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姜咏江:国家、个人与企业科研

强烈建议建立个人为主体的国家科研基金申请制度,这样才能不泯灭那些真正的原始发明创造。 科学研究在当今社会无非分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科研三种。个人科研多数都是出于研究的兴趣;企业的科研是为了市场利益;国家科研自然是为了国力强盛和富裕。 搞科研是需要消耗资金的。企业科研追求的是效益,因而对企业经营有利的科研项目才会列入项目,投入资金。个人搞科研一般情况下要自己投入资金。国家科研自然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了。 企业科研多数会搞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成熟科技方向,因而追求领先和市场需求方面的研究是它的特色。 个人科研由于出于兴趣,所以研究方向多样。 国家科研自然是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内容广泛,总体是为了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福祉。 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国家强盛的标志。因而从广义上说,企业科研和个人科研都从属于国家科研的形式,企业和个人科研成果无疑也代表着国家科技进步,因而从国家国力的层面考虑,应该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科研。尽管如此,从国......阅读全文

姜咏江:国家、个人与企业科研

  强烈建议建立个人为主体的国家科研基金申请制度,这样才能不泯灭那些真正的原始发明创造。  科学研究在当今社会无非分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科研三种。个人科研多数都是出于研究的兴趣;企业的科研是为了市场利益;国家科研自然是为了国力强盛和富裕。  搞科研是需要消耗资金的。企业科研追求的是效益,因而对企业经营

中青报:别让巨额科研经费流入个人腰包

   近日,包括李宁等院士、大学教授因陷入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与巨额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真正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还鲜有出现。与此同时,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

企业科研该怎么做

  如果从研究生开始,我已经进入科研领域23年了,论文发表了一些(数量不少,超过200多篇),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练习级别的,包括自己写的和后来的学生写的,都说不上是什么大成果。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没有一直沉迷于纯粹的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一直致力于科研和实际相结合,创业了几家公司,分别从事不同行业的

高校科研经费缘何变成个人“提款机”

中央巡视组近期对国内一名牌大学的通报中,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让高校科研腐败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到底存在哪些漏洞?为何三令五申屡禁不止?如何对此进行有效监管? 教授变成项目“老板”,苦心研究不如跑关系 “能拿到科研课题的几乎都是有关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走出深闺”

  1月26日,《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业界普遍认为,此举将推动不少拥有大量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研究机构“开门迎客”,也会加快研究机构开展开放共享实

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将向香港科研人员开放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6日在香港表示,科技部将很快把一批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信息向全社会公布,在今年年底将把相关科研设备向香港科研人员开放。  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伙伴实验室在港实施10周年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授牌仪式6日在香港科技园举行。万钢在授牌仪式上表示,科技部将把一批国

科研创新应瞄准国家需求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我国的大学储备了庞大的人才队伍,挖好这座富矿,对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意义重大。  大学是科技人才重镇

发现科研新力量:企业为何要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激发企业科研活力,提升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科技部在全国陆续建设了许多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们面向社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展开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同时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培养企业的科研人才。企业为啥要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又能给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什么益处?来看看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的

国务院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  《意见》指出,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设施与仪器的数量、价值快速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但重复购置、部

图解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如何开放共享

   1. 《意见》是怎么出台的?  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为我国科学前沿探索、战略性高新技术突破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9万台(套),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大型科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