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欧洲暴雪:更强的气候变化信号

如今,人们已经对冬季出现特大暴雪习以为常,就好像新年前夜喝香槟酒那样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也因为今冬的大雪而越发活跃起来。然而虽然人们很难将大雪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但这并不能抹杀气候变化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已经几乎可以确认为历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而2001到2010的这十年,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冬季出现的特大暴雪很可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 一种理论认为,北极变暖将最终导致北部中纬度地区的冬天越来越冷,例如英国目前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冷的一个十二月。数据显示,北极仍在不断变暖之中,该地区2010年的气温比正常值高出5.4至7.2华氏度(3-4摄氏度)。气温的升高导致北极的冰盖面积不断缩小。2010年9月,北极海冰的最小面积比历史平均值减小了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成......阅读全文

罗勇:极端天气或将更频繁

华西都市报专访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  从去年冬天的西北暴雪,到延续数月的西南大旱,再到目前长江流域因强降雨形成的洪涝灾害,最近大半年来,极端恶劣天气“变着戏法”轮番袭来。这样的极端天气今后还会出现吗?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昨日,受四川省人大的邀请,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

制约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瓶颈在哪里?

  图①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大平台。  图② 华山气象站观测员于进江进行气象数据观测。  图③ 四川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正在考察气象观测员运用自动化设备的能力。  图④ 用于进行数值模式计算的大型计算机。  图⑤ 陕西三原县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天气预报的各种操作平台。  人们对天气现象的研究已经有

测地所以GRACE重力卫星监测北美北欧水储量变化获进展

  2002年欧美发射的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卫星在探测陆地水储量变化、冰雪消融取得极大的成功,但是探测北美、北欧和南极地区的现今质量变化趋势却遭遇严重的挑战。在末次冰期这些地区发育了巨厚的冰盖,2万年以来由于古冰盖的消融,导致现今地壳回弹、地幔物质回流。这种冰川均衡调整引

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在科学争论中推进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是南京市区道路上拥堵的机动车。“低碳”成为2010中国科博会的主题  气候是不是真的在持续变暖?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到底哪个大?气候变暖对人类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利用气候模式预测未来气候的可信度有多大……  这些有关气候变

欧洲遭遇极端罕见高温 或是气候变化清晰信号

  最近一周,欧洲多国遭遇罕见极端高温天气,让正在度假的欧洲人和来欧洲的外国游客有些措手不及。气候专家认为,一次极端高温还不能作为全球变暖的证据,但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确实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清晰信号。   8月17日至20日是欧洲感到最难熬的几天。从西欧的法国和德国,南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到中欧的

人工干旱环境气候室的设计和作用

我国旱作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52.5%, 如何抵御干旱是我国旱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改善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农业与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项目中,以土壤—植被—大气界面水分传输、植物和植被群落 水分的水分生理生态、植被恢复与干旱环境的关系等始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及不可重显性限制了研

奥拉斯·丁克宁:减排重在加速推广现有低碳技术

  “若全球一起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案,不仅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减排,还可以抵消所付出的高成本,使收益大于投入成本,实现净收益。”1月下旬,欧洲智库芬兰创新基金(SITRA)高级顾问奥拉斯·丁克宁在北京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此言的理论依据源自其参与做主编的、由SITRA牵头,与中国人民

气候变暖致灾难后果:中国沿海成“泽国”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期刊最新报告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晚到2050年,北极圈一直到北极地区,树木覆盖率将增长52%。不仅如此,北极冰盖融化还带来欧洲、北美地区的极寒天气以及北极熊的“自相残杀”。   远在北极5000公里开外的中国未能“逃脱干系”,除冰川融化产生新航道带

气候变暖致灾难后果:中国沿海成“泽国”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期刊最新报告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晚到2050年,北极圈一直到北极地区,树木覆盖率将增长52%。不仅如此,北极冰盖融化还带来欧洲、北美地区的极寒天气以及北极熊的“自相残杀”。  远在北极5000公里开外的中国未能“逃脱干系”,除冰川融化产生新航道带来机

草原用科技应对气候变化 气象站里给草“体检”

  去年11月开始,正蓝旗气象局还向当地居住在通讯、交通不好地区的牧民发放了40个具有气象预警功能的收音机。这种收音机不仅能够收到所有正常的调频节目,还能在当地气象局发布紧急气象预警信息时,第一时间收到。原理是在发布预警信息前,当地电台先发射一组激活信号。如果牧民外出错过预警广播的发布,回来后按一下

Nature杂志11月17日精选文章一览

  【1】封面故事: 大麻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doi | 10.1038/nature20153  大麻合法化已成为美国的一大热议话题,据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在欧洲寻求专业毒瘾治疗的人群中,大麻已取代海洛因成为这一人群最常用的非法药物。但是,关于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中的神经活性物质)如何影响神经网

浙江大学发表7篇CNS,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取进展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类材料,其中包含五个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们非常规的成分和化学结构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机械性能组合。这类合金的合理设计取决于对几乎无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气候与环境

11月27日上午,正在访华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实录: 尊敬的部长先生,尊敬的校长先生,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对象征中国未来的各位发表讲话。你们能够求学于清华大学这所培育了许多伟大科学家和知名学者的高等学府,这真是莫大的幸运和荣

海洋变暖持续加速?过去是,未来更是

(上图)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变化:过去的变化和未来预估。右侧样条为2081-2100年预估值。(下图)新的海洋热含量估计(蓝色)比IPCC-AR5中的五个估计(灰色)显示出更强的同期海洋变暖速率。气候模型的同期模拟结果(黄绿色)和新的观测估计一致。  海洋变暖是全球变暖的一个核心和基本指标。

《欧洲气候法》草案未解“气候难题”

  日前,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布了《欧洲气候法》草案,这将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法律。冯德莱恩表示,这个草案是本届欧委会“欧洲绿色协议”各项政策的核心,展现了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决心。可是,来自欧盟各国的环保人士代表当天在欧洲议会作证时却尖锐地批评说:“这个

德班大会:两大核心难题期待解决

  联合国气候大会定于今天至12月9日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举行。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到期之际,要不要通过谈判签署第二承诺期?世界各国要不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实行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南非德班气候大会的突出议题,也是衡量这次

丁一汇:全球变暖未停止 节能减排齐出力

  天气转凉,寒意来袭,“菲特”与“丹娜丝”带来的狂风暴雨仍笼罩江浙地区,太平洋上新的热带气旋正蠢蠢欲动。不少网友发问,今年频现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吗?   对普通民众来说,这既是疑问,也是担忧。其实在学术界,气候专家也在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诸多问题。   “目前我们遇到了非常极端的天气,

自然子刊综览

  《自然—气候变化》   洪灾未来将导致欧洲财政损失加大   在未来几十年里,欧洲因为洪灾导致的年均财政损失有可能将继续显著扩大,这是《自然—气候变化》上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   大型洪灾诸如2012年6月影响了欧洲多个国家的那批洪水灾害和当下正在影响英国南部部分地区的洪水等,都预计将在气候

全球变暖: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欧亚近期出现的极寒天气成了世界关注焦点。   2月12日,掀开了又一轮寒潮的序幕。据捷克捷通社报道,当天有23人在寒流中冻死街头。媒体称,13日,欧亚气温还要再次下行。与此相应,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全球变暖”之说提出质疑,认为没有必要为抑制全球变暖而大动干戈,而且持这种观点的

科学家解析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影响

  针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作出的让该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决定,《自然》杂志汇集了全球研究人员的反应。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前局长、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生态学家Jane Lubchenco:  总统特朗普决定从《巴黎协定》中退出,表现出对大多数美国人和商界领袖愿望的全然漠视以及对人民健康、

二月北方缘何频频降雪

  14日,北方雪花飘飘,南方阴雨连绵,全国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雨雪天气。  “十天之内,北京下了三场雪,终于把2018年没见到雪的遗憾给补上了。”有网友在朋友圈感慨。2月,北方地区频繁降雪的原因是什么,与欧洲、美国近期接二连三出现的暴雪天气有无关联?  两次降雪冷空气和水汽来源不同  自13日2

全球变暖 海洋“灾难”

来自格陵兰岛的融水,就像东海岸的这座冰山,曾经扰乱了大西洋的“传送带”。图片来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

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中欧共探未来之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碳排放量也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中国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作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中国越来越担心能源安全、能效和竞争力的问题。  2012年1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逐步建立国内碳排

GWAS发现控制人类容貌的基因

  最近,伦敦大学学院(UCL)带领的一项研究,确定了控制人类鼻子形状的基因。  有4个基因主要影响鼻子的宽度和鼻尖,在不同人群中这些特征有所差异。这一新的信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人脸是如何进化的,并可能有助于法医DNA技术,根据个体的基因组成来构建视觉形象。  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9日的《Natur

抗菌药整治风暴+提价预期 谁将受益?

  编者按:  9月开始,我国将进行严厉的抗菌药整治“风暴”,下猛药整顿滥用抗菌药。对此,申银万国研究所董事总经理认为,抗菌药的使用量和采购量的齐降势必会影响整个抗菌素产业链,抗菌药行业即将进入严冬。而一家抗菌药原料药企业的销售老总则者表示,因为企业在行业中拥有垄断优势,因此不排除后期将采用提价的手

皮质醇测定分析前的影响因素

皮质醇是由机体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神 经 轴 系HPA 的调节控制,下分泌 受到生物节律性 体液性及神经的调控, 尽管当前大多实验室运用全自动生化仪器已能较为准确地测定出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 但由于检测的标本在进入实验室前的所有工作环节是不受检验科所监控, 标本的采集质量, 检验人员是无从得

全球变暖并非所有地方同步变暖 寒冬与变暖有关

  去年岁末以来,北半球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多国最低气温不断刷新纪录,因严寒死亡的人数亦不断攀升。严寒的天气,进一步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疑问。   然而从理论上讲,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气温总是偏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增高趋势,但这并不意味今年比去年高、去年

干旱、洪灾、频繁来袭 “极端天气时代”来临

  在持续几个月的干旱之后,中国的东南部最近又遭遇洪涝灾害;而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的中西部在本月初则有200多个地方创造了高温纪录;一个多月前,美国南部连遭龙卷风袭击;与此同时,英国在经历了三百年来最冷的冬天之后,又迎来百年来最暖和的春天,斯诺顿市更是有了一场六月雪……凡此种种似乎都在告诉人们,“极端

夏军:水是生命之源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水利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水利事业,凸显了党和政府对水利事业的高度关注。这是水利事业的发展机遇,也是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本报特约请水利、农业、政策领域的有关学者解读文件,提出建议,以科学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天刊登第一篇。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