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窟文物防治水患保护研究获重大成果

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共同完成的“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课题取得重大成果。研制成功的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为世界首创,通过揭示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规律,找到了减少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方法,填补了国际石窟凝结水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该项成果近日获得第三届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 目前,该项成果已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高句丽壁画墓等的凝结水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 ......阅读全文

我国石窟文物防治水患保护研究获重大成果

  由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共同完成的“云冈石窟凝结水监测研究”课题取得重大成果。研制成功的岩石表面凝结水水量测量装置为世界首创,通过揭示云冈石窟洞窟内部凝结水形成机理和规律,找到了减少石窟表面凝结水形成的方法,填补了国际石窟凝结水研究领域的学术空白。该项成果近日获得第三届全

敦煌数字化工程:让莫高窟神韵永存

图为技术人员在对壁画进行拍摄。  不容回避的难题,让守候稀世珍宝敦煌莫高窟50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忧心不已: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的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破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

全链条布局文物科技创新,为文物穿上科技“铠甲”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次,文物领域发展规划首次升级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而且,“科技创新”一词首次直接写入了规划题目。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规划》设置了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提出了

太空中有了一颗“樊锦诗星”

   7月10日,“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在敦煌研究院举行。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的公报显示,樊锦诗为中国石窟考古与保护

洛阳遭遇50年一遇暴雨-龙门石窟暂时关闭

  本文导读:中国“九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近期遭遇50年一遇的强降雨,据初步统计,目前洪灾已造成该市4个县市、区37人死亡,19人下落不明。当地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已被迫关闭,暂停向中外游客开放,包括夜游项目。  栾川县栗树沟村,消防官兵抢救被

高光谱成像技术助力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2020年8月11日,易科泰SpectrAPP光谱成像应用创新项目技术人员,携高光谱成像设备前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文物保护及考古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交流和现场演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于1935年,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机构,承担完成

国家最高检等联合印发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

   7月4日电,近日,国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 该办法的出台,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

中科院与国家文物局签署科技战略合作协议

  5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文物局在北京签署了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中科院与国家文物局科技战略合

国家文物局核查称故宫文物受损系操作失误所致

  就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损坏情况这一严重事件,国家文物局昨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发出通报。通报表示:此次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单位,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依法管理,落实相关责任。国家文

时评:文物修复技术理应“加速”

   近日,位于辽宁绥中、有着“最美野长城”之称的小河口长城,被网友曝光称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大段宏伟的长城变成了硬化路面,与原来的地面材料、地面工艺都不一样,失去了长城原有的面貌。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局局长丁辉称,修缮的目的是为了抢修保护,但确实修得不好看。国家文物局介入调查后确认

文物鉴定:眼力敌不过仪器?

  近日,南宋官窑博物馆国宝级文物“长沙窑大执壶”被疑为赝品。而据有关报道,捐赠者丁仰振透露,他手里有一个与该壶差不多,品相更好的“壶王”。几年前,他曾在北京的一家鉴定机构为“壶王”做过科技鉴定,结论认为该藏品应为距今一二百年内的作品。    对于这个结果,丁不相信,也没有将此结论告诉杭州南宋官窑博

昆明新添文物荧光检测所

  日前,“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投入运行了,昆明新添一所以高科技荧光检测仪进行疑似文物甄别的专业机构,将为云南省市民间群众性收藏活动提供长期服务。  由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昆明高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中华疑似文物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近日在昆明西苑路正式开

免费观看,中国多家线上博物馆开放

这两天世超在上网冲浪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开放了 “ 中华古籍资源库 ”,里面收录了整整 10 万部的孤本古籍,并且免费向所有人开放!这事情要是放在古代,10 万部的古籍免费开放,这不能让一整个江湖沸腾,总之世超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还是非常激动的。并且在这10万部的古籍里还混入了一些奇怪的

甘肃科技创新引领敦煌文化薪火相传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视察时指示,要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多年来,敦煌研究院科技人肩负延续敦煌文明文化的重大使命,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和科技创新实践,利用敦煌莫高窟丰富的壁画资源优势,集

文物出土移动实验室亮相

  古代墓葬中的文物在被发掘出土后会迅速氧化,特别是一些丝织品转眼就会变成“灰絮状”,甚至化为乌有。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有关部门研制出了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12月14日上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上,由敦煌研究院

科技,让博物馆有张现代的脸

兵马俑、端门数字展。资料图片 手机屏幕上出现“穿越回1650年前……”的字样,随即伴随着悠远的琵琶声与鸣沙声,敦煌的故事开始讲述:“人们远道来此,开凿洞窟,供养诸佛,以求智慧指引。今天千年敦煌寻找数字供养人,以期和时间赛跑,留住满壁风华。” 故事停留在莫高窟标志九层楼,出现智慧锦

文物保护能否借道环境公益诉讼?

淮安不可移动文物环境公益诉讼获受理图为江苏省淮安市义顺巷古民居遭到拆迁。 资料图片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晓星  编者按  为打造一个仿古街区商业项目,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政府拆除了已存在上百年的多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古老民居。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就此提起了环境公益诉讼。

古代羊毛文物分析检测取得突破进展

  古代纺织品以麻纤维、棉纤维、蚕丝、羊毛为原料,经过加工成纱线后编织而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天然有机物容易受到外界光、热、氧气、水分、微生物等作用的影响而发生老化降解,致使肉眼无法鉴别,常规的检测手段在分析污染和降解严重的样品时也变得无能为力,无法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文物考古信息。  针对上述难

西南首家无损文物检测中心落户重庆

工作人员用仪器检测陶瓷古董  20分钟即可为您的宝贝验明真身,断定年代。12月24日,西南首家无损文物检测中心――重庆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检测中心正式落户北部新区,该中心由中国重庆硅酸盐研究所主办,重庆市收藏协会协办。  该中心采用全球最大真空仓室能量色散X光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陶瓷、贵

激光技术为馆藏文物“增寿”

  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两朝皇宫,无数的奇珍异宝汇聚其中,很多馆藏文物都历经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沧桑,对于文物的保养修复似乎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近日, “中国-希腊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在故宫启动并举行揭牌仪式。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中国、希腊同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物收藏与研究保

全球变暖-融雪中发现文物随之增加

  雪块里发现的毛衣保存完整   随着近年全球变暖加剧,寒冷地区的冰雪每年夏天都在持续消融,而因为冰雪融化发现的文物也随之增加。每年在融雪中发现的文物多达数百件,越来越受到考古学界的重视。为了研究这些文物并发掘更多类似物件,挪威的考古学家已经和别国的一些专家组成“雪块考古”共同研究小组。   2

立体显微镜的文物修复应用介绍

鉴定和处理颜料涂层;大样品上的颜料残留物分析和鉴定,区分轻微的结构偏差和真实的色彩。故障排除

文物鉴定混乱局面堪忧:“科学”还是“忽悠”

  一件在收藏品市场上以不到500元价格出售的瓷器,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鉴定机构经仪器分析检测后认定为“西晋真品”。而这家鉴定机构从2009年以来已经鉴定出三四千件“真品”。“科学检测”居然“鉴假成真”  杭州市民邱先生涉足瓷器收藏一年有余,最近却和藏友们起了争议。他慕名找到了当地一家可为文

鉴定文物为何不使用碳元素检测?

1. 就单纯的器物而言,碳素测年一般适用于有机质和铁器,使用AMS法需要提取5-10mg的样品,而铁器不能是煤炼铁。2. 碳素测年得出的是生物体停止碳交换的年代,而不是器物的制作年代,比如现代人使用古代木材制作的器物,以及古代人用更古代的木材制作的器物。所以没有明确考古背景的样品就不要测试了....

LIBS元素分析方法在文物领域的应用

一、LIBS技术及其优势LIBS(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即激光诱导击穿元素光谱分析技术。其原理为:将激光脉冲在样品表面(固体、液体)或者内部(气体、液体)聚成一点,将极少量样品烧蚀生成发光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LIP)。检测LIP光辐射并进行光谱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在西工大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65.shtm近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文保装备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大会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指导。中国文物

引入石墨烯量子点,让古墓壁画更“长寿”

   价值连城的古代馆藏壁画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损坏。而由于具有极好的兼容性,无机纳米材料(如纳米氢氧化钙)作为一种前景良好的壁画保护材料受到广泛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其合成方法仍然成本高,操作复杂,而且通常使用有机溶剂。  西北工业大学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教授魏秉庆团队近日在《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论文称

这个困扰科学家近20年的难题,被石墨烯破解了

提起文物保护,不少人都认为这是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特长。  但是,在西北工业大学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却有一群热心于壁画保护的材料科学家,他们专攻“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团队学生在模拟壁画上尝试新材料。李炫华老师(中)带领学生观察新材料。  那么

纳米材料用于壁画保护:我靠科学修文物

  ▲团队学生在模拟壁画上尝试新材料。  李炫华老师(中)带领学生观察新材料。  提起文物保护,不少人都认为这是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特长。但是,在西北工业大学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却有一群热心于壁画保护的材料科学家,他们专攻“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研究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成绩优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94.shtm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敦煌文化守望者志愿服务项目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于2022年5月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