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Autophagy:中科院研究揭示学习记忆功能相关基因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课题组最近在权威期刊Autophagy上发表了题为“The autophagy gene Wdr45/Wipi4 regulates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 and axonal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报告了他们在Wdr45/Wipi4基因在认知和神经退行性改变中所起作用的工作。 研究人员前期工作通过线虫遗传筛选发现epg-6基因是一个重要的多细胞生物特有的自噬基因,这一基因在哺乳动物中对应的同源基因为WDR45/WIPI4基因。WDR45基因编码一个含有WD40重复序列的PtdIn(3)P结合蛋白。人类遗传学研究发现WDR45的基因突变可以引起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BPAN(beta-螺旋蛋白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是NBIA(伴随铁聚积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亚型。 为了研究WDR45基因在哺乳动物中的功能,张宏课题组构建了神经系统特异性敲除......阅读全文

Neuron:饶毅等提出脑研究的“化学连接组”新概念

  “化学连接组是一个新概念,化学连接组学是一个新途径,应用于果蝇的相关工具是强有力的资源”。  2019年2月21日,重要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发表北京大学饶毅教授实验室的论文:“化学连接组学:绘制果蝇的化学传递图谱”。 其摘要中明确提出“化学连接组是一个新概念,化学连接组学是一个新途径,应用于果

首个大规模中国人群孤独症基因测序研究出炉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其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的缺陷和局限的、重复性行为、兴趣或活动,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超过200万。不仅如此,中国孤独症发病率依然在不

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龄相关的神经活动增加竟可延长寿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项针对线虫、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动物界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上海生科院教授《细胞》子刊解析神经干细胞研究

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Biology),日本福井大学(Fukui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12月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汤富酬实验室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实验室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发表了题为PTEN deficiency reprogrammes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towards

抑郁产生的生物学因素新解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4为中国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在自杀者中,80%的人患有

2017年5月CRISPR/Cas亮点盘点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科学家揭示自闭症致病的分子机理

  2月7日,国际精神疾病研究期刊《分子精神病学》在线发表了题为《孤独症相关的Dyrk1a无义突变影响神经元树突、树突棘生长及皮层发育》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复旦大学教授吴柏林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仇子龙研究组合作完成。

吴柏林、仇子龙合作研究发现:自闭症致病的分子机理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症候群和神经精神发育类疾病,多发于儿童早期,临床诊断由三个典型特征所判定,分别是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语言沟通障碍。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且近年来自闭症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关于自闭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医学与神经科

单一基因不仅和糖尿病有关,突变体还会诱发癌症!

  最近,来自牛津大学和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的突变或许就能对人类机体的面部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都发现单一基因在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Science:单一基因或可驱动前列腺分化  do

Nature子刊:研究发现罕见遗传病神经鞘瘤的易感基因

  在12月22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的研究人员表明,一个称作LZTR1的基因突变,使人更容易患上一种称为神经鞘瘤的罕见疾病,这种疾病,会在神经通路附近形成多个称为神经鞘瘤的肿瘤。   多个神经鞘瘤的形成,是一个人患上神经鞘瘤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光感基因技术调控神经胶质瘤增殖和凋亡研究获进展

  近日,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下的国际学术期刊 Cell Death & Disease (2012 影响因子6.044;35/184 Cell Biology)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神经工程研究中心王立平及杨帆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解读CNS杂志自闭症领域重要成果

  目前,全球人群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来自美国最新数据显示,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有数据表明,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自闭症以男孩多见,其是脑部神经发育异常造成的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

王文团队发表3篇Science,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团体同时发表了3篇Science 文章,这些研究使用基因组分析来解决主要反刍动物谱系之间的进化关系,确定参与头带进化的基因,并研究驯鹿如何适应北极地区漫长的日夜。这些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熟悉的家养奶牛,绵羊和鹿及其野生近缘种,并深入了解占据世界草原的羚羊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国内外实验动物模型概览

  生命是“能够自我营养并独立生长和衰败的力量”,这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通过动物、植物的研究对生命的哲学概括。动物也成为古代先哲们探索生命奥秘的主要对象之一,盖伦(Galen,公元130—200)开创了动物解剖学和实验生理学,他将来源于动物的知识推广到对人体的认识

可以让人多读书?科学家发现基因突变会改变习惯

   63年前,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切成240块,浸泡在装满福尔马林的玻璃罐中。在高精度显微镜下,一个又一个神经学家仔细研究过这位天才的大脑,反复观察每一道褶皱和沟回,试图找出异乎常人之处。最终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丹尼尔·本杰明  智慧从何而来,因何不同——从研究大脑体积到神经差异,科学家探究的目光越

利用遗传学手段描绘果蝇化学连接组

  最近十年,在神经科学领域被科学家提到频率最高的词汇中,“神经环路”绝对榜上有名并且排名很靠前。有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变得可解决(do-able), 也因此成为当下最热门, 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最早的神经环路研究,大概源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判定大脑怎样指导行为,产生意识。其中比较

人类舞蹈病的基因缘何让鸟儿不唱歌?

  在宠物市场,模仿能力强、鸣叫声悦耳动听、外表漂亮的鸟儿总是很受欢迎,有歌声婉转动听的画眉鸟,有叫声高亢明亮的夜莺,有高贵漂亮的金丝雀,有羽色艳丽的黄鹂鸟,有象征吉祥的喜鹊,也有擅长模仿的八哥,这些都是供人观赏的宠物鸟。  除了宠物鸟,还有一些善于鸣唱的鸟儿,如来自澳洲的斑胸草雀等,由于某些与人类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八)

关于技术应用42. 可以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干细胞吗?如何标记? 可以,标记干细胞有几种方法。一种是标记组成性表达的基因,做成转基因小鼠,干细胞就被标记了,从此小鼠的骨髓取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另外一只小鼠的骨髓内,可以用该技术示踪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分化及迁徙到全身的过程。另外一种方法是用慢病

新研究揭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驯化了自己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显示,一个基因控制人类面部的大部分发育。同样的基因也参与了狗的驯化——这表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驯化了自己。  这一发现成为证明人类是自我驯化的有力证据之一。  意大利米兰欧洲肿瘤研究所的Giuseppe Testa介绍说,经过数代繁衍,人类已经进化出不那么具有攻击

清华大学 中科院Nature子刊 CRISPRi多重基因条件性敲低平台

   CRISPR应用广泛,其中一种叫做CRISPRi的方法利用了无酶活性的Cas9 (dCas9)融合KRAB转录抑制结构域,CRISPRi不切割靶基因,而是在dCas9靶向转录起始位点(TSS)时降低靶基因的表达。利用测序来读取sgRNA的相对富集/或耗竭,这一技术也被应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调查基

《Genome Biology》:上海交大参与发表强迫症研究成果

  报道: 在2014年3月份的《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The 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麻省理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研究结构的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

基因技术专题-2

RNAi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它利用了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引起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的特异性沉默(silencing)现象,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

新研究确认特定基因在抑郁症中起关键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每年影响超过3亿人。每年有近80万患者死于自杀,是15至29岁之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除此之外,抑郁症摧毁了数以千万计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尽管环境因素在许多例抑郁症中起作用,但遗传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了一个特定的基因是如何在其中

新研究确认特定基因在抑郁症中起关键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每年影响超过3亿人。每年有近80万患者死于自杀,是15至29岁之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除此之外,抑郁症摧毁了数以千万计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尽管环境因素在许多例抑郁症中起作用,但遗传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了一个特定的基因是如何在

显微注射泵系统选购方案建议(一)

显微注射泵系统研发背景:在高倍倒置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Micromanipulator),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用来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以及动物组织显微操作的一种方法。而最新的显微注射技术,已经广泛扩大到动物育种、濒危物种保护、试管婴儿、基因编辑、基因敲除、光遗传学研究、神

Diabetes:研究发现防治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新靶点

  2019年11月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正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题为Sarm1 Gene Deficiency Attenuate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Mice 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Sarm1基因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