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红菌处理污水明年扩大应用北京追赶世界先进

20年前,一种被称作“红菌”的微生物在荷兰被发现,产生了一场现代水处理领域的技术性革命。20年来由于技术保密,全世界最多只有10家企业拥有这种技术。昨天,记者从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了解到,经过7年的自主研发,北京明年将扩大“红菌”污水处理应用。 北京追赶世界先进 “红菌”是业内对厌氧氨氧化菌的俗称。北京排水集团技术部部长刘伟岩介绍,“红菌”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去除,而这种技术与传统脱氨技术相比,不需投加碳源,可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建设费用、运行费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由于“红菌”的培养难度极大,周期很长,该技术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如何将之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实际中,也是国际公认的难题。目前在全世界,能够将“红菌”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企业总数不超过10家。 据了解,经过7年的研究,排水集团的科研人员终于解决了“红菌”培......阅读全文

老字号红肠细菌超标?教你看懂“菌”指标

  哈尔滨红肠是一种有名的地方特色食品,去哈尔滨旅游或是出差的话,几乎都会成为不得不买的手信之一。可是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却发布公告称检出了多个批次的哈尔滨红肠不合格,就连百年老字号“秋林里道斯”都上了黑榜。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次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为“菌落总数”超出了国家标准。这一消息让很多爱吃

"红菌"处理污水明年扩大应用 北京追赶世界先进

  20年前,一种被称作“红菌”的微生物在荷兰被发现,产生了一场现代水处理领域的技术性革命。20年来由于技术保密,全世界最多只有10家企业拥有这种技术。昨天,记者从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了解到,经过7年的自主研发,北京明年将扩大“红菌”污水处理应用。  

肠道菌通过影响红肉代谢增加心脏病风险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TMAO是机体在消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产生的一种副产物。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常被研究人员用来预测个体未来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死亡的风险,目前针对TMAO的检测正在被应用于临

张红杰教授 | 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人群引发肠免疫紊乱,最终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形成。  来自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异常,而肠道菌群是该免疫损伤过程的重要触发因子。  一、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研究现状  1. IBD患病

污水处理工程培菌、调试与运行(个人看法)

一、污水处理主要工艺原理:  (一)A级生化池    污水中有机成份比较高,BOD5/CODcr=0.4,可生化性较差,因此采用A/O生物处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有机物含量是比较经济的。同时扫排污水中氨氮及有机氮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排水时氨氮指标会升

动物所红脂大小蠹与伴生菌的共生入侵机制研究获新成果

  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机制是入侵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已有假说主要从天敌、资源和生态位几方面阐述了入侵种的入侵性。但是现有的入侵理论只能解释部分入侵物种的入侵性,所以新的入侵理论令人期待。2006年至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孙江华研究组以红脂大小蠹-伴生菌为研究模型,以多物种协同作用为切入

甲基红试验

培养基:   葡萄糖  0.5g   多价蛋白胨  0.5g   磷酸氢二钾  0.5g   蒸馏水  100ml 将上述成分溶于蒸馏水,校更pH为 7.2,分装,高压灭菌121℃10min,冷却备用。 试剂:甲基红 0.1g溶于95%乙醇 300ml,然后加蒸馏水至500ml。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

孟加拉红(虎红)琼脂培养基配方

中文名孟加拉红(虎红)琼脂培养基配方 英文名Rose Bengal Agar用途孟加拉红(虎红)琼脂供霉菌和酵母的计数、分离和培养用标准配方(g/L)    蛋白胨 5g  葡萄糖 10g  磷酸二氢钾 1g  硫酸镁 0.5g  琼脂 15g  孟加拉红 0.03g  氯霉素 0.1g  最终pH

细菌甲基红试验

实验材料大肠埃希氏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试剂、试剂盒NaOH溶液肌酸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溴甲基酚紫指示剂仪器、耗材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实验步骤装有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的试管,接种需培养鉴定的细菌,经过夜培养后

苹果为什么红?

果园里的苹果      吴婷供图苹果果实成熟的外观标志之一是叶绿素降解和花青苷积累引起的果皮色泽变化,且果皮着色受光诱导而叶绿素降解则在黑暗中促进。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果实果皮褪绿和着色这两个过程是否偶联且这两个过程是否存在昼夜分工协作仍不清楚。近日,《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