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振荡问鼎诺贝尔奖粒子物理新篇开启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者,而希格斯粒子对于完善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而与此相反,中微子振荡的发现,则说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并不完美。 发现中微子振荡是“意外之喜” 今年,日本获奖者的发现来自一个名叫“超级神冈探测器”(Super Kamiokande)的大家伙。 在超级神冈实验之前的几十年里,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和大气中微子反常现象,一直令人困惑不解。1998年,超级神冈实验发现,一种中微子在飞行中可以变成另一种中微子,......阅读全文

中微子振荡问鼎诺贝尔奖-粒子物理新篇开启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微子振荡问鼎诺贝尔奖-粒子物理新篇开启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Kajita)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诺贝尔奖得主谈心目中的中微子

  “中微子质量是相应的夸克和带电轻子质量的百亿分之一。我们相信这一发现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揭开基本粒子和宇宙的奥秘。”17日上午,在第九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所长梶田隆章与大家分享了他所理解的中微子。  会上,梶田隆章教授说,中微子是像电子、夸克一样必要的

μ中微子“变身”τ中微子直接证据找到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OPERA(采用乳胶径迹装置的振荡实验项目)实验组表示,他们首次捕获到了μ中微子“变身”为τ中微子的直接证据。  2011年9月,OPERA实验组宣布,发现中微子的行进速度超过了光速。此言一出,引发公众一片哗然,因为这显然违背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实验组随后在测量中

江门中微子专项:撑起中微子研究的新辉煌

   熟悉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人都知道,自2011年起,中科院组织实施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并把它分成了A、B两类,A类侧重于前瞻战略科技,B类侧重于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在A类先导专项的名单里,有一个特殊的条目——“江门中微子实验”。与所有其他专项都不同,“江门中微子实

诺奖委员会错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描述有误

  在一篇不同寻常的论文中,一位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表示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介绍是错误的。意大利里雅斯特市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的Alexei Smirnov说,当时,两位获奖者因领衔中微子的庞大实验而获得该奖项。但诺贝尔委员会用简洁有力的文字描述了其中一个实验的研究结果,但这个只有12个单词的描述是

“高山”之巅:1998年那个中微子物理学的春天

1998年6月4日至9日,中微子物理学界的盛会NEUTRINO’98在日本高山(Takayama)召开,它开启了中微子物理学的春天。在随后的20年间,中微子振荡实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回过头来看,那次会议的规格之高和历史意义之深远,怎么说都不过分。 当年参加NEUTRINO’98会议的诺贝

中国中微子实验取重大进展-发现新中微子振荡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8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据介绍,这一重大物理发现结果的论文已于3月7日送交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今天晚些时候,王贻芳还将在中科院高能所就新发现的中微子振荡做学术报

最轻中微子质量首次限定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使用与整个宇宙结构有关的数据,限定了宇宙间最小、最难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微子家族中最轻成员的质量:不超过0.086电子伏特,约为单个电子质量的600万分之一。  中微子无处不在,但由于它们几乎不与普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被称为“幽灵粒子”,很难被探测到。尽

日本加拿大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中微子振荡方面所作的贡献。两人将平分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  “隐身人”也有质量  据该奖评审委员会介绍,梶田隆章在15年前介绍了某种中微子从宇

团队协作破解中微子研究“谜题”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常年工作在百米高的花岗岩山体腹中,身处“不见天日”的工作环境,团队却解开了全世界高能物理学家都想解开的谜题——2012年3月8日,他们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震荡模式,并测量到其振荡机率。   由于这项震惊国际物理界的成果,王贻芳获得科学界“第一巨奖”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启动建设

  江门中微子实验1月10日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建设启动会。这是继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之后由中国主持的第二个大型中微子实验。  “这项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它对人类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江门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

粒子物理走到尽头了吗?王贻芳这样说

“粒子物理研究将回到依靠实验指引的范式上,离开‘验证标准模型’的范式。”12月3日,在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说。 上世纪50年代,大量新粒子被发现,粒子物理从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以及基本

诺贝尔奖亲睐寿星?

  诺贝尔奖亲睐寿星?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1. 为什么引力波诺奖得主年龄较大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对首次直接探测引力波作出杰出贡献的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

美媒盘点未获诺奖的十位顶尖物理学家

  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10月7日发表题为《10名未获得诺贝尔奖的顶尖物理学家》的报道称,预测哪些人不会获得诺贝尔奖可能更加容易,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人世了。还有一些人仍然活着并且应当获奖,但他们未能得奖可能是因为那些诺奖评委们似乎不怎么喜欢理论物理学家。   10.约翰·巴考尔   巴考尔在

变形中微子有望破解反物质之谜

超级神冈探测器正在搜寻物质和反物质间的差异。   为何宇宙中充满了物质而非反物质是物理学的最大谜题之一。现在,日本的一项研究或许给出了答案:中微子这种亚原子粒子在物质形态和反物质形态的表现不同。   在近日于美国芝加哥举办的高能物理国际会议(ICHEP)上,日本科学家表示,还需要收集更多数

意大利建成海下中微子观测塔

  一座600米的高塔最近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海下2000米处建成,这是建造海下KM3观测站的第一步,目的是观察宇宙中的神秘粒子——中微子。   中微子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它不带电,稳定,穿透力非常强,可以自由穿过地球,被称为宇宙“隐身人”,但它穿过水中时会产生μ介子,所以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在塔

媒体评论:“中微子”为何让人亢奋

  很少有科学领域的实验结果,像 “中微子跑过了光速”那样,引起的关注远远跨过专业的边界,演变成一个公众事件。  欧洲研究人员近日宣称,发现了 “超光速中微子”现象。由于实验结果和相对论矛盾,国际顶尖的科学家们大多持否定态度, “实验出错的概率大于相对论出错的概率”,所以首先怀疑的是实验有

叶绿素和诺贝尔奖

1771年8月18日,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把薄荷的枝叶放在玻璃罩下面,事先在里面点燃了一支小蜡烛。这时蜡烛的光焰没有熄灭,同时放进去的一只老鼠也没有被闷死。过了些时候,罩子里面的蜡烛变得更亮了,那只老鼠也活蹦乱跳地跑来跑去。这说明薄荷澄清了污浊空气,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二氧化碳气体。普利斯特里又做了各种

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远厅三个探测器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3月8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评价说:“该发现不仅使我们更深入了解了中微子的基本特性,也使我们知道未来中微子物理

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中微子震荡”

  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探测到一个中微子粒子的“华丽变身”——由μ子中微子变身为τ子中微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表示,该发现将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宇宙形成的奥秘。  中微子是宇宙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粒子,它独有的物理特性一直深深吸引着科学家。中微子总共有三种类型:τ(陶)子中微子

宇宙高能中微子来源重要证据发现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利用南极洲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活跃螺旋星系NGC 1068(也被称为Messier 77)是一个高能中微子辐射源。这一发现为使用宇宙中微子进行天体物理测量铺平了道路,有助于解决宇宙最高能量粒子射线的起源,并有助于解开关于宇宙

南极“冰立方”探测到超高能中微子

  据英国4月10日报道,“冰立方”最新探测到了超高能中微子,其或许源于宇宙最暴烈的事件。   过去一个世纪,宇宙射线(其实是一种高能粒子)的起源一直是困扰物理学家们的几大谜团之一。据信,诸如超新星、黑洞或伽马射线的爆发都可能产生宇宙射线,但其起源却很难探测到。于是科学家“曲线救国”,转而追寻中微

粒子对撞机内首次探测到中微子

  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理解,还有助揭示行进较长距离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宇宙中微子,为管窥遥远宇宙打开一扇窗。  中微子无处

粒子对撞机内首次探测到中微子

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理解,还有助揭示行进较长距离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宇宙中微子,为管窥遥远宇宙打开一扇窗。 中微子无处不

日首次观察到中微子变身全貌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等参加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19日宣布,他们首次观察到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变身的一种新模式,进一步推进了物理学界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中微子是一种极难被探测到的基本粒子,中微子能穿透任何物质飞行,共有3种类型,分为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这3种中微子被认为可相互转换,

中微子告诉你地球内部热量的秘密

  古灵精怪的中微子最近又要搞事情。不过这次,它和地球扯上了关系。  科学家在近期发表的《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认为,最新方法可通过中微子来分析地球内部热量的准确来源。  中微子这种极小的、虚无缥缈的粒子与地球有什么关系?科学家们又是如何通过它透露出的蛛丝马迹来研究地球内部秘密的?  利用中微子研究地

银河系中微子成像新进展

  从可见星光到无线电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通过银河系发出的各种频率的电磁辐射来观察它。科学家们现在通过确定数千个中微子的银河起源,揭示了银河系的独特图像。基于中微子的银河系图像,是第一张由物质粒子而不是电磁能制成的银河肖像。研究结果6月3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这一突破由南极中微子观测站实现,

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研究取得进展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参与的国际无中微子双贝塔合作组(CUORE:Cryogenic Underground Observatory for Rare Events)宣布了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来自位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CUORE实验的第一

0.8电子伏特!中微子质量最新上限

    KATRIN实验产生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中微子质量测量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国际氚中微子实验(KATRIN)打破了中微子物理学中与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相关的一个重要“界限”,得到了中微子质量的新上限为0.8电子伏(eV),首次将中微子质量推进到sub-eV级,这使得KAT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