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医生论文扎堆涉造假谁之过引争议

中国多家医院医生的论文被英国出版商撤销一事在中国医疗界引发的震动仍未平息。一位涉事的医生回应了财新传媒,解释了发文的经过,并对中国的医生评价制度表达了困惑。但也有医生认为就算制度有问题,也不能造假。 据《华盛顿邮报》3月27日消息,英国一家大型医疗科学学术文献出版商BioMed Central因同行评审涉嫌造假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作者,BioMed Central披露了其中38篇文章的来源。 BioMed Central总部设于英国,共发行277种同行评议期刊。在撤回稿件时,该集团强调是因为“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当影响和危害”。 此次41篇被撤的中国文章均含有高技术含量标题,涉及38家中国知名医院。名单包括:北京安贞医院、上海胸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解放军452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空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湘雅二医院等。 人们认为此事揭示了中国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财新记者联系了十多位......阅读全文

医生搞科研:让医生成为论文的主人

  ●医生评价制度不合理,不能成为论文造假的理由。医学论文造假比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更可怕,后者只是图财,前者可能害命  ●医生有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医匠”,第二个境界是“医帅”。科研是一名医生从“医匠”迈向“医帅”的基石  最近,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格林·自然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撤销107篇中国作

中国临床医生之惑:重临床,还是重科研?

  选择重临床,还是重科研?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临床与科研本来可以是水到渠成、互相依赖的两项工作,如今却成为现实中我们很多临床医学生以及医生必须做出的选择。   长久以来,重科研、轻临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的一种恶性趋势。因此出现很多怪现状:医院里没有下过一天临床的临床医学博士和副主任医师比比皆是;很

中国百余篇国际论文被撤真相调查

  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

中国百余篇论文国外遭撤销,不少海归被曝当“枪手”

   国际科技论文被视为一国科研实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

中国临床医生之惑:重临床还是重科研

  长久以来,重科研、轻临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界的一种恶性趋势。因此出现很多怪现状:医院里没有下过一天临床的临床医学博士和副主任医师比比皆是;很多有着丰富临床经验,但是不擅长跑课题、发SCI论文的医生,却难以得到体制内的认可。临床医生培养和晋升机制的改革,成为各界呼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一道难解

BMC撤回造假论文续:川医院作者称系“误伤”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撤回(Retraction)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为中国作者。这家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指称,撤回缘由是“相关文章的学术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  当消息传回国内,“论文造假”“学术不端”的指摘迎面而来,这41篇文章的第

“脏”论文问责或成悬案:无奈的评价体系

  2015年,多起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事件,让中国学术圈陷入了又一轮深刻的省思之中。  不久前,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计委、中科院、工程院、基金委共同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五不准”包括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准

同行评议:临床医学为何成“重灾区”

  近日,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周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报告存在造假问题。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学者,除1篇是化学领域的研究外,其余63篇均来自医学生物学领域,特别是临床医学领域。  今年3月底,英国BMC(生物医学中心)出版社撤回43篇论文,同样以中国科学家论文为主,且

107篇论文被撤 双方都在反思

  4月21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该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论文。此次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撤稿原因是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  “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针对撤稿事件,施普林格·

41篇中国医界学术论文涉嫌伪造同行评审被撤

  近日,美国知名学术出版机构BioMedCentral(简称BMC)撤销了43篇伪造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其中41篇出自中国作者之手,作者单位涉及38家国内知名医科院校及三甲医院。  同行评审被伪造  BMC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出版机构,总部位于美国,拥有277家同行评审期刊。该出版机

Nature撤稿旗下三篇中国论文,医科缘何成为重灾区?

  医学论文成撤稿重灾区  2015年12月18日,Nature出版集团宣布撤稿三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据称,调查显示这些文章的同行评审过程被人为操控,存在猫腻。在一份公开发布的声明中,Nature出版集团学术期刊编辑主任David Bull 暗示这些论文审稿人的电子邮箱是假的,审稿报告被人伪造: 

委员热议学术不端:管得了作者 治不了造假公司

   “我们去找公安局,公安局管不了,去找工商管理总局,总局表示我们目前没有法规规定论文服务中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林惠民谈起论文造假的产业链十分无奈。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中国论文遭撤稿事件,林惠民坦言,科协、基金委都进行了调查,并对当事科研人员进行了处理。对科研

刘虎威:为中国创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分析化学期刊而努力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英国《自然》杂志2018年1月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发表科学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数量最多后,中国科学界更加提倡提高论文质量;其次值得反思的是:这些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外的SCI期刊上。为何我国每年要投入近20亿给国外的出版机构和论文产业链?最终的答案无疑是:我国要发展自己的学术期刊

中国科协发布《“五不”行为守则》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2015年3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简称BMC)宣布撤销旗下12种期刊43篇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的论文,撤稿主要原因是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了虚假同行评审服务,撤稿事件引起强烈反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

评论:斩断“论文产业链”,不妨使出三板斧

   近日,中国学者被大规模撤稿事件有了新进展。集中撤销107篇中国作者论文的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今年7月起将不再被SCI收录。至此,撤稿事件的两大“主角”都被处理,事件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  然而,中国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之事近年来并非罕见。仅2015年,便有三个国际出版集团撤销了100余篇中国

学术不端为何难处理:制度衔接仍存在盲点

   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据统计,这些论文涉及77家单位,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高校和医疗机构。撤稿事件既反映了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中国医院或集体沦陷!Bik:412篇论文来自一家“论文工厂”

  近日,Elisabeth Bik博士再次曝出惊人消息,她和她的一群志愿者团队发现:  至少有412篇(还在持续增加)来自中国医院的论文可能出自同一个“论文工厂”!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的几十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就有数十家。  其中涉及部分三甲医院: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 101篇  吉林

意干细胞疗法之争:一场反对伪科学的战争

  我们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个人代价。过去18个月就像在坐云霄飞车,在希望、失望、胜利和愤怒中徘徊。我们花费了无数时间彼此交流和说服政客。2013年11月,患者拥护Stamina基金会疗法  科学家能在与志同道合的伙伴长时间工作中获得最大满足,但有时他们也会担起其他的职责,即使那意味着错过拨款截止

集中撤稿事件:内外兼修 让学术生态回归自然

   对购买论文、论文内容造假、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和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取消1—7年承担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和晋升职务职称资格;对于参与多篇论文造假等情节严重的,永久取消其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等资格……  就在上周,107篇中国论文被《肿瘤生物学》撤回事件有

五部门通报“集中撤稿”事件查处最新进展

  4月20日,一场撤稿风波搅动着整个学术界。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表声明,宣布撤回旗下《肿瘤生物学》期刊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  107篇论文,涉及521名作者,这是涉及中国学者人数最多的一次集体撤稿,也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声讨“学

瑞德西韦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存疑?真相是……

  当全世界屏息等待新冠肺炎(COVID-19)的治疗药物时,吉利德科学的潜在候选的抗病毒药物remdesivir(瑞德西韦)无疑聚焦了最多目光。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初步的数据,显示了该抗病毒药物的功效,但专家也存在一些针对该药安全性的潜在担忧。  不过,近日Motley Fool网站发布医疗卫生分析者

用“包工队”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科研,走得通?

  7月31日,科技部正式公布19号令《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该规定首次明确了一系列有关科学技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类型和处理措施,适用的违规主体从以往各类文件中的以科研人员为主扩展到了科技活动各环节的参与主体。  19号令还对各类违规主体的各种违规行为

新冠病毒“备受争议”的神秘来源

  随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的威胁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也对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来源投下更多关注的目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比对、跨物种感染研究以及关键的“中间宿主”等领域,对新冠病毒来源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与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刻而全新的视角。  一、华

这一年,人工智能在争议中前行

   2018年,人工智能告别喧闹,投融资市场渐趋冷静,底层技术研发持续推进,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人工智能全方位改变着生活的样貌。  近日,由斯坦福大学主导、来自MIT、OpenAI、哈佛、麦肯锡等机构的多位专家教授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年度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美国依然是当仁不

记者暗访揭开“脏”论文操作暗箱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增长。然而,国外期刊撤稿事件频发,也将矛头直指国内第三方机构提供种种论文服务的灰色产业链。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学术论文润色、代投、代写等服务涉及怎样的灰色产业链?如何规范管理?如何让学术界远离“脏”论文的侵蚀?本报就此推出系列调查报道。  20

盘点:新冠与中国科学的2020

学界十大热议事件  01 P3实验室怎么建,才能最大发挥其作用?  生物安全三级和四级(P3、P4)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保护实验人员免受感染、防止病原体泄露。在新冠病毒这样的新兴烈性传染病毒肆虐时,病毒机理研究、疫苗研发等工作都离不开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支持。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

SCI造假又创新高度 科技部:绝不姑息!

  近日,发现8篇结果一样的SCI论文,针对不同的患者研究了不同疾病、不同蛋白,结果却一样,而且这些研究还是由不同作者完成的。  如此丧心病狂的造假,简直让人看得窒息。。。  从文章署名来看,从一线医生到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还有多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者单位基本都是大学医院!相信此次事

GEN:40岁以下的生物制药“大神”TOP10(张锋、刘宇辰……)

5月21日,GEN网站发布了“Top 10 Under 40”榜单,评选出了10位40岁以下的生物制药研究和商业领域的领军人物。除了大家所熟知的CRISPR先驱张锋,中国青年科学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研究员刘宇辰也入选了该榜单。以下是10位入选者的相关介绍:Feng Zhang

意大利新冠疫情或追溯至1月1日

  3月26日,《自然》网站发文,追溯了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轨迹。文章认为,早在1月1日,新冠病毒就出现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  而包含这些线索的,是一篇3月20日发布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的论文(未经同行评议)。该论文由米兰伦巴第大区卫生总局等十几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  他们对意大利疫

中青报:为何中国的假论文会有这么多

   近日,美国知名学术出版机构BioMedCentral(BMC)撤销了43篇伪造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其中41篇出自中国作者之手,作者单位涉及38家国内知名医科院校及三甲医院。BMC发现,这些论文“伪造范围从作者推荐朋友使其获得积极的同行评价,发展到精心打造同行评审圈,在这个圈子里,作者相互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