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肿瘤选择性肺转移炎症机制获揭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研究小组,发现肿瘤细胞为何选择性转移至肺部的新型免疫炎性分子机制,为阻断肿瘤肺转移提供了新思路。《癌细胞》近日发表了该最新研究结果并对此工作专门配发了评论。 目前认为,在肿瘤转移之前,原发灶肿瘤能通过向血液释放一些可溶性因子,募集骨髓细胞到即将转移的远端靶器官,营造利于肿瘤细胞将来定居与生长的“土壤”,即形成一个利于肿瘤转移的炎性微环境。但对于即将被肿瘤转移的器官如何识别肿瘤释放的可溶性因子、启动骨髓细胞向该器官迁移进而形成炎性微环境的机制,尚不清楚。 根据天然免疫受体触发的慢性炎症反应会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过程,曹雪涛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刘艳芳、顾炎等,通过天然免疫受体缺陷小鼠建立的原位肿瘤自发肺转移的模型筛选,发现一种称为Toll样受体3(TLR3)的天然免疫受体的缺陷小鼠,其肿瘤肺转移明显减少而且荷瘤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 深入研究表明,II型肺上皮细胞表达的......阅读全文

冷肿瘤VS热肿瘤:免疫治疗也要“温度”!

  越来越多的新药物用于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这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焦点。例如,不同形式的免疫疗法-检查点阻滞剂,癌症疫苗和CAR-T细胞-已经在停止或缩小某些晚期癌症患者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并延长了癌症患者(如黑素瘤)的生命。  然而,目前免疫疗法只能帮助少数患有特定癌症类型的患者,

2018年度巨献:癌症免疫疗法重磅级研究成果

  时至岁末,转眼间2018年就剩下最后的15天时间了,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癌症免疫疗法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2018年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解读,分享给大家!  【1】Science:特定肠道共生细菌能够提高癌症免疫疗法的治疗成功率  doi:10.1126/sc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肺癌治疗新思维:靶向肿瘤衍生外泌体免疫治疗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癌症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两种组织学亚型为NSCLC和SCLC,其中NSCLC包含80%以上的肺癌,如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外泌体是起源于大多数细胞的小囊泡,广泛分布于生物体液,如唾液,血浆,尿液和母乳中。外泌体能够通过转移其内含物,如RNA(mRNA和非

研究揭示巨噬细胞不为人知的新功能!

  本期为大家带来关于巨噬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解近期研究发现的关于巨噬细胞的新功能、新特点和新应用。  【1】Cancer Res:同济医学院学者发现巨噬细胞分泌外泌体促进结直肠癌转移侵袭  DOI: 10.1158/0008-5472.CAN-18-0014  临床和实验证据都表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多篇文章解读近期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相关重要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  【1】Nature:突破!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多种常见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药物  doi:10.1038/s41586-018-0705-y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科学家们通

2017年5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5月份即将结束了,5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皮肤中的调节性T细胞促进毛发再生  doi:10.1016/j.cell.2017.05.00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开展小鼠实验发现作为一类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及其相关毒性

  随着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的出现,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复发/难治性恶性B细胞肿瘤的治疗方面

一文了解CAR-T细胞疗法最新研究进展(第11期)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该疗法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中的新型细胞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正

一文速览丨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PNAS发表成果盘点

  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PNAS 等杂志上发表了13篇重要研究成果,在免疫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一下曹雪涛团队的研究成果:  【1】干扰素-γ(IFN-γ)对于细胞内细菌固有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非编码RNA和RNA结合蛋白

诺奖风向标: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重大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  来自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的研究者John W.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获得了2

炎症反应相关研究进展一览

  1. Sci Sig:炎症机制研究新突破  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损伤或者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然而这一过程如果失控之后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最近,来自莫纳什生物医学研发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生物学事件。该发现或许能够促进新的治疗炎症疾病的疗法的开发,例如动脉粥样硬化、中风以及II型

抗癌新思路: 抑制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以及免疫细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好的天然防御系统,可是这个我们信赖有加的好朋友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肿瘤细胞扩散的帮凶。来自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通常来说免疫系统是用于保护机体免受疾病侵害的,但是一组免疫细胞却会促进癌细胞生成。这些细胞就是称之为髓样抑制细

关于过敏反应的那些事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过敏反应相关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Lancet:抗过敏药物能够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伤  最近,来自UCSF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在II期临床实验中证明FDA批准的抗组胺药物能够恢复多发性硬化患者大脑的神经系统功能。此前实验室水平的研究发现

曹雪涛院士团队重要研究成果汇总

  【1】Science:南开大学曹雪涛团队揭示hnRNPA2B1识别病毒DNA并促进IFN-α/β产生  doi:10.1126/science.aav0758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识别病毒核酸可触发宿主对病毒的先天免疫应答。这导

重点国际合作研究在肿瘤免疫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号:31320103918)、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号:31428005)等资助下,苏州大学张学光教授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卢斌峰博士合作,发现免疫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能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淋巴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此项肿瘤免疫

Nature Nanotech.:纳米颗粒出奇招,撩了抗原杀肿瘤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例如基于抗体的免疫检验点抑制剂(如CTLA-4抑制剂、PD-1抑制剂等)已经能够显著提高部分癌症病人的生存期(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但是,目前免疫疗法也存在着响应率低、疗效持续时间不长等缺点。临床研究表明将免疫疗法与放疗结合可以提高抗癌

聚焦在T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T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 Immunol:鉴定出对抗特殊靶标的T细胞  doi:10.1038/s41590-019-0544-5  当接种疫苗,或者解除过敏原以及微生物病原体之后,免疫系统激活,产生的T细胞亚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对话和沟通。这种对话和沟通在有机体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小编针对近期这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1.Nature: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导致过敏性哮喘  doi:10.1038/nature2402

新冠病毒杀死肿瘤细胞 这波“神操作”能复制吗

  一位恶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肿瘤在未给予激素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的情况下大面积消失。人体免疫系统经常会把肿瘤细胞当成正常细胞,此时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就成了“睡狮”。专家认为,新冠病毒的入侵,可能叫醒了“睡狮”,激发了人体特异性免疫或广谱免疫,从而把肿瘤细胞和其他病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衰老研究项目知多少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

一文了解外泌体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5%以上,死亡率高达80%~90%。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筛查方法,70%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16%~18%。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盘点科学家在炎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在炎性疾病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1】Nat Immunol:好事过头反变坏事 过度活跃的免疫细胞或会引发机体炎症  doi:10.1038/s41590-019-0

曹雪涛院士JBC解析癌症治疗新靶标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2014年3月13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了题为“Blockade of Fas signaling in breast cancer cells suppresses tumor g

微环境“泛酸”——肿瘤转移的罪魁祸首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与肿瘤微环境(TME)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有助于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粘附、血管生成,进而促使恶性肿瘤产生,同时表明低PH应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具体作用机制悬而未决。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TME低P

上海生科院发现肝癌治疗新靶标并提出肝癌治疗新思路

   10月9日,国际医学期刊GUT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王慧研究组关于肝癌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CL2/CCR2信号治疗肝癌》(Targeting of tumour-infiltrating macrophages via CCL2/CCR2

研究揭秘外泌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反应是由肺结构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和炎性介质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外泌体是纳米大小由膜包绕的囊泡,其可通过旁分泌等途径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并调节

了不起的细胞!NK细胞,抗癌和预防衰老的多面手!

自然杀伤(NK)细胞  NK 细胞和T、B 细胞一样都是淋巴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NK 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恶性变细胞和炎性变细胞)、较大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