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论》:幸运的化学悲催的拉瓦锡

《化学基础论》,[法]拉瓦锡著,任定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尹传红 1773年的一天,30岁的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在他的实验记录本上,自信满满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注定要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他确实做到了。 然而,这位化学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却没能预见到,20年后,他竟然会成为一场政治革命的牺牲品。 1794年,巴黎依然飘摇在法国大革命的惊涛骇浪之中。5月7日,执政的激进党开庭审判他们眼中的旧政权代表——包括拉瓦锡在内的28位包税商。此前,由一些科学界人士提出的赦免拉瓦锡的请求,遭到了法官的断然拒绝。据说,那位法官还豪气冲天地宣称:“共和国不需要学者!” 第二天,拉瓦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推上了断头台。隔日,曾跟他有过交往的法籍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闻讯,不禁悲叹:“砍下他的头颅只需要一眨眼工夫,但生出他那样的大脑一百年也不够。” 不错,这是一颗不平凡的大脑。正是它的精......阅读全文

《化学基础论》:幸运的化学-悲催的拉瓦锡

  《化学基础论》,[法]拉瓦锡著,任定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尹传红  1773年的一天,30岁的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在他的实验记录本上,自信满满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注定要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他确实做到了。  然而,这位化学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却

在化学这门新科学之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拉瓦锡(上)

同时,在英法海峡的对面,一群热心的研究人士使得法国在这门新科学之中居于领导的地位,并且在基本上使化学具有我们今日的形态。在那群人里,有一位鲁埃勒他在盐化学上有着杰出的成就,但他却以对富者、穷者,对狄德罗与卢梭,对他们中最伟大的一位化学家讲述化学,而知名。拉瓦锡1743年生于一个富豪之家,这对他也许有

在化学这门新科学之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拉瓦锡(下)

多次实验、化学知识的成长及燃素学说被人遗弃,对萌芽期的科学,势必需要种新的形态系统和一套新的命名法。科学院任命拉瓦锡、奎顿、贝托莱尝试完成这个工作。1787年,他们出版了一本《化学命名法》。过去像“藻类的粉末”“砒素的牛油”“锌的花”这样的旧式命名都被废弃不用,纯氧现在命名为“氧”,除氧空气后来被命

见证两百年前的化学仪器之美

  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化学仪器中进行,而化学仪器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美。因此,在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的科普项目《美丽化学》(网址:BeautifulChemistry.net/cn)中,我们请上海映速的CG艺术家还原了约瑟夫·普利斯特里(1733~1804)

“化学界的地心说”是怎样被推翻的

  在人类的科学史上,我们所犯过的那些错误往往比正确更有趣而耐人寻味。比如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与氧气擦肩而过的故事,就曾被恩格斯嘲笑为“真理都碰上了他的鼻尖,却没有被发现”。  1774年8月1日这一天,普里斯特利拿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加热三仙丹(氧化汞),出人意料的得到了一种神奇的气体——燃烧物被放进

26日直播|赵东元院士导读《化学基础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82.shtm 直播时间:2023年8月26日(周六)20:00 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频号

简述元素氮的发展简史

  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与卢瑟福 [6-7] 分别独立发现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  1787年由拉瓦锡和其他法国科学家提出,氮的英文名称nitrogen,是"硝石组成者“的意思。中国清末化学家启蒙者徐寿在第一次把氮译成中文时曾写成“淡气”,意思是说,它“冲淡”了空气中的氧气

氯的发展历史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从事软锰矿的研究时发现:软锰矿与盐酸混合后加热就会生成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当时,大化学家拉瓦锡认为氧是酸性的起源,一切酸中都含有氧。舍勒及许多化学家都坚信拉瓦锡的观点,认为这种黄绿色的气体是一种化合物,是由氧和另外一种未知的基所组成的,所以舍勒称它为“氧化盐酸”

关于元素碳的发现历史介绍

  碳的英文名称carbon来源于拉丁文中煤和木炭的名称carbo,也来源于法语中的charbon,意思是木炭。 [1] 在德国、荷兰和丹麦,碳的名字分别是Kohlenstoff、koolstof、kulstof,字面意思是煤物质。  碳在史前就已被发现,炭黑和煤是人类最早使用碳的形式。钻石大约在公

碱土金属的发现历史

人们对石灰的利用虽然很早,但它的组成是什么却知道得相当迟。至于苦土(氧化镁)、锶土(氧化锶)、重土(氧化钡)的组成更不知道了。由于当时没有办法使它们分解,证明它们是化合物,这种状况一直到18世纪,大多数化学家都认为它们都是元素。那时只有化学家拉瓦锡不以为然,他说:“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金属,大概只是自然

关于磷酸的发展简史介绍

  继德国商人波兰特发现磷、德国化学家孔克尔制出磷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也独立制出了磷,他也是最早研究磷性质及化合物的化学家,他在1682年发表的论文《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中写到“磷在燃烧后生成白烟,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的溶液具有酸性。”其中的白烟正是磷酸酐(五氧化二磷),而与水作用生成的溶液即为

简述磷酸的发现简史

  继德国商人波兰特发现磷、德国化学家孔克尔制出磷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也独立制出了磷,他也是最早研究磷性质及化合物的化学家,他在1682年发表的论文《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中写到“磷在燃烧后生成白烟,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的溶液具有酸性。”其中的白烟正是磷酸酐(五氧化二磷),而与水作用生成的溶液即为

天平的发展史概述

在化学实验中较早使用天平的有英国化学家布莱克,他生活和工作于18世纪,那个时候,正是化学中不断发现气体、并开始建立理论的时期。布莱克在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而且是*个应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气体的人。1755年,他写了一篇论文,内容是对石灰石等碱性物质的实验研究。论文中提到,他发现将石灰石煅烧会产生气体

饶毅:氧气研究先驱——神父普里斯特利

   以“发现氧气”而广为后人所知的Joseph Priestley(1733-1804),一生都做牧师。他在多个领域有创见,其思想影响遍及科学、宗教和政治。  普里斯特利的科学工作有超前世人很多的先见之明,也有终生执迷不悟的错误。   普里斯特利一生著有一百五十多本书,其中有:帮他获得教师职务的《

钙的历史

  人们了解钙化合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尽管它们的化学组成直到17世纪才为人所知。在公元前7000年,石灰就被用作建筑和雕像的材料[23] [24]。第一座有年代记载的石灰窑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卡法贾[25][26] 。大约同一时期,脱水石膏(CaSO42H2O) 被用作建造

世上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拿诺奖

  皮埃尔和玛丽·居里  Marie and Pierre Curie1900 年,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在巴黎的实验室。(来源:Wellcome Library)  1894 年,研究员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 ,1859-1906)已经和他的学生玛丽·斯科沃多夫斯卡(Marie Skl

化学知识小科普:化学书上的化学家们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那些为之献身的化学家们。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化学课本上的化学家们。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

贾文毓:以终为始,学术创新的法门

  “以终为始”在管理学界广为人知。它提醒和告诫人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认清方向;不仅要正确地做事,而且要做正确的事。这里将在更加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该词,以引其进入学术创新的讨论之中。   综观科学史不难发现,以终为始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法门。人们常将学术演进过程视为一场没有终结的接力赛。在这场接力

走近科学元典——听院士大咖讲100堂科学经典课

——提升科学素养,重踏伟大科学发现之旅这些你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藏着你不知道的细节!“牛顿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是大文豪伏尔泰的玩笑之语;文学名著《红与黑》封面上的插图,竟然是大化学家拉瓦锡和他的夫人;神父孟德尔竟然在修道院里种起了豌豆搞科学研究;摩尔根建了个“蝇房”做研究,顺便谈起了师生

带你走进历史化学仪器之美

   化学之美,在于那些精密的分子结构,在于那些五光十色的化学反应,更在于那些拿在手上的“瓶瓶罐罐”。太多人沉迷于微观的化学结构和宏观的化学反应,而忽视了手中化学装置的精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装置渐渐由繁至简,往往由机械批量制造。但在人类刚刚迷上化学的化学革命时代,那些化学大家们纯手工打

锂电池无机成膜添加剂钴的发现历史

  关于钴,在早期的中国就已知并用于陶器釉料,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曾利用它的化合物制造有色玻璃,生成美丽的深蓝色。中国唐朝彩色瓷器上的蓝色也是由于有钴的化合物存在。含钴的蓝色矿石辉钴矿CoAsS,中世纪在欧洲被称为kobalt,首先出现在16世纪居住在捷克的德国矿物学家阿格里科拉的著作里,这一词在德文

钴酸锂离子电池材料钴的发现历史介绍

  关于钴,在早期的中国就已知并用于陶器釉料,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曾利用它的化合物制造有色玻璃,生成美丽的深蓝色。中国唐朝彩色瓷器上的蓝色也是由于有钴的化合物存在。含钴的蓝色矿石辉钴矿CoAsS,中世纪在欧洲被称为kobalt,首先出现在16世纪居住在捷克的德国矿物学家阿格里科拉的著作里,这一词在德文

概述氮气的研究简史

  瑞典化学家卡尔·谢勒(Carl Scheele)和苏格兰植物学家丹尼尔·卢瑟福(Daniel Rutherford)在1772年分别发现了氮。牧师卡文迪许和拉瓦锡也在差不多的同一时间独立地获得了氮。Rutherford在他的老师Joseph Black的启发下,研究含碳物质在有限量的空气中燃烧后

简述氧化汞的研究历史

  早在2000年前的秦汉时代编写的《神农本草经》一书内,即记载了汞矿有关的情况,把汞矿称之为朱砂、丹砂及水银等,并列入药物范畴。人们发现若在水银中加入含氧物质,形成氧化汞粉化合物,名叫“三仙丹”。而在多部古代医学典籍中都有详细描述三仙丹的药用价值,炼丹师也将氧化汞作为常见原料。  到了近代人们对于

氧弹量热仪的相关历史

   量热仪(Calorimeter)的名称是由两个单词组成,“calor”来自于希腊语意思是 “热”(heat),“metron”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测量”(measure);    在1780年,由“近代化学之父”,法兰西科学院院长拉瓦锡提出的 。    氧弹量热仪可用于测量固体或液体样品的

化学控福利:那些美丽的化学装置

  化学之美,在于那些精密的分子结构,在于那些五光十色的化学反应,更在于那些拿在手上的“瓶瓶罐罐”。太多人沉迷于微观的化学结构和宏观的化学反应,而忽视了手中化学装置的精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装置渐渐由繁至简,往往由机械批量制造。但在人类刚刚迷上化学的化学革命时代,那些化学大家们纯手工打造的

燃烧法分析物质成分的相关介绍

  最先采用燃烧法分析有机物元素组成的人当属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u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他将已称重的有机物(如乙醇、橄榄油、蜂蜡等)试样置于水槽中的汞面上,再将一充满氧气的钟罩扣在水槽中,加热使有机物完全燃烧,冷凝后检测生成H2O的质量、氧气和CO2混

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召开

  1月27日上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召开了启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个国家的化学会代表团和国际组织代表、科学家、青年学生包括获2010年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的学生,以及来自世界各国驻UNESCO代表共约1000人参加了两天的大会。   出席会议的还有UNESCO总干

关于氢气的基本信息介绍

  氢气(Hydrogen)是氢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H2,分子量为2.01588。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极易燃烧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的密度为0.089 g/L(101.325 kpa, 0°C),只有空气的1/14,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 [6] 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

门捷列夫是如何破译元素“密码”的?

在古代,东方人和西方人都认为物质是由最基本的几种“元素”构成的。在中国,这些“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而在古希腊,则是土、气、水、火。但是到了近代,这些“元素”就禁不住科学的考验了。比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就证明,水可以通过氢在氧气中燃烧而生成。后来,人们还发现用电可以把水分解为氢和氧,所以水不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