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木星:在保镖与刺客间摇摆

如果木星的质量只有现在的一半,那么地球的处境将非常危险。但要是没有这颗巨行星,地球上的生命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天文学家在8月24日于德国波茨坦市召开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公布了这一惊人的研究结果。新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揭示了木星是如何影响撞击地球的彗星数量的。英国米林基那斯市函授大学的物理学家Jonathan Horner指出,通常认为木星作为地球的保护伞使冲向后者的彗星轨道发生偏转的观念需要变一变了。 彗星是行星形成过程中留在太阳系外围区域的“脏冰团”。当它们撞击到地球表面时,会在方圆几公里范围内造成巨大破坏。然而彗星的椭圆形轨道会受到木星引力的强烈摄动。事实上,一些巨大行星能够将某些彗星完全抛出太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天文学家在上世纪90年代推测,木星可能正在担当着地球“保镖”的角色。 然而在Horner看来,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他的研究小组通过计算机模拟证实,如果木星的质量减小,那么彗星撞击地球的数量将大为增......阅读全文

4月1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彗星撞击土星和木星波纹环的记录  1983年,一颗彗星在未被看见的情况下撞上了土星环。几乎在10年之后,一颗彗星与木星相撞。据两项将一个行星难题解开的研究披露,这些事件使得这两颗行星环发生倾斜并在其环中留下了残余的涟漪图案。这些发现表明,行星的环可以像一张巨大的唱片

今年最亮彗星将于本月中旬抵达近地点

  美国马里兰大学天文学系网站日前发布消息说,一颗小彗星16日将抵达近地点,成为2018年夜空中最明亮的彗星。  据马里兰大学相关观测项目介绍,这颗名为46P/维尔塔宁的彗星将在到达近日点近4天后,于美国东部时间16日8时6分(北京时间16日21时6分)到达近地点——距离地球约1150万千米处。这是

澳洲“民科”发现木星被撞

  黑斑意味着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最近撞上了木星   一位民间科学家于7月19日首次报告说,一颗巨大的天体曾与木星碰撞在一起,并且留下了一个明显的黑斑。这一发现是有记录可查的科学家第二次在一颗巨行星的大气中瞥见了一个碰撞的疤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盘点哈勃发射20年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

      哈勃从发射之初,就满载了天文学家的期望,试图通过它来进一步了解宇宙中的奥秘。在20年的服役历程中,它帮助天文学家们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并且引导着天文学界产生新的整体理论来解释这些结果,推动了天文科学的进步。以下列举了哈勃的重

1月23日《科学》杂志精选

   罗塞塔开始讲述其彗星故事  罗塞塔飞船目前正处在接近被称作67P的木星族彗星的轨道中。该飞船于去年11月向上述彗星表面发送了其着陆器Philae。如今,7项新的报告详细描绘了67P的画像,并对该彗星的形状、组成和表面特征等作了描述。这些报告建立在Altwegg和同事在去年年底所发布结果的基础之

日本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木星表面发光现象

  日本国立天文台8月22日证实说,熊本市天文爱好者立川正之日前成功拍摄到木星表面的发光现象。国立天文台接到报告后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小天体撞击了木星,已通报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52岁的立川正之说,21日凌晨约3时22分,他在家里用望远镜等设备拍摄木星时,注意到在木星赤道附近,出现

彗星中的水组成可暗示海洋的起源

  据Kathrin Altwegg和同事的一项新的报告披露,直接测量来自木星族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水中氘-氢比可弄清楚地球从哪里获得了水的问题。上个月,当欧洲航天局罗塞塔航天任务的菲莱探测器在该鸭子形状的彗星上着陆时,67P变得名声大噪。但罗塞塔还带有ROSIN

柯伊伯带小天体Arrokoth形状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10月6日,《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副研究员赵玉晖等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活动性气体挥发导致太阳系小天体形状变化的理论和数值模型(MONET模型),为NASA新视

哈勃拍下木星被撞击后遗留疤痕

  哈勃拍到木星撞击产生的碎片   北京时间7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宇航局科学家日前做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让刚刚得到修复和升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中断正在进行的检测步骤,将聚焦目标转向木星,拍下了这颗行星上神秘新疤痕的照片。   美宇航局称,“哈勃”相机7月23日拍到的照片是其自

南极内陆冰盖发现彗星尘埃:可能来自外太空

  世界各国南极考察站:地球最南端的"世博会"  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网站报道,法国与意大利科学家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C地区发现了外星微粒,这些保存完好、由含有有机物质的矿物质组成的外星微粒可能来自于外太空的彗星。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中部雪原发现彗

美星尘号探测器拍得坦普尔1号彗星照片

由星尘号探测器在之前拍摄的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  情人节这天对于Steve Chesley来说无疑具有双倍的浪漫。这位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行星科学家不但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朋友——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Jana Pittichova——求婚,而且他所供职

树苗被偷博士延期毕业 这些虐心「实验事故」你遇到过没?

  延期毕业  前两天网上热传的那件事,也许你们都听说过了,「湖南农业大学一名研究生实验用的油菜花被游客摘走,可能无法毕业」,后来事实证明,这其实是该学生的假设,还好没事……  不过,据环球时报的微信公号透露,虽然这位研究生“逃过一劫”,可该校一位读博的同学却倒了大霉(为啥倒霉的总是博士?),他一直

信使号探测器发现水星存在周期性流星雨

  据Sciencedaily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们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似乎会周期性地上演流星雨,而为其带来这些流星体的也正是每年为地球上的人们献上夜空大礼的同一颗彗星。  水星拥有一层非常稀薄的散逸气体层,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目前正在对这一“大气层”开展详细的考察

美“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首次发现一彗星

  新华网洛杉矶2月12日电(记者高原)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前发布公告说,2009年12月升空的美国“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首次成功发现一颗彗星,专家希望借助这颗彗星的观测数据了解太阳系形成的早期情况。   公报说,“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是一台红外太空望远镜,它在今年1月22日对太空进行扫描探

美“深度撞击”探测器近距离拍摄哈特利2号彗星

  2010年11月4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探测器对“哈特利2”号彗星进行了近距离拍摄。当时探测器距彗星的距离约为700公里。“哈特利2”号彗星是一个短周期彗星,1986年由天文学家马尔科姆・哈特利发现,其直径约为1.2千米至1.6千米,每6.47年绕太阳一周。专家认为,这颗彗星

多名天文学家质疑太阳系新行星Tyche的存在

  早在2006年,冥王星就已被降级为矮行星,从而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中除名,此后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但本月14日多家外媒报道了一则震惊世人的消息,科学家竟在太阳系远端又发现一颗新行星“提喀”(Tyche),尺寸达到木星的4倍。一旦被证实,其不但将跃升为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也将使得太

美科学家发现新证据:地球上的水来自彗星

这幅艺术概念图展示的是乌鸦座周围发生的一场“彗星风暴”。  近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地球上的水来自彗星。  综合国外媒体10月20日报道,大约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太阳的热量把太阳系里的大部分水分赶到了星系的外围地区,这些水分至今还以冰冻的形式存在于土星环,木星的卫

2015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科技是一种迷人的信仰。理论的改写、技术的更迭,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变世界。2015年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有对基础物理的求索,对宇宙深空的探测,对人脑功能的发掘,也有对争议性技术的讨论,对气候变化的思考……而最让我们欣喜的是,今年的国际“十大”,有了更多来自中国的消息。  1.中科大首

《科学》杂志预测极端气候等或成2015年科技热点

  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对2015年可能出现的科技热点进行了预测,这些热点包括北极海冰研究、太阳系探测、大型强子对撞机和联合免疫疗法。  《科学》杂志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海冰面积萎缩长期后果的研究日渐升温。由于海洋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海冰减少对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呈放大效应。但北极变暖对低纬

一周精彩太空照 鱼眼相机捕捉幻日环

  北京时间10月14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新月形火星沙丘、幻日环及“恒星摇篮”等壮观景象。1.麒麟座“恒星摇篮”   麒麟座“恒星摇篮”(图片提供: J. Emerson, V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群星荟萃”点亮五月苍穹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3日发布天幕“演出单”:本月宝瓶座η流星雨、木星冲日、金星合月等天象将轮番上演,罕见的彗星过近日点将迎来绝佳观赏机会。 在“群星荟萃”的5月,宝瓶座η流星雨率先登场。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胡方浩介绍,绝大多数流星雨都和彗星有关,4月下旬到

《自然》展望2016年11大领域 DNA、微生物备受关注

  近日,《自然》杂志日前对2016年的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一是二氧化碳的吸收。一家瑞士公司将成为首个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进行商业规模销售的企业,此举将成为研发有朝一日对抗全球变暖的大型设备的一块敲门砖。明年7月,Climeworks公司将在其位于苏黎世的工厂每月捕获约75吨二氧化碳,然后

《自然》展望2016年11大领域

  《自然》杂志日前对2016年的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一是二氧化碳的吸收。一家瑞士公司将成为首个从大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并进行商业规模销售的企业,此举将成为研发有朝一日对抗全球变暖的大型设备的一块敲门砖。明年7月,Climeworks公司将在其位于苏黎世的工厂每月捕获约75吨二氧化碳,然后再将

《科学》预测2015年重要突破:联合免疫疗法备受关注

  科学是一个移动的标靶。在这个岁末,除了回顾这一年的成就,美国《科学》杂志的编辑们还“冒险”赌了一把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成为新闻的科学进展。北极海冰  随着全球变暖,研究北极海冰萎缩对全球气候带来的深远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辽阔的海洋能够从太阳那里吸收更多的热量,海冰的减少已知能够扩大该

又有12颗卫星现身 木卫总数达79颗

美国研究人员17日说,他们新发现了12颗木星卫星,使已知木卫总数增加到79颗。新发现的卫星中,有1颗有同其他卫星正面碰撞的风险。 美国卡内基科学学会当天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2017年春季发现了这些卫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研究人员计算了这些卫星的轨道,整个过程用了一年时间。

木卫总数达79颗

美国研究人员7月17日说,他们新发现了12颗木星卫星,使已知木卫总数增加到79颗。新发现的卫星中,有1颗有同其他卫星正面碰撞的风险。 美国卡内基科学学会当天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2017年春季发现了这些卫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研究人员计算了这些卫星的轨道,整个过程用了一年时间。

木星两颗超小型卫星现身

  “怪兽行星”卫星总数增至69颗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网站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木星的超小型卫星,此类卫星非常难发现,这一新结果使木星“登记在册”的卫星总数增至69颗。  木星被称为太阳系的“怪兽行星”,其质量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多,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中心温度预计超过

小行星上发现水冰 司理星最令人吃惊

  据新华社电记者任海军 美国航天局28日晚发表新闻公报说,科学家利用该局的红外望远镜设备在火星和木星间小行星带上的司理星表面发现了水冰和碳基有机化合物,这表明一些小行星以及彗星可能是地球生命初期的水源供应者。  这项发现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天文学家安德鲁・里夫金以及田纳

火星发现硫酸盐进一步证明地外生命存在可能

美国宇航局发现火星生命新证据   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英国《太阳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弄明白一个问题——地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美国宇航局27日晚公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   前往火星的一项特别探索任务发现了这颗红色行星上可能存在一种绿藻类层的迹象,这种物质是生

《自然》放眼2015年十大科学领域 期待终结埃博拉

   《自然》杂志日前对2015年诸多科学领域的动向进行了展望。  粒子加速器  长久的等待已经结束:在关闭两年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于今年3月重启。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CERN下属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这部机器将用13万亿电子伏特的碰撞——几乎是当前纪录的2倍——开始自己的新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