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杂志预测2011年科研热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对今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2011年,LHC第一个真正有趣的结果即将出炉,相差悬殊的是,这些结果与用LHC的两个大型探测器ATLAS和CMS搜索希格斯玻色子或超对称粒子的工作将会毫无关系。更确切地说,期望一个叫做LHCb的较小探测器产生结果,这个探测器将详细研究人们熟悉的B介子,目的在于探测被称为CP破坏的物质与反物质之间轻微的不对称性。普通B介子中的CP破坏似乎符合物理学家的标准理论。但是在今年,位于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报告发现了一些迹象,在一个叫做Bs介子的亚种里有可能含有额外的CP破坏——这是即将发现一种新粒子的可能预兆。LHCb以极快的速度收集数据,应当能迅速测试这些说法。 适应基因 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正在忙着利用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阅读全文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孙兵:“万能”流感疫苗还在路上

孙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分子病毒实验室组长  前些天的《新闻联播》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万能’流感疫苗,适用于预防所有已知流感病毒感染。”这种疫苗真的“万能”吗?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对流感这个缠斗了百年的敌人已

2012年世界各国生物技术发展回顾

  美国   遗传学研究精彩纷呈;细胞学研究成果丰硕;药理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与治疗获得突破性进展;肿瘤学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出一种绘制DNA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制造出一个能折叠成

多篇文章夯实基础 HIV疫苗成功开发指日可待!

  如今,HIV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具杀伤性的疾病,2015年全球有3670万人感染该病毒,其中有180万是儿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探索HIV疫苗的开发,而一旦接种,终生免疫,这是成千上万名从事HIV研究的科学家们HIV疫苗研究的最终目标。  如今西安大略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新型HI

开放获取与付费墙的拉锯之战:谁来为传播知识买单?

  一场因“开放获取”引发的“学术战争”已经爆发。  过去两年,由700家德国学术机构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先后向国际学术出版商存续了上百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发起冲击。  “开放获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又译作开放存取),意味着研究文献免

大咖云集 2019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演讲嘉宾详细介绍出炉

  将于2019年3月27日-28日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与第十七届CISILE科仪展同期举办!  将有哪些业内大咖出席会议?  议题有哪些?日程怎么安排?  企业的参与情况如何?  本文带给你最全最新的大会资讯演讲嘉宾介绍魏复盛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复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简阳,环

大咖云集 2019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演讲嘉宾详细介绍出炉

  将于2019年3月27日-28日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与第十七届CISILE科仪展同期举办!  将有哪些业内大咖出席会议?  议题有哪些?日程怎么安排?  企业的参与情况如何?  本文带给你最全最新的大会资讯演讲嘉宾介绍魏复盛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复盛,1938年1月19日出生于成都简阳,环

2016CMSS中国质谱学会质谱网络研讨会 大咖抢先看第二弹

  为进一步加强国内外质谱界学术交流,并采用更新颖的互联网形式组织交流活动,将质谱新技术和研究应用拓展和普及到更多的人,共同提高我国质谱研究及应用水平,中国质谱学会将在2016年11月1日-4日,组织“2016 CMSS中国质谱学会质谱网络研讨会”。会议邀请30位质谱大咖与您在线对话,报告内容涵盖质

创新药物研发时代的来临,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势不可挡

  一、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发展特征  1、研发产业投入大且周期长  生物医药研发产业与其他产业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贵的研发费用及研制时间,研发新药的耗时非常长,从开始研发到产品最终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从单一新药角度来看,一种新药从最初研发到最终研发成功,平均需耗费约9亿美元左右。即便一个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畅谈前沿工程科技

   从飞机噪音控制到削减风致灾害,从智能材料到大数据存储,从肿瘤治疗到厕所革命……5月30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全院学术报告会上,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6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与在场院士分享、交流了一系列工程科技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安道琳  从低噪音飞机到噪音控制  提

艾滋病疫苗研究重燃希望 华人科学家居功至伟

  据美国《侨报》报道,最新一期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两份报告:美国科学家从艾滋病毒感染者血中分离出两个自然产生的能够中和约9成已知艾滋病毒(HIV)毒株的强力抗体。这项新发现对改良艾滋病疫苗设计和其它病毒性传染疾病的抗体治疗是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在国际艾滋病大会举行之际,这项发现振奋人心,因

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为指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瞄准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

等离子体所在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王祥科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在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的化学形态分析和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准确预测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和生态污染效应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环境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

大爆发!中国学者同时发6篇Nature

  最近几年,随着国内科研水平的提高,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进步显著,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包括著名的Nature、Science、Cell等学术期刊。  2019年开年,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三大期刊发文表现依然优异。2月28日(今

税光厚:为什么要做脂质组学研究?

“精准分析”我们的成功故事系列  ——写在前面的话  “精准分析•量化释能”——我们的成功故事系列栏目,是SCIEX帮助科学家们分享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的科普平台。我们期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学和“质谱”的力量,”让质谱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始终是SCIEX最美好的愿景。SCIEX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

生物谷专访——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徐讯院长

  编者按: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 生物样本库(Biobank)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石。生物样本库的重点在于生物样本的采集、存储、管理、全流程质控等管理。建立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对于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开拓新的诊治手段,优化医药研发的资源配置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具

H7N9风险研究:灵药还是祸根?

  这次我们想让公众理解我们想做的事、为何我们需要做,以及我们如何安全地做。   批评者认为,功能获得研究不可能预测H7N9或其他病毒是否将变成流行性病毒。   流感专家希望也能给自己接种疫苗,以防止另一场大争论的爆发。在近日发表于《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一篇通讯文章中,22位研究人员主张启动

诱惑与困惑:“影响因子游戏”该如何继续?

  伴随着科研竞争的日益激烈,如果你正在获取tenure职位、获得基金、评上国家奖或是当选院士的道路上,那么你的一篇最新得意之作发表在哪家期刊比较好呢?论文发表后能否得到较大的认同度和传播率呢?如果你面临着科研选题,哪些期刊的研究情报才是最值得信赖的研究动态呢?一个可供你参考的答案那就是“期刊引证报

2016年最受全球媒体关注的100篇论文

  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Altmetric统计了过去一年中发布的270万篇学术论文,整理并公布了2016年的论文Altmetric指数百强榜单,列出了那些在社会公共领域引起最强烈关注或讨论的科学研究。其中有第一篇由美国现任总统发表的医保评估报告,有引力波与比邻星B这样的重大天文学发现,有最早的生

邵峰:坚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邵峰简介▶▶▶  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  邵峰实验

最年轻的院士邵峰:成功的原因就是不要跟风

  邵峰简介   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   邵峰实验室主要致力于研究病原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五年

王晓东(右三)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在国内科研领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一个独特也是孤独的存在。它的“诞生”有点儿石破天惊的意味,它被赋予的意义和承受的压力也同样具有先行者的分量。   不像一般的研究院所有所谓的行政级别和编制,它更多的是像学人治所的形式,以及科学研究上的极大自由

印度议会痛批美宫颈癌疫苗项目存在缺陷

印度两万多名少女参与了宫颈癌疫苗试验。图片来源:PIYAL ADHIKARY/EPA/CORBIS  那些希望在印度进行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又将面临一场风暴。  近日,印度议会的一个小组严厉批评了美国一家非营利机构及其印度合作伙伴。该小组声称它们在一种预防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还看今朝

张新荣教授谈BCEIA2019科学仪器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金秋十月,BCEIA 2019将在京举办首届“科学仪器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数位科学仪器企业巨头公司CEO、高管,将聚焦企业融资、并购、重组、转型、研发及战略发展等热点,向参会观众们分享经验、共同探讨,为中国分析测试仪器行业提

2017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尽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但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基因测试新技术  新概念造影剂“纳米MRI灯”  巴西转基因大豆  记录DNA数据  具隐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拟效果图)  耐水性超薄太阳能电池  美 国  基因编辑技术火热 干细胞研究获突破  美科学家开展了该国首个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

转基因疑云背后:孟山都公关政府角力国家战略

   转基因技术和中国粮食安全与主权的话题在历经一年的争论热议,以及多轮政府决策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消费者的互动之后,岁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

2013年分析测试行业精彩回顾

——记录行业的点点滴滴 【导语】光阴似水,岁月如梭,2013年已悄然离去;回望2013年,有欣喜、有荣耀、有失落、有彷徨。“雾霾”“镉大米”“转基因食品”“单独二孩”“土豪”“中国大妈”“嫦娥三号”“比特币”“斯诺登”“房姐”等被评为十大网络热词。还有更多热点事件,中国新领导班子

姚建年院士:中国化学给世界带来诸多惊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与国内各行各业一样,我国的化学科学研究获得了全方位发展,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无论在基础、应用基础研究还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