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于2004年设立,旨在表彰通过自身行动和影响力展现对环境领导力的承诺

中科院地球化学所1017万元仪器采购大单揭晓

  招标编号:OITC-G12023339   采购人名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采购代理机构全称: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项目名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12年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   定标日期:2012年11月6日   招标公告日期:2012年10月9日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这是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拍摄的塞罕坝林场老中青三代陈彦娴(中)、刘海莹(左)、于士涛的合影。合影照片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联合国发布全球艾滋病新数据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球共有3420万人感染了HIV。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最新出版的一份传染病更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世界共有3420万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比一年前的3350万 HIV感染者略有增长。从某种意义

郭华东: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地球”

  大数据的诞生与发展,为“数字地球”研究注入了新的科学推动力。“数字地球”是国际上1998年提出的概念,它通过航天航空对地观测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与地球科学高度综合集成,实现模拟地球发展变化、支持政府决策、开展数据共享等重大目标。  在这一领域,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199

“数字丝路”延伸至东南亚-三大项目先行试点

   2月25日~26日,“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东南亚研讨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来自近10个东南亚国家的代表表达了积极参与“数字丝路”建设的意愿,联合国各机构达成初步共识,将先行启动三大试点项目。  泰国副总理Prajin Juntong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表示,“数字丝路”计划在促进联合国

联合国警示:地球环境破坏导致人类健康威胁增大

  日前,一份由70多个国家250名科学家和专家撰写的联合国报告警告称,地球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健康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不大力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到本世纪中叶,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城市和地区每年可能有数百万人过早死亡。  在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资源研究所教授保罗·埃金斯共同主持的联合国第六版《全

冰川消融数据出错-联合国气候官拒辞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23日说,尽管该机构2007年发表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表述存在错误,但他不会因此辞职。   帕乔里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冰川消融数据确实是个错误,冰川消融数据在没有按照规程展开审核后就予以公

郭华东院士:把地球做成大数据

   1999年,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有记者向时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华东(现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提问:什么是“数字地球”?郭华东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回答了他:“从我的观点来讲,‘数字地球’就是把地球装进计算机!

“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成果丰硕

  15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承办的“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开幕。会议旨在总结“化学地球”启动以来取得的工作进展,交流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在资源评价、环境、健康、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技术指南,讨论形成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严重

  本月16日至27日,两年一度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大会将对《公约》十年战略规划进行中期评价,并规划未来5年世界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严重,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仍面临艰巨任务。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严重

  2013年9月16日-27日,两年一度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大会将对《公约》十年战略规划进行中期评价,并规划未来5年世界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严重,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仍面临艰巨任务

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升空

  它是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侦察员,通过三大载荷“利器”全天时协同观测,观察人与自然如何交互作用,精细刻画着“人类活动痕迹”的点点滴滴。  它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吹哨人”,监控人类“不文明行为”,动态、多尺度、周期性地捕捉地球大数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丰富信息。  它是服务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完成南极科考

  近期,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完成对南极半岛的科学考察,取得预期成效。   针对三极(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考虑其对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意义,地球大数据专项设立了时空三极环境项目,从地球大数据视角,首次将三极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系统性、

郑国光:中国积极推动地球观测数据共享

  据气象局网站消息,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3日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球观测,在未来5年中国将积极推动地球观测数据在非洲及亚太地区共享和应用。   11月3日,地球观测组织(GEO)第七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GEO联合主席、中国气象

碳卫星成功获取了首组地球“体检数据”

  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已成功获取了首批观测数据,这是我国从太空获取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  碳卫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经过平台测试、载荷加热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载荷于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

利用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5年9月,联合国在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的核心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旨在让所有国家和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阻止地球的退化,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管理地球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地球能够满足今世后代的需求,让全球走上可持续且具恢复力的

助力“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正在为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和手段,地球大数据在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近日,第四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本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在会上如此表示。  郭华东在大会主旨报告中,介绍了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背景下“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践面临的数据

我国“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获联合国奖项

  北京时间9月3日,联合国官网发布消息,中国科学院遥感地球所郭华东院士率领的“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研究团队荣获“全球脉动”计划奖项。全球共有9个团队获奖,郭华东团队是唯一的中国团队。  此项研究于2014年5月启动,是由联合国“全球脉动”计划和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支持小组联合主办,旨在提出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油气勘探技术再获进展

   含油气盆地都会在地表或近地表呈现油气的渗漏信号。这些油气信号在地表地球化学中被称为油气异常。在油气勘探技术系列中,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是一种廉价、快速和直接的勘探手段。  虽然经过80多年的发展,但油气异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地表干扰可造成“假异常”;二是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真异常消失”;三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