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球首例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试管婴儿在无锡诞生

近日,全球首例接受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的试管婴儿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健康诞生。这是NICS技术在全球取得的首个成功的临床科研项目。 随着我国夫妇不孕率增高、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试管婴儿”)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入辅助生殖周期的人数已达70余万。尽管进入辅助生殖周期的人数在逐年递增,但辅助生殖的妊娠数和活产数却始终处于低值。从2009年至2014年,我国每年因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妊娠的人数都不及当年进入辅助生殖周期人数的一半。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主任蔡立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妊娠失败、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通过试管婴儿方式获得的胚胎有40%—60%存在染色体异常,且孕妇年龄越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就......阅读全文

首例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试管婴儿诞生

  近日,全球首例接受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的试管婴儿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健康诞生。这是NICS技术在全球取得的首个成功的临床科研项目。   随着我国夫妇不孕率增高、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

全球首例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试管婴儿诞生

   近日,全球首例接受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的试管婴儿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健康诞生。这是NICS技术在全球取得的首个成功的临床科研项目。   随着我国夫妇不孕率增高、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

全球首例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试管婴儿在无锡诞生

  近日,全球首例接受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的试管婴儿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健康诞生。这是NICS技术在全球取得的首个成功的临床科研项目。   随着我国夫妇不孕率增高、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以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基因测序前景:上游市场增速放缓 中下游市场潜力巨大

  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增速快,预计2016年超过测序仪器市场。据Markets&Markets预测,2014-2020年上游市场中测序仪的复合增长率是15.4%。中游测序服务市场重资产、技术附加值低,将是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据BCC Research预测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9%。

基因测序有望用于辅助生育医疗 PGS技术助力试管婴儿成功率

  基因测序的应用,除了在我们熟知的无创产前检测方面获得应用;其另一重大应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将在辅助生育医疗领域应用。  9月5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生育和生殖医学中心与中国国内最大的试管婴儿连锁品牌爱维艾夫医疗

喜讯 | 做试管婴儿,也有保险啦!

   自1989年,第三代试管婴儿诞生至今,该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临床与实践中为千千万万受先天遗传性疾病困扰而不敢生育的病人带来福音。而PGS/PGD/NICS®作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主力军,也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近日,亿康基因联合泰康在线隆重推出了为试管婴儿承保的服务,为受检者提供精

胚胎线粒体功能检测重要么

  随着三代试管婴儿在我国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这个新技术,很多“久经失败”的生育困难夫妇也开始尝试这种新的试管婴儿技术,我们常说的PGS,中文名字叫“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病筛查”,它是在胚胎移植入子宫前,对胚胎进行全面的染色体检查,然后挑选染色体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宫。PGS技术在国内外很多生殖

基因检测临床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尽管未来几年面向科研应用仍是最大细分市场,但是医疗应用为最快增长点。长远来看,药企和CRO也有很大的受益空间。以新一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基因检测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不需要了解遗传背景的优点,主要临床应用有五个领域:

基因测序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个万亿市场在哪里?

  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问世,给人们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担忧,基因测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测序技术被看作自疫苗问世以来疾病预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可以实现对疾病预测、预防、预警以及个体化诊疗;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市场却并不让人满意,甚至

年终盘点:生物医学“丑闻”引反思

   从原子能的利用到转基因的研发,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总免不了遭受各种指控,但迄今为止,“魔盒”也没有放出妖孽来。然而,今年生物医学界频出“丑闻”,不得不让人反思,上帝的手术刀是不是已然撬开了“魔盒”?我们如何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无创DNA漏检:被神化的技术并非万能  7月13日,一篇《华大癌变》的

基因测序纳入医保 二胎优生有望普及

  基因检测技术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重大革命。为加快基因检测技术普及惠民,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近段时间,湖南省和贵州省相继发布了关于支持基因测序技术应用的政策。  贵州省:《支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政策措施(试行)》  日前,贵州省公开发布《支持基因检测技术应用政策措施(试行)》支持政策。政策

马来西亚试管婴儿基因检测筛查疾病

  马来西亚试管婴儿具有IVF与遗传学实验室--UAE能够进行胚胎基因检测的遗传学实验室。马来西亚试管婴儿的使命是通过试管婴儿帮助父母完成健康婴儿出生的梦想,马来西亚试管婴儿的遗传学实验室配备了最新的技术,能够进行最新的基因检测。  马来西亚是全球四大医疗保健国之首,其医疗领域受全球追捧,其中,试管

过几年到医院看病 只查太赫兹就知道病情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美国国情咨文演讲中曾提到精准医疗计划,该项目获得美国政府2016年财政预算中2.15亿美元经费,由此精准医疗也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2015年热词。  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规划在2030年前精准医疗投入600亿元。随后,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

【盘点】单细胞测序研究进展一览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努力地尝试将它们进行单个分离、研究和比较。而应用而生的就是单细胞测序技术,该技术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而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译来自单细胞的30亿碱基的基因组并对逐个细胞进行序列比较已经开始

基因测序新技术走向前台 酝酿千亿规模市场

  当一颗精子钻入卵细胞后,一个生命的冒险之旅就启动了。经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携带父母亲遗传密码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胎。然而,并不是所有遗传指令都能被正确传达,突发的错误将让小小生命体遭受巨大的劫难——或过早夭折,或带着不可治愈的缺陷降生。  对于奉行物竞天择法则的动物世界来说

谢晓亮院士: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  MAL

北大谢晓亮教授:单分子技术透视生命之谜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学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世界首个高精度人类男性和女性个人遗传图谱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科学》和《细胞》杂志。这一工作采用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MALBAC,与以前的技术相比,该技术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的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够发现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

“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异彩纷呈

  2015年 11月8日,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分会与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牵头下,“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CDGP)”全面启动落地,该项目旨在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针对百种以上耳聋疾病,包括先天性耳聋、迟发性耳聋、听神经病等进行基因组学研究,深度挖掘聋病患者基因型—表型特征,实现聋病的

解读未来全球无创产前(NIPT)基因检测情况

  目前,提供市场化NIPT服务的公司主要有:美国的Sequenom,Natera,Verinata,Ariosa,欧洲的LifeCodexx以及中国的华大医学,贝瑞和康。随着研究的深入,无创检测的条件和范围有望不断扩大,延伸至包括微缺失/重复综合征和常见的孟德尔遗传病等。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商业化

这十大女科学家,顶起了生物医学的半边天

  1、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谈及她的获奖历程,最耀眼的荣誉莫过于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了。她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荣获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  屠呦呦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炼出了可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

谢晓亮: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 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

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会擦出什么火花?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 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

谢晓亮JAMA畅谈单分子生物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 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谢博士写道,单分子成像和操作的进步导致了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由于

管理”我”的基因

  在得知怀上的第二个孩子也患有先天性耳聋后,杜绍辉和妻子无奈决定流产。   夫妇二人的第一个孩子就患有先天性耳聋,为了给孩子治病,住在山东的两个人要经常跑到北京来。杜绍辉夫妇两人的听力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他们都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这意味着,他们的孩子,有25%的概率患有先天性耳聋。  他们渴望要一个

下一代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DNA双螺旋结构解析开始,人们在探究健康与疾病基因组复杂性与差异性上付出巨大努力,测序通量限制和高昂成本成为人们深入分析基因组的首要障碍,2005年推出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迅速下降,由此产生一个新名词: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

王晟: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或将成为下一个热点

  问:王晟博士您好!感谢您接受采访。贝瑞和康本次会上展示的以NextSeq CN500测序仪为核心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看起来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这套系统是否已经在临床实验室成功运行?  答:是的,贝瑞和康以NextSeq CN500基因测序仪为核心的高通量测序目前已经在全国多家大型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