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物学》:火星土壤或存生命由氢氧和水构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对外太空探索的一个焦点是除地球生命之外是否存在着其他生命迹象。德国科学家表示,30年前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所采取的土壤样本分析显示,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有机生命体。 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由氢氧混合物和水构成的微生物 德国吉森大学乔普·霍特库伯说,“一直处于干燥冷冻状态的火星表面可能孕育着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细胞是由氢氧混合物和水组成的。”采用气体交换实验(GEx)对1970年“海盗”号探测器采集的火星土壤样本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结果霍特库伯猜测火星土壤中存在可探测数量级的微生物生命。按土壤重量计算,火星千分之一的土壤中可能就孕育着微生物,这与地球南极洲永久冻结带的土壤特征十分相似。 在德国波茨坦市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霍特库伯呈述了这项研究报告,近期德国将在《太空生物学》国际期刊上发表这份研究。 在气体交换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采集的火星表面土壤中出现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阅读全文

NASA火星探测器电力耗尽-太空探索画上句号

据美媒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积聚大量灰尘,火星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电池电量耗尽,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务画上句号。 “洞察号”于2018年登陆火星,是首个记录火星地震的航天器。它用法国制造的地震仪探测到1300多次火星地震,其中几次由流星体撞击

“天宫对话”-带领世界探索太空

“天宫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非洲青少年问答活动”日前在非盟总部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驻非盟使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非盟委员会共同举办。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胡长春大使,非盟委员会教育、科技与创新委员贝荷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埃塞俄比亚创新与科技部部长贝利特·莫拉,非洲国

未来太空探索,载人还是无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迈出了征服外太空的第一步:12月5日,其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完成首次试飞,升上距离地球3000英里的高空后顺利返回,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其成功发射被视作“美国航天的新起点”。NASA放言,“猎户座”注定将一马当先,有朝一日将人类送往月球、火星以及更遥远的宇宙

欧洲太空探索之路挑战重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984.shtm

《太空生物学》:火星土壤或存生命-由氢氧和水构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对外太空探索的一个焦点是除地球生命之外是否存在着其他生命迹象。德国科学家表示,30年前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所采取的土壤样本分析显示,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有机生命体。 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由氢氧混合物和水构成的微生物 德国吉森大学乔普·霍特库伯说,“一直处于干燥冷冻状态的火

为太空探索镌刻更多中国贡献

  从“天眼”到“嫦娥”,从火星到暗物质,星空浩瀚无垠,中国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  从“一曲星梦东方红”,到“嫦娥奔月创奇迹”,航天梦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动能  目送嫦娥四号升空,见证嫦娥玉兔互拍成功,一个多月来追踪采访“月背着陆”的经历,让人心潮澎湃。  1月11日下午4时许,嫦娥四号着陆器

研究探索太空光驱动水裂解

  一项研究展示了在接近零重力的情况下,光可以驱动水裂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该研究成果或能应用于长期航天飞行,其间可利用水生产设备需要的燃料和可呼吸的氧气。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植物能够将光和水转化为燃料和氧气。科学家希望模仿和改进这种自然过程,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虽然

太空探索——人工光合作用

太空探索和未来的能源策略其实具有一个非常相似的长期目标,即可持续性。许多科学家认为,人工光合作用装置很可能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部分。在一篇新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中,一个科学家团队评估了一种利用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些优势而发展的技术。他们的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光合作用或将是帮助人类实现在其他星

代表委员谈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献智慧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里有不少科学家,在他们看来,中国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去月球背面:  为深空探测打下基础  “太空探索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

美投资二维宇宙飞船清理太空垃圾-助力未来太空探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投资研发二维宇宙飞船,这种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维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离开轨道。  二维宇宙飞船的推进剂以液体形式储存在两片薄膜之间宽度为10微米的缝隙中。一个大小为1平方米的二维宇宙飞船重量约为35克,因此这种宇宙飞船将大大降低太空发射的

代表委员勾勒中国太空探索新图景

今年是我国航天发射的大年,新年伊始就紧锣密鼓进行了数次发射,而在当下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航天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高频词语。 不管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月球基地的规划、火星探测的计划,还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重型火箭、商业航天卫星星座等研制进展,会场内外传递着一个个有关航天的最新

改变太空探索-也改善人类生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格伦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推进有可能改变人类太空探索方式、改善人类生活的技术。这里的科学家与工业界通力合作,推出了多项技术创新。最近,NASA官网介绍了该中心最新的5项创新成果,包括记忆合金、极端电子设备、夹层太阳能电池等。 探测烟与火 当探测到空气中的危险时

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裁员10%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将裁掉现有6000多名员工的10%。  据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宣布这一决定的。公司将向被裁员工提供至少额外8周薪水和其他福利,并帮助他们寻找新工作。削减岗位包括生产经理、航空电子技术人员、机械师、库存专家等。  “为了继续为客户运

追寻太空探索梦想-成就航天强国伟业

  2月20日,我有幸作为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代表中的一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梦想、创新、实干”这6个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公元前13世纪甚至更

太空探索新变局意味着什么

  太空探索和利用领域正在发生重要趋势性变化。一些变化之巨,多年未有。哪些新趋势值得密切关注?新变局意味着什么?外空治理如何与时俱进?  为什么说太空探索迎来新变局  联合国不久前发布题为《为了全人类——外层空间治理的未来》的报告认为,一个太空探索的新时代正快速来临,过去10年太空探索领域的一系列重

香港科研人员研制太空仪器远征火星

  由香港科研人员研制的精密太空仪器“行星表土准备系统”将于11月8日随俄罗斯太空船升空,展开为期一年的太空探索之旅,其间将登陆火星卫星进行土壤分析,尝试揭开火星及宇宙形成之谜。  此次太空任务名为“火卫一土壤”,是中国与俄罗斯首次合作的策略性太空计划,也是人类史上首次登陆火星最大的卫星“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推迟“星舰”发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22.shtm 美国东部时间17日21时19分,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舰”重型运载火箭进行首次试飞发射前不足一分钟内,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布推迟发射,原因是超重型助推器的加压系统出现问题

NASA研究机构很差钱-太空探索受阻

  5月11日报道,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一个美国审查小组本周二称,美国航空航天局基础研究项目面临预算资金短缺问题,基础研究项目的减少将损害该机构研究和探索太空的能力。  这一发现将为美国政府对航天航空局的争论提供依据。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为航天员重返月球而付出的努力代价高昂

科学家提出探索太空的未来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应邀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徐淑岩团队以及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同事联合在《自然》(Nature 562,185-187,2018)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Explore space using swarms of

人类迈进太空时代50周年:未来50年太空探索将更精彩

在10月4日人类迈进太空时代5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一些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9月下旬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举行纪念活动,对人类太空探索活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他们认为,未来50年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将会更加精彩。 位于洛杉矶郊外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是美国宇航局的主要太空研究基地之一。该实验室主任埃拉奇在纪念活动上

双城记——探索太空旅行对健康的影响

  尽管SpaceX计划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但我们尚不清楚长时间的太空旅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那么,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是否能够带给我们一些答案?   与雄心勃勃的SpaceX不同,美国宇航局(NASA)的官员上月表示,美国航天部门将在25年内让人类登上火星。不过,在此过程中,需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和

欧洲航天会议探讨太空探索共同愿景

  欧洲航天局10月22日发表公报说,由欧洲发起的第二届太空探索国际大会日前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落下帷幕,与会代表探讨了太空探索共同愿景,并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权应向所有参与太空探索者开放。  公报说,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航天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者认为,太空探

汤加火山喷发帮助太空科学家了解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表示,汤加海底火山的爆发有助于他们了解火星和金星地表特征是如何形成的。汤加火山这场不同寻常的爆发——据计算,其威力是1945年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500多倍——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来研究水和熔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布拉格捷克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行星火

太空旅行破坏红细胞造成“太空贫血”

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研究所领导的一项世界首创研究揭示了太空旅行是如何导致红细胞计数下降的,也就是所谓的“太空贫血”。该研究显示,宇航员在太空中身体破坏的红细胞数量比在地球上正常情况下多54%。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1月14日《自然—医学》。 自从第一次太空任务以来,宇航员

减少太空垃圾-美国制定外太空准则

计算机模拟出地球轨道上的物体,其中95%是垃圾碎片,而非运行中的卫星。   数十年来人类太空活动带来的垃圾污染了低地球轨道,而随着拥有航天器的国家不断加大太空活动,物体相撞的机会也大幅增加。   美国国务院负责太空与防务政策的副助理国务卿弗兰克●罗斯(Frank Rose)近日在第七届伊兰?

谷歌租用美航天局机场开发太空探索技术

  美国谷歌公司近日与美国航天局签署了一份总价值11.6亿美元的协议,根据协议,谷歌将租用美国航天局位于硅谷的莫菲特机场60年时间,作为该公司开展太空探索和航空等新技术研发的场所。   莫菲特机场占地约405公顷,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的3个飞机库、飞行指挥大楼、两条跑道及一个私人高尔夫球场。

从极光探索太空能量,北航教授神秘领域打怪升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918.shtm“人类第一次对空间物理有直观、切身实际的感受就是对极光的认识”。在北航,空间与环境学院的符慧山教授将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名词与我们熟悉的极光联系起来,研究太阳、行星际空间、地球和行

从极光探索太空能量,北航教授在神秘领域“打怪升级”

  “人类第一次对空间物理有直观、切身实际的感受就是对极光的认识”。在北航,空间与环境学院的符慧山教授将一个个听上去艰涩的物理名词与我们熟悉的极光联系起来,研究太阳、行星际空间、地球和行星的大气层、电离层、磁层及空间环境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近20年。  符慧山,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科学和行

美国一公司欲将大麦送太空-为火星酿酒做准备

  未来人类登陆火星,如果能来杯啤酒庆祝一定很爽。现在,美国百威啤酒公司又朝“在火星上酿啤酒”的目标迈近一步:他们宣布将把大麦种子送上太空,研究太空环境对这种啤酒主要原料的影响。  百威啤酒今年3月就曾提出在火星上酿造啤酒的设想。这家公司日前发表声明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2月4日将向国际空间站发

沙漠里建“太空舱”-以色列科学家模拟火星生活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六名以色列科学家走出位于内盖夫沙漠的“太空舱”,结束为期四天的火星模拟生活。图为参与此次火星生活模拟的科学家。  据介绍,位于沙漠中的这个“太空舱”是在以色列航天局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个火星模拟基地。此次模拟火星生活是以色列首次展开类似计划,目的是要研究火星探险的各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