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北17.8亿年大型岩墙群可能是地幔柱成因

华北17.8亿年大型岩墙群成因模式图 华北克拉通在17.8-17.7亿年前后分布着一期大型基性岩墙群(也称太行-吕梁岩墙群或华北岩墙群),对于这期基性岩墙群的成因存在争议。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研究室彭澎副研究员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讨论(图1),得出以下认识:(1)恢复其几何学形态具有放射状岩墙群的特点;(2)提出熊耳-中条-吕梁裂谷火山岩系建造可能是其地表对应产物,是同成因产物;(3)这期岩浆作用具有分布面积大(>0.3 Mkm2),体积大(>0.3 Mkm3),作用时限短(<20 Ma),形成于陆内环境等特征,符合现代大火成岩省的定义;(4)这期岩浆作用同时形成大量基性和中酸性岩浆产物,这可能是广泛的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他的研究认为该大型基性岩墙群及相关火山,岩系具有地幔柱成因的特点,如:(1)岩浆作用发生之前地壳存在明显的......阅读全文

华北17.8亿年大型岩墙群可能是地幔柱成因

 华北17.8亿年大型岩墙群成因模式图  华北克拉通在17.8-17.7亿年前后分布着一期大型基性岩墙群(也称太行-吕梁岩墙群或华北岩墙群),对于这期基性岩墙群的成因存在争议。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研究室彭澎副研究员在总结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和成因

地质地球所华北克拉通两期古元古代基性岩墙研究获进展

  自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之交以来,广泛出露于世界各克拉通的基性岩墙群在全球陆壳生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岩石圈伸展过程中短暂的幔源岩浆活动产物,它们通常形成于地幔柱驱动的陆内裂谷环境、弧后扩张背景或造山后伸展环境。在这些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作用下,地幔源区的物质组成与热状态直接决定了基性岩墙群的几何

广州地化所在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玄武岩成因研究中获进展

  克拉通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作为地球上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克拉通具有厚度较大、密度和热流值较低的特点,因而“漂浮”于软流圈地幔之上而不易遭受破坏。华北克拉通自18亿年前形成后至中生代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然而自中生代以来其发生了大规模的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

研究提出检验华北克拉通破坏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型

  从地热学角度来看,克拉通岩石圈的稳定意味着地表热流等于对流地幔在岩石圈底部提供的热流加上岩石圈内部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太古代稳定克拉通一般具有冷的地热特征且处于热平衡状态,克拉通破坏意味着热平衡的破坏。由于目前还不存在中生代地幔柱证据,热源问题一直是质疑华北克拉通遭受热侵蚀的关键点。近年来学

翟明国院士详解华北克拉通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翟明国的研究领域——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是一门很基础、很古老的学科,是地质学“基础之基础”,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球、利用地球、保护地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翟明国致力于研究华北地区的克拉通地形,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他作了题为《克拉通

地质地球所发现橄榄岩-熔体反应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作用

  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通常具有高度难熔的特点、密度比下伏的软流圈小,因而能够长期稳定地“漂浮”在软流圈之上。然而,大陆岩石圈地幔由于受到熔体(如软流圈来源的熔体)的改造而变得饱满和“年轻”,强烈的改造作用甚至能够造成克拉通的破坏,华北克拉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大家对华北克拉通破

地质地球所发现华北克拉通19.3亿年前可能存在洋中脊俯冲

图1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早元古代晚期地质演化模式图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陆续报道或确认了超高温变质残留体(超高温变质作用指地壳岩石经历>900℃的高温变质作用),同时本区岩石大多经历了高温-中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对这次特殊变质事件构造背景的研究成为华北前寒武地质研究的热点。

地质地球所Mg同位素示踪再循环碳酸盐岩研究获进展

  地球深部碳循环已经成为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的研究证实地幔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储存的碳量超过地球所有其它储库含碳量的总和,这表明地表的大部分碳都通过俯冲带重新回到了地幔中。蚀变洋壳携带的大量碳酸盐岩并不会在俯冲脱水过程中被释放,而是被携带到地幔深部,从而

我国学者在太古宙早期深部地幔成分不均一性方面获进展

  地球早期深部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直以来是前寒武纪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但由于保留在地表的太古宙早期深部地幔来源岩浆作用记录较为稀少,目前学界对于太古宙早期地球深部地幔的热状态和成分特征的认识并不全面。尤其是对于太古宙早期地球深部地幔是否存在成分不均一性,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地质地球所研究发现中朝陆块去克拉通化的时空差异性

  克拉通(Craton)是由上部前寒武纪地壳和下部巨厚、冷的、耐熔的岩石圈地幔组成,自克拉通形成之后一般不会再有强烈的岩浆-构造活动和显著的大陆地壳的生长。然而,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朝克拉通东部中国大陆之下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在侏罗纪-早白垩世期间被新生的岩石圈地幔所代替,并伴有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