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IH设立新资助项目助年轻学者尽早独立科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0月7日宣布设立一个新资助项目——“提前独立奖”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一些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能够快速通过博士后阶段,尽快成为独立研究人员。项目为期5年,经费为6000万美元。 通常,一名博士生毕业后要通过做多年的博士后才能获得教职,从而才有资格申请高级别资助。结果,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申请到第一份R01资助的平均年龄为42岁,远高于30年前的36岁。近些年来,NIH一直在设法降低这一年龄。 这一新的资助项目将在5年的时间里每年资助10名研究人员,获资助者每年将获得25万美元。这一数额与NIH标准的R01资助相当。 ......阅读全文

斯坦福教授临终发声:别再阻挠博士后的成功之路!

  (原文以Stop blocking postdocs’ paths to success为标题,发布在2017年8月30日的《自然》评论上,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翻译成中文,《知识分子》获授权转载)  撰文 | Ben A。 Barres  Ben A。 Barres认为,在年轻研究者开始有

杨卫访谈:NSFC的口号是成为科学家之友

        2013年2月底,曾经在浙江大学主导一系列改革的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调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上任伊始,杨卫就提出“拓探索之渊,浚创新之源,延交叉之渊,遂人才之愿”的基金委职能和定位。《国家科学评论》(以

美生物医学科学家过剩问题引关注

  一项新报告的作者称,在“少说话,多行动”理念的驱动下,他们敦促对美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劳动力培训进行改革。但是这些作者对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关于如何处理青年科研人员供过于求的建议,却显现了解决该问题的棘手之处。  近年来,一份接一份的报告都在批评,生物医学领域过多的青年科研人员似乎都拥堵在

童坦君:君子坦荡厚积薄发 衰老世界探究引领

  君子坦荡厚积薄发 衰老世界探究引领  童坦君  童坦君,1934年生于浙江宁波,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同年考取本校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师从刘思职院士,从事肿瘤生物化学研究。1988年后转向细胞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建立细胞衰老评价体系,揭示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

全球270位科学家强烈吐槽,数落科研系统“七宗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千百年来,科学在蓝星上发于毫末,不断壮大,近百年更是滔滔向前,不可遏止。然而,每每问及身边做科研的朋友,却常常牢骚不断。  当下做科研,一方面真的像《霸王别姬》中师傅对蝶衣和小楼说的一样,你们碰上好时候了,信息大爆炸,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又让人想起《黄昏的清兵卫》,如

要减少研究不可重复性,就必须解决学术欺诈的诱惑

  Donald S. Kornfeld和Sandra L. Titus认为,减少研究中的不可重复性的努力必须同时解决欺骗的诱惑。  科学史表明,不可重复性并非当代的产物。大约350年前,化学家 Robert Boyle 就写过一篇关于“实验不成功性”的文章,警告读者不可尽信研究报告。“你可能会碰到

突发:著名生物学家李晓江在美被判重刑 罚款35089美元

  5月11日,美国司法部发布新闻称,在上周五宣判了著名华人生物学家、前美国埃默里大学终身教授、国家QIANREN特聘教授—李晓江一案。美方指控李晓江参与国内人才计划未如实披露个人税收,因而被判重罪,缓刑一年,罚款35089美元。美国司法部发布的新闻  起诉书称,李晓江在一年时间里(2014年9月1

Nature:科学不是商业!莫把“研究生命”做成“发财生意”

  7月26日,Nature官网发表了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Michele Pagano的撰文“Don't run biomedical science as a business”,意思是不要把生物医学研究当成生意,科学研究不在于发表多少论文,更

华裔科学家林海帆和刘钧获美NIH基金先锋奖

林海帆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基金先锋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药理研究所主任刘钧以“老药新用”的研究获NIH青睐,颁给先锋奖以及五年250万元的研究经费。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耶鲁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林海帆教授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药理研究所主任刘钧教授,近日荣获美国国立卫

王作跃:当代美国科教政策的变迁 从卫星危机到“9·11”

卫星危机 二战后,美国的科技体制更加多元化,政府、大学、工业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资助机制也随之发展,如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这些机构的发展,对促进美国科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就在美国科技快速发展时,处于冷战

科技人才“大龄化”忧思:或影响科研产出效率

  美国近4年投入到基础科研的资金,大部分资金没有分配到年轻科学家手中,而是流入到年龄更大的科学家口袋里。这并非特有现象,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有表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在30岁之前还没能有所成就,那么他就再也不会有成就了。这是为了说明,很多早期的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创造最佳年

中美学者发现治疗瘙痒的新靶点

  最近,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陈宙峰博士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弄清了“感觉神经细胞是如何协力将皮肤瘙痒信号从皮肤传给脊髓,然后将这些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的问题。他们的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阻止瘙痒。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9日的《Science Signaling》杂志。武汉大学人民医

青年科学家的苦恼

  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来说,生活并不容易。他们必须忍受不确定的未来,去竞争科研经费,还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做好为工作频繁搬家的准备。  科学家们在本文里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挫折、挣扎、挑战,当然还有快乐。  2018年,美国联邦预算定稿时,詹妮弗·哈丁(Jennifer H

李灵军:CASMS 薪火相传 让华人在国际质谱舞台上更闪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 ASMS举办期间,北美华人质谱学会(CASMS)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尤其是首次成功承办了第6届世界华人质谱会。为使大家更多地了解CASMS的工作特点,以及为每位质谱工作者提供的帮助,我们采访了现任CASMS会长李灵军

重大突破: 我国科学家揭示HIV感染人体的机制

  近日,美国《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美国 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CCR5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据此解释了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药物马拉维若是如何作用于该受体分子进而阻断病

于军: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精准医学

  基因产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精准医学不仅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作为精准医学的“排头兵”,基因组学也被纳入“十三五”百大项目名单,要“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对著名基因组学专家、中国基因组学奠基人于军教授来说,基因组学引领的技术应用得到如此重视,既让他感到欣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