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海洋技术如何更接地气?

说着一口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细长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线。眼前这位低调朴实的中年学者是我国第一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的主要研制者——湖南科技大学研究员万步炎。 原本从事陆地矿产勘探开发研究的万步炎,戏称自己是“半路下海”。与海洋结缘的20多年里,他见证了我国海洋矿产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从完全依赖进口,到目前一半以上能实现国产化的艰辛历程。 “上世纪90年代,我刚上远洋科考船时,发现船上几乎所有的装备都是从国外买来的,甚至于连一根取样用的管子都是进口的,现在船上的取样装备都是国产的了,比如深海电视抓斗等等。”万步炎说。 在埋头科研的同时,万步炎努力尝试着让自己的科研成果真正“落地”。和他一样,多位海洋技术领域的专家也都怀揣着成果产业化的梦想,但现实多少有些“骨感”。 5月28日,科技日报社与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举办座谈会,如何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化成为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之一。 逼出来的海洋装备国......阅读全文

青岛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记者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由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的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近日成立。  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业龙头地位,联合青岛琅琊台集团、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青岛海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海洋生物企业,以及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多

上海海洋大学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成立

11月8日,水产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上海崇明区召开。会上,由上海海洋大学与崇明区三星镇共建的上海海洋大学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成立。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和关键。水产养殖作为大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多年来,该校充

探秘海洋生物-赋能蓝色产业

  谈到我国海洋生物学的发展,不能不提位于青岛黄海之畔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它是发源于7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生物研究机构。  今天,海洋所已为我国海洋生物研究练就一支生力军,培育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从探秘生命奥秘到建设“蓝色粮仓”,从发展海洋生物高技术到开发利用蓝色基因资源,从这

建议青岛打造海洋产业战略引领高地

近日,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召开。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主任谭志军建议青岛打造我国海洋产业战略引领高地。青岛市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海洋城市,承担着我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的主体职责,制定了2035年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青岛市

航天如何赋能海洋产业?专家建言

航天如何赋能海洋产业?11月15日至17日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的“科创中国”航天赋能助力深海产业创新论坛上,院士、专家认为,中国的卫星已联网成星座,用好其高、快、宽、全的“天眼”优势,可促进蓝色海洋经济发展。 “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是观测海洋,对海洋的立体观测,海洋卫星不可或缺。”中国工程

海西研究院组织参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场对接会”

  根据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福建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有关“三天盛会常年对接”的工作要求,11月14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组织参加由中科院院地合作局、福建省发改委等部门在漳州市诏安县牵头主办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专场对接会暨投资诏安推介会”

海洋科技旅游产业发展签约仪式在青举行

12月1日,海洋科技旅游产业发展签约仪式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青岛旅游集团将与青岛国实科技集团共同打造“青岛奥帆海洋科普馆”项目,建设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与厦门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打造青岛科技馆项目。合作各方将携手推动海洋科技旅游产业发展。 为加快推动青岛海洋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创新,

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之困

  今年3月,在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中,海洋生物医药业以20.7%的增长率成为突出亮点。近10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然而有关专家坦言,我国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技术与品种积累相对薄弱,海洋药物产业目前仍处于孕育期。一面是不断增长的数字,一面是数字背后

海洋加速变暖?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海洋温度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把更多的热量留在了地球,致使全球变暖。那么,储存了逾九成能量的海洋变暖了多少?变暖的速度有多快?  中美科学家联合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大洋在加速吸收热量,显示出更快的变暖速度,700米以下的海洋表现出显著的变暖。  海洋变暖了多少——更快的全球海洋变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

  日前,由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的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同时举办了首届国际海藻活性物质研讨会。研究院依托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业龙头地位,联合青岛琅琊台集团、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青岛海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海洋生物企业,以及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多

上半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增势显著

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5%、22.7%,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总规模同比增长64%。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交付海工订单金额是去年同期的2.2倍。总体上看,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增

军工产业研究策略

  一、回顾与展望:景气度提升被验证,产业即将步入新阶段  1.4.2 当前军工板块面临的五大疑问及我们的研究体系  军工板块经历了自 15 年以来持续超过 4 年的低迷,同时也积累了不少亟待解决的疑问。这些疑问也逐渐成 为了制约板块摆脱颓势的主要矛盾,我们总结为以下五大疑问:  (1)国防预算是否

海洋所团队访问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

双方合影   海洋所供图走访考察当地海藻养殖状况  海洋所供图   日前,应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RCO-BRIN)所长Udhi Hernawan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RCO-BRIN龙目岛海洋生态研究站、龙目及望加锡的养殖、加工企业进行了访问和考察。   在龙目岛,中方人员参观了R

研究称海洋变化已经开始

   一国际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警告称:“即使各国政府实现其减排目标遏制住全球变暖,从长远角度看,海平面仍会上升至少6米,淹没从佛罗里达州到孟加拉国的海岸。”   该研究报告称,在过去300万年,当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气温略高于今天的温度,大片冰层就会融化。即使是各国政府减少温

全球海洋变暖研究获进展

  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员S. Levitus于2000年在《科学》(Science)撰文正式发布第一条全球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时间序列,发现20世纪下半页全球海洋次表层升温的现象以来,全球海洋到底变暖了多少,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2013年发布的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第五期评估

海洋热含量研究获进展

  3月10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旗下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成里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朱江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改进的历史(1960-2015)海洋热含量变化估计》(Improved estima

研究发现海洋太吵-螃蟹遭殃

   对螃蟹来说,海洋也越来越吵了。  正常情况下,普通滨蟹能缓慢改变蟹壳颜色,从而与它们生活的环境融为一色。但近期研究发现,长时间的船舶噪音暴露会减弱它们的伪装能力,从而使其更容易暴露并受到攻击。该研究揭示了人造海底噪音如何使普通滨蟹在潜在掠食者面前“坐以待毙”。  与青蛙或蝙蝠等利用声音交流或捕

美国国家海洋研究计划遇冷

NURP的潜艇正在面临不确定的未来。   日前,一直“躲藏”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怀抱”中的国家海洋研究计划(NURP)又遭遇另一个巨大障碍。   实际上,NURP在美国政府方面一直遭受冷遇。今年早些时候,奥巴马政府就提议取消已经32岁“高龄”的NURP。目前该计划拥有大约

研究海洋天然产物的意义

海洋中生物种类20多万种,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能源宝库,丰富的资源有待于人们研究利用, 目前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仍相当有限,利用率仅1% 左右。海洋生物生活在一个具有一定水压、较高盐度、较小温差、有限溶氧、有限光照的海水化学缓冲体系中。与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更为密切。由于生活环境的特

首个海洋微生物农药实现产业化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元广团队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上海泽元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创制的海洋微生物农药,近日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批准证,成为国内外第一个利用海洋微生物为生防菌的海洋微生物农药。  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常常造成一些茄科植物虽开花但无收获的结局。这种名叫“1

海洋信息技术距离产业化道路还有多远?

  近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勇闯“魔鬼西风带”海底,获取巨大红珊瑚样品及其他数据,既振奋国人,也引起业内人士对于我国海洋信息产业发展的关注。  “仅仅服务剽悍的‘深海勇士’远远不够”   “‘深海勇士’敢于在将近5米的大浪中下潜并带回惊喜,过硬的海洋探测技术及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技术很关键。”中电科海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期待合作共赢

   虽然国内取得了一些成绩,已有几种海洋药物上市,但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仍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虾壳、蟹壳等毫不起眼的下脚料,经过降解、浓缩、结晶、过滤等工序,就能摇身蜕变成氨基葡萄糖等药品原料,价格也由3元/公斤飙升到150元/公斤左右。厦门蓝湾

广东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广东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的《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广东将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来助推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培育,并加强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以点带面,全面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联盟成立

  6月17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标志着省海洋优势产业首个联盟宣告正式成立,体现了海洋生物产业的优势地位和在整个海洋产业发展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   据了解,联盟将充分借助山东省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科研、人才和经济优势,帮助实现山东省乃至全国海洋生物企业“抱团”发展,

国家海洋食品工程产业化基地落三亚

  4月11日,海南省三亚市琼州学院与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协议,携手组建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产业化基地,填补海南海洋食品技术研究领域空白。   据悉,该基地的建立主要是探索海洋食品加工的科学技术与海洋食品产业经济结合的新途径,促进海洋食品加工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

山东发布海洋产业目录分为鼓励限制淘汰三类

  《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近日发布,由鼓励、限制、淘汰三类组成,涉及10个产业类别183项产业内容。这是我国首个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填补了国内海洋产业发展指导性政策的空白,对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了解,《目录》涵盖海洋渔业、

海洋生物医药、仪器产业聚集青岛高新区

  引进企业及项目349个,总投资约723.9亿元,其中过亿元重点产业项目96个,总投资650亿元;今年以来共有3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57亿元……这是青岛高新区北部园区交出的最新成绩单。   2008年正式开发建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蓝色硅谷战略的实施,作为规划布局中的三个重点园区之一

全国首个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开建

  近日,我国第一个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正式在福建省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开建。该平台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建设,总投资4000万元。平台建设的同时,还将利用现有平台以海水养殖微生物制品的研发为突破口,与企业联合,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链条,建立一套海洋微生物活菌制剂的生产工艺。   

全球海洋热含量研究获进展

  多个国内外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2018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比1981-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67×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当于中国2017年全

海洋DNA有助生物学研究

   近日,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举行的海洋环境DNA(eDNA)会议的组织者说,美国政府机构监控渔业、濒危物种和环境影响时,应该利用每一滴海水中存在的DNA。研究人员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基于eDNA的生物调查是可靠的,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  该报告呼吁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其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