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引蛇出洞智胜艾滋病毒

如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点像一个密封的罐头,那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破开它,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CHUM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方法,使用一种“开罐器”分子迫使病毒开放,暴露出其脆弱的部分,从而使免疫系统细胞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延伸阅读:PNAS:诱使HIV突变而亡的变形分子。 这一研究突破,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为对抗艾滋病打开了一条新的路径,并可能最终带来更好的疫苗设计,防止病毒的传染。这种创新的方法将来也可能成为根除病毒的一部分解决方案。尽管近年来艾滋病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每年全球有3500万人感染HIV-1病毒。 本文第一作者、蒙特利尔大学教授、CRCHUM 研究人员Andrés Finzi指出:“我们发现,感染HIV-1病毒的人有天然产生的抗体,这些抗体有杀死感染细胞的潜力。我们只需要通过添加一个微小的分子作为一个‘开罐器’,轻轻推它们一把,就能迫使病毒包膜暴露抗体所识别的......阅读全文

Science新文章揭示艾滋病毒感染机制

  利用超分辨率显微镜,研究人员证实在攻击宿主细胞前HIV-1病毒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会聚集在一起。这对于成功地感染到底有多么重要呢?   你被欺骗了:一个HIV颗粒的外表并不像科学家们和艺术家们长期以来描绘的那样像一个长刺的Koosh球。尽管病毒包膜有超过1

关于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内容介绍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侯炜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霍文哲教授团队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美国著名国际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的细胞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作用。经过3年研究,首次发现“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的分泌物可

别忽视“隐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今年1月—8月艾滋病新发病例34401例,死亡8817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这些隐蔽的感染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一直

报告显示全球艾滋病感染率下降50%

  在12月1日世界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11月20号在日内瓦发布了《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采取空前力度的应对行动已产生了积极效果,在25个中低收入国家中,新的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速减少了50%以上,另外,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也连续五年出现下降。

“治疗即预防”策略降低艾滋病感染率

  加拿大研究人员27日在美国《PLoS综合》上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对艾滋病防控实行“治疗即预防”策略后,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逐渐下降,相关研究人员呼吁将这一策略推广到全国。   “治疗即预防”策略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艾滋病卓越中心”提出的,该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艾滋病研究、

测定抗体亲合力鉴别原发感染和再激活感染

  抗HCMV-IgG浓度过高时包被抗原相对不足,存在过剩的IgG,此时由于高亲合力的IgG在尿素的作用下仍然能与包被抗原结合,而非变性孔IgG与包被抗原的结合已经饱和,所测得的A值相对恒定,因此影响AI测定,得出较高的AI值。这与K li-mashevskaya等的报道一致。而Dangel等却认为

女性容易被艾滋病毒感染,因特殊菌群能吃掉艾滋病药物

  一项新研究显示,阴道中存在某种混合细菌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可能更大,因为这些细菌“吃掉”了预防病毒感染的药物。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 口服接触前预防药物(PrEP)在预防男男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方面的有效性为90%。但是,无论口服还是经阴道使用,这类药物对女

病毒检查的项目介绍抗艾滋病(AIDS)抗体

抗艾滋病(AIDS)抗体介绍: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此病毒有两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主要流行于非洲。常规应用的方法是测定HIV抗体,检测方法初筛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确诊可用蛋白印迹试验(WB)

Cell:另辟蹊径攻击HIV的艾滋病抗体

  称作为广泛中和抗体(bNAbs)的蛋白质是预防艾滋病致病病毒HIV感染的关键。bNAbs被发现存在于免疫系统可天然控制HIV感染的某些HIV患者的血液样本中。这些抗体是通过识别所有HIV病毒株表面的包膜刺突,抑制或中和HIV的效应来保护患者的健康细胞的。现在,来自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

抗艾滋病(aids)抗体临床意义是什么

  血清过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阳性,必须做确诊实验(蛋白印迹试验),若确诊试验也呈阳性,可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免疫学实验抗艾滋病(AIDS)抗体介绍

  抗艾滋病(AIDS)抗体介绍: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此病毒有两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主要流行于非洲。常规应用的方法是测定HIV抗体,检测方法初筛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确诊可用蛋白印迹试

发现两种对抗艾滋病毒抗体

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指明新方向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强力抗体——2F5和4E10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机制。该发现为研制新的、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指出了一个新方向。相关研究刊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人类疫苗研究所的S·穆尼尔·

血清四项检查抗艾滋病(AIDS)抗体

抗艾滋病(AIDS)抗体介绍: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此病毒有两型,HIV-Ⅰ型。全球流行;HIV-Ⅱ型主要流行于非洲。常规应用的方法是测定HIV抗体,检测方法初筛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确诊可用蛋白印迹试验(WB)

简述艾滋病毒的抗体检测的内容

  抗体检测  血清中HIV抗体是判断HIV感染的间接指标。根据其主要的适用范围,可将现有HIV抗体检测方法分为筛检试验和确证试验。  确证试剂  筛检实验阳性血清的确证最常用的是Western blot(WB),由于该法相对窗口期较长,灵敏度稍差,而且成本高昂,因此只适合作为确证实验。随着第三代和

简述抗艾滋病(AIDS)抗体的临床意义

  血清过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阳性,必须做确诊实验(蛋白印迹试验),若确诊试验也呈阳性,可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标本采集为静脉血2ml,分离血清进行测定。此外HIV感染还可用PCR方法检测。

艾滋病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简介

  艾滋病病毒也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的病毒,人感染HIV后无论有无症状出现,血液里均含HIV抗体(HIV-Ab),因此HIV-Ab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上HIV,通常检查的办法就是到卫生机构进行血液HIV抗体检测。

联合使用两种疫苗能控制艾滋病感染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两种疫苗,能够有效控制、甚至完全预防艾滋病毒通过粘膜途径对有机体的感染。这一创新性的疫苗策略,是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Virolo

及早干预可防艾滋病毒感染者骨折

   5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卢洪洲教授指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干预,会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骨折的合理策略。   一项综合了12项横断面研究的系统综述发现,在总计884名艾滋病毒感染患者中

北京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下降

  1日,北京市卫计委发布北京艾滋病疫情显示,北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九成是经性传播患病,其中超六成为同性间传播。另有数据表明,北京市年报告数增幅环比已从“十二五”初期的29.5%降至2016年10月底的-1.45%。   北京市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16年10月31日

全球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7月20日,国际艾滋病大会在意大利罗马闭幕。为期4天的会议汇集了世界各国的艾滋病专家、学者及医护人员大约6000人。这次会议为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启了一些新的途径,但要真正有效控制艾滋病,还需要更多时间和资金投入,全球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出席会议的法国病毒学家、2008年诺贝尔

坚持规范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可正常生活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国家疾控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报告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1.5万例,死亡40.8万例,全国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我国艾滋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疾控局今天表示,通过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防治六大工程等,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

关于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的介绍

  据2019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2019年1~10月,全国共检测2.3亿人次,新报告发现感染者13.1万例,新增加抗病毒治疗12.7万例,全国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6.6%,治疗成功率为93.5%。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

美洲爆发“新型艾滋病”-全球约一千万人感染

(图片来源: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9日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渐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的症状相似——很难被察觉且具有很多年的潜伏期,所以有关专家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   这种疾病一般通过锥猎蝽的叮

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之谜初步揭开

  新华网华盛顿7月1日电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之所以易感染结核杆菌,是因为病毒破坏了人体抵抗结核杆菌的防御体系,这对预防艾滋病和结核病双重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将健康人与尚未出现结核病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的肺泡巨噬细胞存在差

中国经性感染艾滋病毒者发病更快

  早期欧美研究认为从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平均需要8年,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等在临床上发现,中国经性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往往四五年就发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群体的疾病进展中外有别?    李太生等经过长达6年的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CRF01_AE病毒亚型及其X4病毒嗜性

艾滋病患者隐瞒病史住院-院内感染敲警钟

  “前后不到半年,我已经收到两个这样的病人了,都是年轻的男孩子,同性恋,都患了严重的肺炎,后来一查,都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但他们自己都不肯承认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都隐瞒病史来看病。这样的病人让我们很为难,一方面,治疗绕了很多弯路,另一方面,给不知情的医生护士还有同病房患者带来感染风险!”5月26日

艾滋病患者出现更多耐药性细菌感染

  根据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研究人员共同发表并在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艾滋病免疫缺陷的人群更有可能患有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受到机会性细菌感染,因此经常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这些感染,”该研究的共同作者Nina Fefferman说。 “这增加了这些细菌对

我艾滋病感染粘膜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近日获悉,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主持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日前,张林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病毒学》上发表了题为《粘膜免疫复制型载体艾滋病疫苗可有效控制猴艾滋病毒致病》的研究论文,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联合使用复制性痘苗病毒载体和粘膜途径初次免疫的创新型艾滋病疫苗战略,为疫苗进

HPVlgG抗体的感染影响因素

  (1)性行为:大部分研究表明妇女近期的性伴侣数,性交频率,性伴侣患有生殖道疣等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尽管有些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龄与HPV感染也有关,但这种因素受性伴侣数的影响,调整性伴侣数后,其危险性无显著性意义。  (2)免疫因素:宿主的免疫力对HPV感染及病变的进展有很大的作用。有研究发现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

  据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前公布,该校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抵抗艾滋病病毒(HIV)的抗体。这一研究成果为人类研发抵抗HIV疫苗开辟了光明前景。   墨尔本阿尔弗雷德医院和性卫生中心对100名HIV携带者进行了抗体植入测试,结果发现,HIV只有在变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