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PM2.5之后,臭氧污染防治又成难题

今年7月以来,很多城市臭氧浓度多次超标,臭氧屡屡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 “臭氧形成机理复杂、控制难度大,发达国家至今也尚未妥善解决。”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刘友宾透露,目前,我国已将臭氧污染防治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议事日程。 臭氧是空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与周围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是强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等都有较大危害。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臭氧8小时浓度就是六大指标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说,全国各地2013年观测臭氧污染状况以来,发现最近几年臭氧污染在不断加剧。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臭氧已超过PM2.5,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宏观来看,PM2.5和臭氧、能见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说,控制臭氧,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重点。也就是说,降低臭氧浓度,就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阅读全文

评论: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臭氧污染防治

  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PM2.5污染正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臭氧污染在一些地区开始呈季节性加剧趋势,臭氧污染防治不得不提上日程。   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据监测,国庆长假前后,

防治臭氧污染 西安探寻“对症下药”

  近日,西安高新区邀请国内环境治理专家召开了相关研讨会。记者获悉,2014年底,西安已经启动了《西安市臭氧污染成因初步诊断与防治对策研究》课题,将针对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展开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西安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澍介绍,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困扰

防治臭氧污染需要“一揽子”工程

近年来,受气候条件、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全国不少地区臭氧浓度有较大幅度上升。 据生态环境部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臭氧监测结果显示: 2015年~2017年,全国338城市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分别为16.9%、22.5%、33.4%,呈逐年上升状态。2

PM2.5之后,臭氧污染防治又成难题

   今年7月以来,很多城市臭氧浓度多次超标,臭氧屡屡成为空气首要污染物。  “臭氧形成机理复杂、控制难度大,发达国家至今也尚未妥善解决。”在环境保护部举行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宣教司巡视员刘友宾透露,目前,我国已将臭氧污染防治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议事日程。  臭氧是空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

江苏将开展臭氧污染防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为扭转当前臭氧污染加重不利局面,江苏各设区市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本次行动围绕VOC(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管控,重点检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医药、家具等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施运行及厂区无组织排放情况。

出台防控指南 福建防治臭氧污染先行一步

  8月,福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全省上下正在开展的“臭氧防控”热度也很高。  率先出台臭氧防控指南,推动120个省级重点减排项目,夯实治污减排基础……福建从顶层设计着手,打出组合拳,对症下药治臭氧,让蓝天保卫战朝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  强化顶层设计 注重标本兼治  福建空气质量

上海未来五年将协同防治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寿子琪日前表示,二氧化氮和臭氧将成为上海未来5年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对象。  为此,上海环保部门将进一步严查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力争在2020年使上海PM2.5年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时在未来5年,加强对PM2.5和臭氧污染的协同控制,全面提升上海

水污染防治措施--重金属污染防治

重金属污染防治由冶金、电镀,石油化、机械制造等废水排放出重金属而引起的水质污染,是最早被人们发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多是从防治水体重金属污染开始,排放有关重金属的企业必须有处理措施。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水环境重金属浓度已基本达标,仅个别时段、局部河段还不能完全达

臭氧的污染来源

臭氧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的臭氧主要指平流层的下传。在波长小于240nm 紫外线的辐射条件下,平流层中的臭氧会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氧分子结合产生臭氧,平流层臭氧向下传输到对流层,成为对流层中臭氧的源。 人为源的臭氧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NOx、VOCs等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在晴天、紫外线

水污染防治措施--痕量有机污染物防治

痕量有机污染物防治世界发达国家正面临着这个问题。我们在解决了耗氧有机物污染之后,也会将重点转向痕量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的防治。正如前述,这些污染物浓度虽低,但有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有干扰内分泌效应,有生殖遗传毒性,有急性、慢性毒性等。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各国都花费很大代价去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