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二氧化碳如何影响气候?

本周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是各国代表们热烈讨论和商议的重要议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从哪儿来? 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以外,人们的日常消耗也会制造出大量二氧化碳。比如,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公斤的二氧化碳;电脑使用1年平均间接排放10.5公斤二氧化碳;冷冻食品经过清洁、加热、包装和冷冻的过程,都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如何存在?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理论说应该基本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 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主要由含碳物质燃烧和动物的新陈代谢产生。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阅读全文

专家详解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与减缓并重

  编者按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对于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气候变化及其适应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了帮助各级部门和全社会多方面深入了解《战略

含氟气体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元素周期表中的暴龙

  据国外媒体报道,氟是对人有害的气体。这种元素目前仍被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气体,这些气体中有的导致人暴露于灼人的紫外线下,有的甚至在导致地球变暖。  “氟就像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暴龙”,化学教授Andrea Sella介绍说,“它瞬间就能与除了氦、氖、氩以外的其它元素发生反应。”  如果你看到过纯的氟元素

欧美“气候疲劳征” 或是理性的回归

  舆论质疑增多  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暖怀疑派观点篇幅明显增加,权威刊物开始注意选登反主流派观点的评论文章,网民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质疑也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欧美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声显著

新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减排有助防止干旱

  据《科学日报》报道,最近的一项气候模型研究发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在短期内为地球创造一个更加湿润的气候。  该研究是由卡内基全球生态科学家曹龙(Long Cao,音译)和肯?卡德拉(Ken Caldeira)完成的,对于理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

林而达:IPCC如何开展农业研究

   背景资料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IPCC)成立于1988年,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的跨政府组织,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由于IPCC的工作提高大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气候公约的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探寻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纽带

   国家防总最近预测表明,今年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同时,华北地区等地同时出现较重旱情,极端天气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气候变化研究里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同时要分析、研究气溶胶的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研究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接受《中国科学

吕植: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人为导致

  著名生态保护专家,曾被称为世界上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自1985—1993年,吕植深入山林,对熊猫进行了八年的系统野外研究工作,她所参加撰写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获1990年全国第五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岭大熊猫生态学研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她在《生

吕植:第六次物种灭绝是人为导致

生态保护专家吕植野外考察。  著名生态保护专家吕植,曾被称为世界上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自1985-1993年,吕植深入山林,对熊猫进行了八年的系统野外研究工作,她所参加撰写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获1990年全国第五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岭大熊猫生态学研

植树造林,让地球降温还是升温?

  一提到抵御气候变化,树木常被认为是最好用的“武器”之一。由于各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取得的进展有限,许多政府和倡议人士力推植树计划,希望利用树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化。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树木可能并不总像人们希望得那样有用。马来西亚的樟树在生长过程中会避免树冠重叠,因此从下往上看时,仿佛一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气候变化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分别作主题评述报告。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梳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

郑国光撰文谈全球气候变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彻底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困惑。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美国农业部呼吁提高农林业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上月,美国农业部发布了两份报告,在综合诸多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文献基础上,对美国农业和森林业应该采取的调整战略进行了分析。 这两份报告在分析了美联邦各机构、大学、非政府组织、工业领域、民族以及私营部门的逾1000份研究成果之后称,气候变化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美国农业部下

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知道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

火山爆发飞机停飞也许对气候研究有利

  据路透社消息,有专家声称,在冰岛火山爆发期间,整个欧洲上空没有飞机飞过,这对研究飞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人们对喷气飞机燃料在高空燃烧对气候方面的影响了解十分薄弱,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科学家无法了解在那些航线密布的地区,没有飞机飞行时的气候

全球十六位科学家联合撰文质疑全球变暖说

  16位科学家共同发表文章对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一说提出质疑。   以下这篇文章由文末所列的16位科学家共同署名:   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或许是当代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的政治候选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有这样一种被人反复提及的说法: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阻止全球变暖。但政治候选人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会议执行主席丁一汇、杜祥琬、何建坤   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差异和共识。从对气候变化趋势的认知来看,尽管有些学者对变暖是不是主要趋势提出质疑,但从科学界已掌

福建师大程栋梁副教授Nature发表重要研究发现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员人员在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中证实,相比于温度和降水,植物的大小和年龄对于它们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影响。研究发表在7月2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亚利桑那大学教授Brian Enquist及福建师范大学的程栋梁(Dongliang Cheng)

美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影响茶叶有益化学物质含量

中国云南省一名正在采茶的女性,她采摘的茶叶随后会经过发酵制作成驰名中外的普洱茶。  “尝尝这个。”Selena Ahmed一边说,一边拿出从山坡梯田里的茶树上采摘的精致绿芽。初尝口感略苦,像一小杯浓缩咖啡,随后便是其带来的舒适感。当Ahmed回到执教的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波兹曼分校之后,这位民族植物学

针对气候变化:你的借口是什么?

吸烟者回避面对成瘾风险的所有策略,跟我们回应气候变化的方式完全类似。 [马歇尔将吸烟者的这些策略罗列如下:健康出问题“还远着呢”;“不会在我身上发生”;“我不想失去我的一项乐趣”,这是他们对烟瘾的解释;“我是吸烟者”,这是他们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可以给我来一支吗?”——满足内心的渴求而不必承认

各种无序因素影响逐步积累 未来气候变化难以确切预测

  近年来气温变化迅速,导致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给许多国家带来灾难性影响。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气候变化?未来的气候变化可以预知吗?  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各样无序因素的影响逐步积累,其结果是很难预测的。这项研究发表在《地球

黑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甲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5日报道,美国一个联合研究团队认为,黑碳或烟灰对气候变暖具有较强的影响,其致暖效应大约是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三分之二,跃居甲烷之前,超出先前估计的两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学报》上。   黑碳是一种吸光性物质,可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释放红外辐

新研究认为黑碳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超过甲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5日报道,美国一个联合研究团队认为,黑碳或烟灰对气候变暖具有较强的影响,其致暖效应大约是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三分之二,跃居甲烷之前,超出先前估计的两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学报》上。   黑碳是一种吸光性物质

6月12日《科学》杂志精选

   天蛾夜间视觉与自然合拍  夜间活动的昆虫为何能如此成功地在黄昏和暗夜中觅食?由Simon Sponberg和同事所作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一种名叫烟草天蛾的天蛾会精细地感测微风中摇曳的花朵;这种昆虫会在黎明与黄昏时分在空中盘旋并摄食花蜜。这些发现意味着该天蛾的视觉与飞行的演化可能与花朵(这是它们

合作方能共赢:气候变化催生增长机遇

  距离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已过去5年,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严峻,但各国在联合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不回避责任,不纠结困难,这再次表达了中国愿意在气候

最新研究揭示远古时期二氧化碳与气候变化关系

冰雪包裹的“雪球”地球 人类科学家一直期望了解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地球气候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些通常的做法是运用科学模型和现实观察进行科学研究。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科学家又把眼光放到了远古时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表明,过去24亿年里,活火山不断释放大量的二

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在科学争论中推进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是南京市区道路上拥堵的机动车。“低碳”成为2010中国科博会的主题  气候是不是真的在持续变暖?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到底哪个大?气候变暖对人类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利用气候模式预测未来气候的可信度有多大……  这些有关气候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