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呤醇毒性的风险因子

别嘌呤醇(allopurinol)为次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够减少尿酸合成并降低血中尿酸浓度,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同时也是最易引起威胁生命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的药物之一,包括:药疹伴嗜酸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综合征(DRESS)、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TEN)。目前,别嘌呤醇相关SCAR的预后因素扔不清楚。 根据在中国台湾开展的一项研究,Chung及其同事发现了48例重症别嘌呤醇相关皮肤反应(allopurinol-SCAR),并将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与138例耐受别嘌呤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进行了对比。发生皮肤反应的患者中,26例表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22例表现药疹伴嗜酸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综合征(DRESS)。这些患者中有10例死亡,均表现SJS。 该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此外,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B*58:01......阅读全文

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与巯嘌呤相似,大剂量及用药过久时可有严重骨髓抑制,可导致粒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在6~10天后出现。也可有中毒性肝炎、胰腺炎、脱发、黏膜溃疡、腹膜出血、视网膜出血、肺水肿以及厌食、恶心、口腔炎等。2、增加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3、可能致畸胎。此外尚可诱发癌瘤。

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皮疹发生率为3%~10%,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也可为水疱性反应。重症还可能发生其他过敏性反应,如剥脱性和紫癜性病变、多形性红斑等。一旦出现皮肤病变,应即停药。2.胃肠道腹泻、恶心、呕吐、胃痛或阵发性腹痛等,发生率1~3%。重症或持续存在时应作适当的对症处理。3.神经系统常见头痛、头晕

皮肤光敏反应的治疗

  对光过敏的人应穿上有保护作用的衣物,尽可能避免日光曝晒,并使用遮光剂。仔细回忆过去病史、使用药物史或皮肤涂敷剂(如药物或化妆品)的历史,有利于医生寻找过敏的原因。但找出病因常常是很困难的,有时是不可能的。  长期使用羟氯喹治疗可预防光敏反应,口服皮质类固醇可较快减轻过敏反应。对某些类型的光敏反应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基本过程是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进而在酶作用下成自由的碱基及1-磷酸核糖。嘌呤碱最终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是分解代谢中重要的酶。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嘌呤代谢异常:尿酸过多引起痛风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晶体可沉积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基本过程是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进而在酶作用下成自由的碱基及1-磷酸核糖。嘌呤碱最终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是分解代谢中重要的酶。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嘌呤代谢异常:尿酸过多引起痛风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晶体可沉积于关

使用巯嘌呤的不良反应介绍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淤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口腔炎,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硫唑嘌呤的应用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与巯嘌呤相似,大剂量及用药过久时可有严重骨髓抑制,可导致粒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在6~10天后出现。也可有中毒性肝炎、胰腺炎、脱发、黏膜溃疡、腹膜出血、视网膜出血、肺水肿以及厌食、恶心、口腔炎等。2、增加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3、可能致畸胎。此外尚可诱发癌瘤。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反应

分解代谢反应基本过程是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进而在酶作用下成自由的碱基及1-磷酸核糖。嘌呤碱最终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是分解代谢中重要的酶。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嘌呤代谢异常:尿酸过多引起痛风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晶体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

使用巯嘌呤片的不良反应介绍

  一、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皮肤光敏反应的病因及治疗

  病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服用了某种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和抗真菌剂,也可由下列因素引起,如肥皂、香水、厕所除臭剂(特别是含薄荷或有薄荷或柑橘味的除臭剂)、治疗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的煤焦油,以及植物如牧草和欧芹中的某些物质。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卟啉症等也可引起光敏反应。  某些光敏反应(如多形

皮肤光敏反应的病因是什么

  最常见的原因是服用了某种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和抗真菌剂,也可由下列因素引起,如肥皂、香水、厕所除臭剂(特别是含薄荷或有薄荷或柑橘味的除臭剂)、治疗脂溢性皮炎和湿疹的煤焦油,以及植物如牧草和欧芹中的某些物质。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卟啉症等也可引起光敏反应。  某些光敏反应(如多形性日光疹

皮肤试验的分类和反应机制

皮肤试验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根据反应机制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中合反应皮肤试验,可观察机体的体液免疫状态;另一类为超敏反应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的超敏反应和细胞免疫状态。锡克试验是衡量人体对白喉易感性或免疫程度的一种皮试。方法是注射一定量的白喉毒素于受试者前

皮肤试验诊断食物变态反应

  皮肤试验对诊断吸入物导致的变态反应性鼻炎和结膜炎具有较高阳性预测值,而对FA,则阴性预测值较高;可分为SPT和皮内试验。SPT无年龄限制,是常用的判断由IgE介导FA的诊断措施,灵敏度高达90%,特异度仅为50%。一般认为风团的平均直径大于盐水对照3mm为阳性,但多数研究认为不应单纯以阴性或阳性

关于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的介绍

  1、毒性反应与巯嘌呤相似,大剂量及用药过久时可有严重骨髓抑制,可导致粒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在6~10天后出现。也可有中毒性肝炎、胰腺炎、脱发、黏膜溃疡、腹膜出血、视网膜出血、肺水肿以及厌食、恶心、口腔炎等。  2、增加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  3、可能致畸胎。此外尚可诱发癌

细菌引起皮肤疼痛并抑制免疫反应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发现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引起的皮肤疼痛很可能是由于该细菌感染所致,而不是之前认为的集体免疫反应。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一旦痛觉神经元"感受"到了该细菌,该神经元会一直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概述

  Prau-nitz-Kuestner反应就是利用人的抗体在正常人的皮内进行试验的PCA反应的例子,但多数情况都是采用向豚鼠皮内注射其他动物或人的血清的方法。 PCA的操作方法,一般是将血清注射于豚鼠皮内,经3—5小时后,有结合性的抗体便与组织的肥大细胞结合,而其他抗体则扩散掉。然后,向抗原液内混

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一、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皮疹发生率为3%~10%,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也可为水疱性反应。重症还可能发生其他过敏性反应,如剥脱性和紫癜性病变、多形性红斑等。一旦出现皮肤病变,应即停药。  2.胃肠道  腹泻、恶心、呕吐、胃痛或阵发性腹痛等,发生率1~3%。重症或持续存在时应作适当的对症

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的反应过程

IMP可以转变成AMP和GMP,AMP和GMP也可转变成IMP。AMP和GMP之间可相互转变。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的基本过程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基本过程是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苷,进而在酶作用下成自由的碱基及1-磷酸核糖。嘌呤碱最终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是分解代谢中重要的酶。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嘌呤代谢异常:尿酸过多引起痛风症,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晶体可沉积于关

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测试检查作用

  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测试是过敏反应中的一种测试,进行过敏原的筛选的方法。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生化反应

  皮表的生化变化对皮肤易发生多种感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人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上的细菌数并不比正常人高,相反,有些细菌还明显减少,因而认为糖尿病患者易受细菌感染主要由于菌群平衡失调,而不是组织中糖分增加之故。  糖尿病患者每克皮组织中葡萄糖量高于每毫升血液中糖含量,因此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

如何诊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有可疑致敏物质接触史或应用可疑过敏药物,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风团等皮疹,可有瘙痒症状及全身症状,脱离可疑致敏物质或停用可疑过敏药物后,症状明显减轻至消失,斑贴试验或皮内试验阳性,再次接触可疑致敏物质和可疑过敏药物(通常不建议)后症状复发,可诊断本病。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方法介绍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亦称PCA反应(PCA reaction)。是利用与同种或异种动物组织有结合性的抗体所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来检验抗体或抗原的高敏感度的方法。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相关反应

NADPH作为供氢体可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1)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包括二氢叶酸、四氢叶酸、L-苹果酸变丙酮酸、血红素变胆色素、单加氧酶系、鞘氨醇、胆固醇、脂肪酸、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的生物合成;(2)NADPH+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参与药物、毒素和某些激素的生物转化;(3)NA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代谢反应

NADPH作为供氢体可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1)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包括二氢叶酸、四氢叶酸、L-苹果酸变丙酮酸、血红素变胆色素、单加氧酶系、鞘氨醇、胆固醇、脂肪酸、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的生物合成;(2)NADPH+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参与药物、毒素和某些激素的生物转化;(3)NA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的反应步骤和过程

反应中的主要酶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例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体系,而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简述6巯基嘌呤的使用不良反应

  一、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淤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口腔炎,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黄嘌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见。剂量较大时可导致激动、不安、失眠、心悸、头痛、恶心、呕吐;剂量过大易导致惊厥。少数患者用后出现耐受。注意事项婴儿高热时易发生惊厥,不宜使用含咖啡因的解热复方制剂。因能增加胃酸分泌,故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久用。本药可致先天缺陷,骨骼发育迟缓,妊娠妇女慎用。

黄嘌呤氧化酶的化学反应和结构介绍

  化学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的是如下反应:  次黄嘌呤 + H2O + O2 → 黄嘌呤 + H2O2  黄嘌呤 + H2O + O2 → 尿酸 + H2O2  黄嘌呤 + H2O + 2O2 → 尿酸 + 2O2-(超氧阴离子) + 2H+(氢离子)  结构  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量较大,约27

巯嘌呤

性状本品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鉴别(1)取本品约20mg,加乙醇20ml,微温使溶解,加1%醋酸铅的乙醇溶液1ml,生成黄色沉淀(2)取本品约20mg,加硝酸数滴,置水浴上蒸干,遗留物为黄色,放冷后,加氢氧化钠试液1~2滴,即变为黄棕色。(3)取本品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