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减弱与ENSO事件的相关关系揭示

东亚冬季风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最强大的大气环流系统,其带来的寒潮和大雪会给受控区域带来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ENSO是热带太平洋重要的海-气相互作用,在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显著影响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厄尔尼诺(El Nino)年东亚冬季风强度减弱;反之,拉尼娜(La Nina)年冬季风增强。但是,对于百年-千年尺度上ENSO与东亚冬季风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博士伍婧等利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中部月亮湖10.8 ka以来的孢粉数据重建了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通过与El Nino记录的相关系数计算、小波分析和带通滤波揭示了ENSO与东亚冬季风在百年-千年尺度上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1)6 ka以来月亮湖落叶栎(Quercus)和松属(Pinus)花粉百分比含量的增加,指示了东北地区经历了中全新世的气候转型之后,暖冬发生频率增加,东亚冬季风减弱(图1)。 ......阅读全文

气候专家认为我国“南涝北旱”格局发生改变

蓄水量增加了的北京密云水库青海湖湖水面积连续多年不断增大,气象专家认为,周边地区降水量偏多,使青海湖变大了。核心提示  很多人感到,最近几年我国华北地区干旱少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多雨的情况发生了改变,最新的气候统计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接受

研究揭示气候变暖导致东亚夏季风环流增强的原因

  以低层南风为主要特征的东亚夏季风环流是东亚季风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现代气候资料和古气候证据均显示,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强会导致东亚雨带偏北和北方降雨偏多;反之亦然。最近十余年来,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气候模式较为一致地显示,气候变暖会导致东亚夏季风环流增强。纬向海陆热力对比和青藏高原的热力强迫都是驱动东

大气所发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东亚夏季风关系的调制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年际尺度上最重要的气候系统。围绕着ENSO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前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同时研究也指出了1950年代以来,东亚夏季风-ENSO关系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呈现着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但由于资料长度限制,东亚夏季风-ENSO关系的变化原因众说纷纭,内部变率和

大气所揭示类ENSO和AMO对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西洋充当着太平洋海温变率和平均态的起搏器。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通过沃克环流、波列和表面风触发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的产生。AMO引起的北大西洋海温异常也可以导致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冬季风暴轴的强弱变化,从而激发一个类似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海温异

我国学者获得热带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中断的机制及变率

  季风期降水的季内变化往往表现为“活跃期”和“中断期”的交替出现。其中,季风的“中断期”通常指季风期降水暂时减少的现象。即使季节平均的降雨在正常水平,季内尺度上季风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会引发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研究季风中断的发生规律及机制是理解季风季内

黄土10Be定量重建亚洲季风降水变化研究取得突破

  5月25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Research Article)刊登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Warren Beck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共同领导的团队在利用中国黄土10Be重建古降水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黄土10Be记录的55万年以

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气候变化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分别作主题评述报告。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梳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

海洋沉积物从陆到海的输运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地学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于兆杰的海洋沉积物由陆到海输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瞄准西太平洋-东印度洋-青藏高原大三角区内以“陆源风化-环流演变-气候变化”为中心的多时间尺度

我国揭示模式对急流模拟偏差与东亚夏季降水预估的关系

  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得到大家共识的事实,但全球变暖下区域气候如何响应却仍然并不清楚。从目前多个模式集合平均结果来看,由于全球温度升高,模式预估的东亚地区夏季降水将有所增加;但各个模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布特征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要基于

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启动

  2月17日,“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项目在青岛启动。该项目被列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认知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并培养一批海洋环流和气候研究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据项目首席科

地球环境所赤峰围场地区气候变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北方环境敏感带是季风与非季风气候、湿润与干旱、森林生态与草原生态系统、农业与牧业的过渡带。在人为的不当干预下,敏感带潜在的生态脆弱性和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正在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生态环境退化、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其生态屏障的作用已经消失,而且正在成为新的风沙源。位于京津

“千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6月28日至29日,“千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学术研讨论在北京郊区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地区树轮近千年气候变化研究》第四课题“中国千年气候变化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组织。会议由课题负责人、LASG副主任周天军研究员主持。来自课题的研究骨干和研究生20余

研究揭示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是连接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厄尔尼诺现象)和东亚气候的重要桥梁,研究WNPAC的消生演变对东亚季风、中国降水和气候预测具有意义。对WNPAC的已有研究集中在年际的时间尺度上。在年代际的时间尺度上,西北太平洋是否存在异常反气旋及相应发展机制等问题目前仍不清楚。 

我国今年降水受厄尔尼诺影响 北方偏少南方偏多

  今年北京主汛期降水量仅有4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6.9%,为2004年以来最少年。专家称,受厄尔尼诺状态影响,东亚夏季风阶段性偏弱,我国东部降水呈现南多北少特征。未来一周,京城也无全市性降雨。  今年主汛期降水量仅41.4毫米  昨日是处暑节气,意味着炎热的夏季进入尾声,天气将向寒冷转变。

大气所揭示春夏转换期间南海降水变率与海温异常的联系

  南海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影响东亚气候过程中起重要的媒介作用。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可先影响南海和菲律宾海地区环流和气候再影响中国大陆气候。南海夏季风的爆发通常发生在五月中旬,它标志着东亚地区从春季向夏季的转换,预示着中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的全面开始,是夏季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关键因子。因此

夏季欧亚大陆极锋急流上的新遥相关型研究获进展

  东亚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主要受到三种不同类型大气扰动的影响,分别是自副热带西太平洋向北传播的PJ/EAP型遥相关、沿副热带急流传播的“丝绸之路”(SRP)型遥相关,以及经常出现在欧亚大陆北部的波列。与PJ/EAP和SRP型遥相关相比,目前关于欧亚大陆北部波列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研究较为

大气所合作研究揭示北太平洋季节内振荡的机理

  中纬度北太平洋西临东亚,东临北美,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十分复杂的气候系统,其大气/海洋变化对东亚和北美的环流、温度和降水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理解该区域的环流变化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报上、下游的天气和气候异常。此前有研究指出,该区域的大气和海温(SST)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内尺度变率信号,然而其变化的机

专家称气候进入极端期:2010年或多台风多降雨

  东北内蒙古出现严重夏秋连旱,西南三省遭遇百年旱灾,华北遭受罕见寒潮袭击……而新年伊始,“回南天”在南粤肆虐,“潮”气逼人。进入4月,广州录得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  近年来,极端气候成为全球气象主题。本报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获悉,去年我国极端气候灾害的发

热点解读:寒潮暴雪为何频频来袭?

  核心提示  22日,中央气象台继续鸣响寒潮蓝色预警,南方将遭遇今冬第二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前不久,已有两次强冷空气活动侵袭江南、华南,欧洲也出现了罕见的寒潮暴雪天气。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何频繁遭受寒流袭击?本报记者专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  大气环流形势与20

国自然发布2020与德国研究合作研究项目初审名单

411201101093基于兆伏锥束CT和蒙特卡洛模拟获取放疗在体出射束监测基准北京大学张艺宝421201101094不确定优化的理论与算法及其在系统与控制中的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建林431201101097新型质子导体固体电解质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刘本琼44120110109

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衰减将于今年5月结束

  记者杨舒、通讯员陈小南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厄尔尼诺事件当前仍处于衰减阶段。国家气候中心预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5月结束。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3月(前28天),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持续偏暖,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160°W附近海区,中心强度超过2.0℃,中心强度及范围较上月减弱。本次厄

第九届西太平洋国际研讨会在韩国釜山召开

  5月9日至12日,“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第九届国际科学研讨会”在韩国釜山召开。依托于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的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王东晓研究员应邀参加。   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海洋组织,其对于制定地区海洋科学和观测合作框架、推动海洋科学及观测事务的

“海洋地质学”创新群体研究团队侧记

  蔚蓝的海洋,广阔而又美丽,同时还孕育着地球的生命。  “不仅如此,海底沉积着地球的各种记忆。它们都是‘地质历史书’的页码和页码上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配合其他的研究手段,我们就能够还原古代某个时段的全球气候条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西太平洋暖池与东亚古环境:沉积记录的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公示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有9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目前,此次评选活动进入公示异议期。异议期自公示之日起为期60天。   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继1999年首届评选后的第十三次评选,评选对象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的博

大气物理所召开2012年“一三五”年度会议暨全体研究员大会

  会议现场   2012年12月28日,为及时总结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实施情况,促进“一三五”战略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12年“一三五”年度会议暨全体研究员大会,共计约90余人参会。院资环局副局长王凡等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王会军所长简要介绍了大气所“

研究揭示中亚黄土沉积速率的变化机理

  中亚地区是世界主要的粉尘源区之一,沙尘暴灾害频发,这不仅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该地区粉尘排放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黄土是典型的风成沉积物,是古粉尘堆积的产物,研究黄土的沉积过程与变化规律有利于充分认识当前粉尘释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科学”号正式起航

4 月8 日,“科学”号首航仪式在青岛中苑码头举行        “现在我宣布,‘科学’号正式起航!”   4月8日下午,随着一声令下,船员们纷纷登上甲板,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从青岛中苑码头缓缓驶出,开始了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发展之路

  刘秦玉教授在指导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八关山气象观测站  4月3日晚,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星光璀璨,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4~2015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此举行。当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王斌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时候,远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们为这位19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今年夏天是"中国式"的

  瞭望东方周刊9月7日报道 “我1989年参加工作到今天,21年,像今年夏天这么集中和频繁的爆发气候灾害还是第一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1998年的洪水固然厉害,但也只限于洪水,“今年夏天的灾害,种类之多,范围

汪品先: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年轻想做事情的时候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汪品先开玩笑说,“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那是1959年的夏天,一辆从高加索山上下来的卡车底朝天翻倒在黑海岸边,被压在底下的莫斯科大学地质队员里,有个叫汪品先的中国学生。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前面等待着他的,是要比翻车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