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2019年度十大影响世界科学人物:“CRISPR转化者”邓宏魁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Nature发布了“2019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我国学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教授入选该榜单。 邓宏魁教授主要进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理以及抗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邓宏魁教授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巨噬细胞所需的共受体CCR5,此项成就是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论文发表在Nature 381,1996,第1作者,已被引用3000余次);建立了表达克隆基因的新方法,并克隆了2个趋化因子的受体基因,发现这两个受体可以介导HIV病毒感染人体细胞(Nature 388,1997,第1作者);最近从基质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了人体血液干细胞体外扩增所需的分化抑制因子。先后申报4项ZL,发表学术论文15篇,SCI检索被引用4000余次。 2013年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阅读全文

Nature2019年度十大影响世界科学人物:“CRISPR转化者”邓宏魁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Nature发布了“2019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我国学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教授入选该榜单。  邓宏魁教授主要进行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理以及抗体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邓宏魁教授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巨噬细胞所需的共受体CC

北大邓宏魁《Cell-Research》干细胞研究新进展

  2014年9月5日,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大基因、中日友好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以“Systematically labeling developmental stage-specific genes for the study of pancrea

《GPB》2013推出iPSC专刊周琪邓宏魁等发文

  2013年第5期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GPB)出版了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专刊,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博士担任Guest editor。2006年,Yam

北大邓宏魁教授CellResearch发表细胞重编程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利用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成功诱导小鼠神经干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生成了多能干细胞。这项研究发布在12月25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北京大学的邓宏魁(Hongkui Deng)教授及助理研究员赵扬(Yang Zhao)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

北大120校庆日,Cell-Stem-Cell发布邓宏魁教授访谈

  尽管师生关系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却并没有在科学研究中凸显出来。Cell Stem Cell杂志在为期一年的系列专题中采访了许多不仅在学术上取得杰出成就,也是优秀导师的科学家——邓宏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BioArt特编译此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推送给大家,愿每位年轻一代的科研人都能在探

北大邓宏魁教授Cell-Research发表细胞重编程新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利用一些小分子化合物成功诱导小鼠神经干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生成了多能干细胞。这项研究发布在12月25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北京大学的邓宏魁(Hongkui Deng)教授及助理研究员赵扬(Yang Zhao)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

北大邓宏魁教授Cell发布细胞重编程研究重大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确定了胚外内胚层(extraembryonic endoderm,XEN)样状态是化学重编程早期的一个中间状态。他们通过以XEN样状态作为指标更精细优化每一个步骤的重编程条件,采用一些促进剂大大提高了化学重编程的效率。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12月10日的《细胞》(

贺建奎敲除的CCR5基因究竟会不会导致“短命”呢?

  CCR5基因在2018年的岁末,伴随着贺建奎的“疯狂实验”-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自然也成为了科研人员的讨论重点。  CCR5基因是由邓宏魁在1996年发现的,并证实CCR5是HIV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这是HIV治疗的重大发现,目前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已经超过4000次。HIV

全球首例!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

  9月13日,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上发表了题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北大邓宏魁发现功能成熟细胞在体外长期维持的新方法

  2019年4月26日,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卢实春研究组以及复旦大学袁正宏研究组合作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原代人肝脏细胞在体外的长期功能性维持》(Long-term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primary human hepatocy

再提贺建奎-论敲除CCR5基因与寿命影响的“一波三折”

  2019年12月24日,顶级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杂志发表题为:No statistical evidence for an effect of CCR5-Δ32 on lifespan in the UK Biobank cohort 的文章【1】。  该文章称,没有统计证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生命科学成果斐然,邓宏魁教授入选

  本周,《自然》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人物”。和历年一样,这份榜单评选的是这一年里在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10个人。今年,生物医学相关领域共有5位科学家入选。如《自然》对这份名单的介绍所说,“他们可能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现,或是引起了人们对重要问题的关注,甚至因为有争议的行为而声名狼藉”。  DNA

iPS革命性突破:-北大邓宏魁开辟出体细胞重编程的全新途径

  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 ——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这

北京大学邓宏魁:新一代干细胞制备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团队13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使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据了解,多潜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和分化成生物体所有功能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些神奇的特质使其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和

全球医学界沸腾!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将治愈艾滋病

  2019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合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题为“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的成体造血干细胞

新方法有望治愈Ⅰ型糖尿病-北大教授详解

  I型糖尿病是胰岛功能损伤所致,至今无法治愈。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团队及合作团队近期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发表的两篇论文,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研究中证明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治疗I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媒体解读认为

天津大学焦魁教授团队,问鼎Nature!

  2021年7月14日晚间,天津大学焦魁教授带领的电化学热物理实验室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了篇幅达9页的展望文章,为新一代超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发动机理论与设计指明了发展方向。  试想,在五分钟内就能给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满氢燃料,不需要为了充电而等上几个小时,同时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而这种汽车的

建立了将体细胞诱导为无异源人EPS细胞的重编程诱导方法

  2021年5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ly Defined and Xeno-free Culture Condition for Human 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

尽快将干细胞研究成果应用于重大疾病治疗当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认真听取北大团队关于新一代干细胞技术的介绍,详细询问了研究课题的整个原理,并专门到显微镜下看了活的细胞,高度肯定了团队的研究成果。  总书记还关切地问:“你们现在做到哪个阶段,在人身上是否得到了应用?”总书记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加快转化应用的步伐,尽快将研究成果应用

NEJM:世界首例!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新方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的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发表了题为“CRISPR-Edited

中国科学家取得多潜能干细胞突破

  中国科学家7月1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一种非常简单和更加安全的方法,将体细胞制成多潜能干细胞,并用这种细胞培育出多只健康的小鼠,其中一只叫“青青”的小鼠刚过完100天的生日。   研究人员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细胞治疗甚至器官移植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将极大地推动

我国科学家建立体外大规模制备人功能成熟细胞的新方法

  2019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合作者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两步法策略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成熟的人肝脏细胞》 (A two-step lineage reprogramming strategy to generate functionally c

北大解决克隆技术伦理难题

  北京大学近日公布一科研成果称,一只叫做“贝贝”的黑白相嵌小鼠在其生命科学学院干细胞和再生生物学实验室的诞生,不仅验证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论,还意味着未来白血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可能迈进一大步——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所需的细胞来源有望得到解决。   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

Science:原代人肝脏细胞在体外的长期功能性维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课题组、解放军总医院卢实春教授课题组和复旦大学袁正宏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原代人肝脏细胞在体外的长期功能性维持(Long-term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primary human hepatoc

邓汉湘教授Nature-Genetics发布重要遗传发现

  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帕金森病的一个新病因——一种叫做TMEM230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似乎是确定与这一常见运动障碍已证实病例有关联的第三个基因。  在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提供了证据证实来自北美和亚洲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具有TMEM

Cell-Research:体外大规模制备人功能成熟细胞的新方法

  2019年7月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干细胞中心邓宏魁、时艳研究组与合作者解放军总医院卢实春研究组于Cell Research发表了题为“两步法策略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成熟的人肝脏细胞”(A two-step lineage reprogramming strategy to gene

新型干细胞有培育胚胎内外组织潜能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日前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关于多能干细胞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能干细胞系,获得的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发育潜能。  多能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能嵌合进入早期胚胎中,并参与胚胎各个细胞谱系的发育,但其发育潜能仅限于胚胎内组织

新型干细胞有培育胚胎内外组织潜能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日前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关于多能干细胞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能干细胞系,获得的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发育潜能。  多能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能嵌合进入早期胚胎中,并参与胚胎各个细胞谱系的发育,但其发育潜能仅限于胚胎内组织

北大专家发现新型干细胞(EPS)有培育胚胎内外组织潜能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日前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关于多能干细胞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能干细胞系,获得的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发育潜能。  多能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能嵌合进入早期胚胎中,并参与胚胎各个细胞谱系的发育,但其发育潜能仅限于胚胎内组织

化学小分子或开启治疗性克隆新时代

  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点燃了人们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健康的巨大热情,然而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受到人类卵母细胞来源的限制及对胚胎破坏带来的伦理制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用一种非常简单且更加安全的方法,将体细胞制成多潜能性干细胞。这一技术手段避免了上述风险,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