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常常会导致土壤退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可以缓解土壤退化,提升土壤生产力,然而其中内在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棉、油、菜等作物产区,但由于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砂姜黑土长期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单施化肥导致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显著改变与多样性的大幅降低;粪肥的添加极大地缓解单施化肥对细菌群落的不利影响,而秸秆的添加对细菌群落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粪肥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环境(如pH)来影响土壤细菌群落,而不是由于粪肥带入的外源细菌(主要为动物肠道微生物)对土壤的直接输入。这些结果表明,有机粪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与多样性的维持,为保持土壤生物活性、提升土壤生产力提......阅读全文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质循环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质循环的

我学者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响应规律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正经历着氮沉降急剧增加和降水变化的生态影响过程。高寒草甸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5%,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虽然氮沉降和降水的变化会引起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但对由此导致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因此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

我国学者揭示三峡消落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

  土壤细菌群落占据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部分,同时包括也执行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循环、能量流动、污染物降解等功能。一般认为,微生物多样性格局主要受到环境因子调控,比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和植被类型,但是由于环境异质性的原因没有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三峡地区次生草地多为破碎化的生境,具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二)

二、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1.1 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主要从对微生物类群即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这三大类群的数量及其比例组成来描述微生物多样性,或者按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功能群(function group),通过某

英国首张土壤细菌分布图绘制完成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4月20日报道,英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成功绘制了英国首张土壤细菌分布图,该图对英国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测定。相关论文发表在当日出版的《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   该研究小组由来自英国生态与水文学中心、纽卡斯尔大学和牛津大学的

科学家成功绘制英国首张土壤细菌分布图

英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成功绘制了英国首张土壤细菌分布图,该图对英国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迄今为止zui为全面和详尽的测定。相关论文发表在当日出版的《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 该研究小组由来自英国生态与水文学中心、纽卡斯尔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多名科学家组成。研究人员对采集自英格兰、苏格

我国学者在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员团队在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微生物群落丰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1 添加14C-CaCO3和14C-稻草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  土壤碳库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有机碳矿化是土壤碳循环的

我国学者发揭示南方草坡草地细菌群落主导因素

  理解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和区域构建过程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pH值是决定区域水平上细菌分布的重要因子,然而由于我国南方草坡草地斑块化分布,和土壤植被环境的高度异质性,我们对该区域细菌群落分布格局和潜在的影响因子还没有充分的了解。植被和土壤非生物因子对南方草地细菌群

干旱区盐渍土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分布模式研究获进展

  土壤微生物是维系土壤生态功能的核心,认知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有助于农田养分管理和作物生产。尽管农田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被广泛研究,但人们对盐渍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知之甚少。干旱区的盐渍农田土壤呈现高pH值、高含盐量、低有机质、低含水量等特点,可能具有较独特的微生物分布模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胶林复合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目前关于其构建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仍较少,且已有研究多基于单次的表层土壤采样,以致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亟需开展基于多因素的农林复合系统构建对土壤细菌群落动态响应的相关研究。  中国科学

土壤测试仪研究土壤PH值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pH值被科学家认为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与发育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仪来测定土壤PH值。在微生物中土壤细菌和真菌分别在偏碱性和偏酸性土壤中占据优势地位。土壤pH值能够通过影响土壤基质的组成、化学性质和利用效率而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受到干扰。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本文根据真菌片段的D

黑河上游固氮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获得进展

  氮是高寒生态系统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对固氮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解决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氮缺乏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祁连山区冰沟选择了两种典型植被进行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通过对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对两种植被土壤中的固氮细菌多样性和丰度用克隆文库(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一)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

转双价棉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之DGGE图谱分析

不同生长时期两种棉花处理不同根区土壤细菌16S rDNA的DGGE图谱如图1. 14所示。结果表明,各个生长时期两种棉花处理不同根区土壤样品泳道几乎均被条带所布满,多数条带为共有条带,这说明两种棉花处理各根区土壤细菌丰富而稳定,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不受转双价棉种植的影响。图1. 14 不同生长时

沈阳生态所等揭示土壤细菌和真菌纬度多样性变化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证据显示地球上大型动植物的多样性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支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甚至有些研究基于特定的纬度范围发现微生物多样性可能与纬度之间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此外由于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常常会导致土壤退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可以缓解土壤退化,提升土壤生产力,然而其中内在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棉、油、菜等作物产区,但由于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

南京土壤所在滨海盐渍农田细菌群落结构中获进展

  土壤盐分引起渗透胁迫,造成作物水肥吸收障碍,影响土壤微生物生长及其活性,制约土壤碳氮转化等生物化学功能,进一步降低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改善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对提升土壤有机质库容、促进养分循环与周转、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盐渍土地区土壤盐分和pH主导土壤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结构和

成都生物所揭示亚高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驱动因素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4_4782242.shtml   西南亚高山森林是我国第二大林区,形成了“草-灌木-次生林-原生林”完整的连续次生演替序列。目前,未有关于该地区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因此,探究西南

朱永官院士等:培育健康土壤,支撑健康中国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 当下,开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土壤科学,是科学工作者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使命担当。土壤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更是人类健康的基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

研究揭示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影响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领衔的农业生态过程方向研究团队近日在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对亚热带稻田和旱地土壤自养微生物固定CO2功能与固碳微生物(细菌cbbL)数量的影响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土壤耕作作为农田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改善土壤耕层质量、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对土壤生态环

科学家揭示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起源

  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始,抗生素的使用挽救了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抗生素滥用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累积并威胁公共健康,尤以养殖场、农田、河流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环境最为典型。事实上,在抗生素被人类使用之前,自然界中生物来源的

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研究大豆连作障碍发生的微生物机制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40%左右,随着国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大豆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增加。长期的定位试验和多点的田间调查证实,大豆连作1年、2年和3年产量分别下降10-15%、15-20%和20-30%。因此,东北区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是一

08年5月26-30日Nature中文摘要(生命科学领域)

摘要: 封面故事:细菌为什么会与人共存? 为什么哺乳动物身上会有大量共生细菌生存?这些细菌又是怎样到它们身上去的?微生物学家正在开 始了解这些问题。但是,将有益细菌与有害细菌区分开来的是什么仍然不大清楚。2005年,研究表明,小肠菌Bacteroides fragilis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有深远

沈阳生态所揭示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氮沉降是目前全球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研究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陆地表面的活性氮沉降量会不断的增加。通过野外和室内模拟氮沉降等手段,当前研究对氮沉降增加后陆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植物生产力、植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有了一定认识。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测序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发展,测定土壤微生物

南京土壤所土壤真核微生物海拔分布研究取得进展

  大型真核生物(如宏观动植物)的多样性一般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土壤原核微生物(如细菌)却并不一定呈现出明显的海拔分布模式。因此,细胞结构与生物尺寸大小的差异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分布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研究员课题组通过454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研究了长白山土壤真核

东北黑土农田酸杆菌生物地理分布研究获进展

  土壤中酸杆菌门细菌数量与变形菌门细菌相当,一般占细菌总量的20%-50%左右,在土壤生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酸杆菌细菌一般具有嗜酸、寡营养和难培养的特点。国际上多篇基于高通量测序论文的研究结果发现,森林和草原土壤中酸杆菌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成显著负相关关系,然而前期针对我国东北黑土农田的研究发现这

Nature Biotechnology:噬菌体治疗方法的微生态机制

  近些年,集约化农业发展中的不合理措施,如化肥农药的持续过量投入以及经济作物的单一连作等,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严重失衡,生态功能急剧削弱。土壤养分周转不畅、污染难以消解、土传病害频发就是土壤微生态失衡重要证据,这些也是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

“专性猎杀” “精准靶向”——噬菌体的强大之处远不止如此

   噬菌体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此前,科学家对噬菌体能否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不甚了解。  当地时间12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噬菌体不仅可以“专性猎杀”和“精准靶向”土传青枯病的病原菌,降低其生存竞争能力;同时还能够重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尺度取样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调控因素。相关结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生态学》上。  研究人员通过对微生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微生物β多样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