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李传锋研究组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效固态量子存储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成功实现确定性单光子的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一次可以存储100个量子比特,创造了世界最高水平。该成果发表在10月15日的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量子通信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单个光子加密携带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进行传输。目前量子通信只能达到百公里量级,要实现千公里以上的长程量子通信则需要基于量子存储的量子中继技术。目前已经实现的量子中继方案,长程发送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所需时间在分钟量级以上。 加快传输速度有两个办法,一是采用确定性单光子源,即利用单个原子发光,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二是利用多模式存储,即一次存储就可以存多个量子比特,而普通的量子存储一次只能存一个量子比特的信息。 李传锋研究组通过两年的努力,从上百个人造原子中找到发光波长与固态量子存储相匹配的一个人造原子,用它作为光源产生确定性的单光子,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5......阅读全文

世界首个初级量子网络构建成功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两个相距遥远的陌生人不约而同地想做同一件事,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绳牵着他们,这种神奇现象可谓“心灵感应”。物理学家正在利用量子力学中的类似现象“量子纠缠”打造量子互联网。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科学家实

美研制新型传送机可实现离子态远距离传输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6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制造出一台能够将镱离子状态从试验室一侧传送到另一侧的传送机,在此之前,科学家只能让光子上演这种“隐形”传送壮举。   研究小组表示,这项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量子信息传送距离。此前,远距传物共有两种方式,任何一种都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可扩展量子中继器的光学演示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赵博等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参量下转换光源,实现了基于线性光学的量子中继器中的嵌套纠缠纯化(nested purification)和二级纠缠交换(two-hierarchy entanglement swapping)过程。基于该技术,以往量子纠缠交换

澳研发出迄今最高效激光量子存储技术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世界上迄今效率最高的激光量子存储技术,使我们朝着研制出超快速的量子计算机和提升通信安全指数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该校物理与工程研究院激光物理中心的科学家首次通过阻断和控制激光来操控晶体中的电

澳大利亚研发出迄今最高效激光量子存储技术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世界上迄今效率最高的激光量子存储技术,使我们朝着研制出超快速的量子计算机和提升通信安全指数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该校物理与工程研究院激光物理中心的科学家首次通过阻断和控制激光来操控晶体中的电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度重要支持方向确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办公厅(室):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版诺奖颁发:施一公潘建伟等3人获未来科学大奖

  9月9日下午,有“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  百

量子保密通信何时实现“全球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古人在信封上用火漆封口,一旦信件被中途拆开,就会留下泄密的痕迹。量子密钥在量子通信中的作用就像火漆一样,但比火漆更彻底。一旦有人试图打开信件,量子密钥会让信件自毁,并让使用者知晓。”   信息社会里,密码无处不在。相比忘记密码所造成的烦恼而言,密码失窃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则

南京大学马小松: 潜心走入量子世界

  日前,由我国自主制造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今年年底,全球首条量子通信保密专线——“京沪干线”将如期建成,这无疑将把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再度推向新的高潮,也标志着我国的量子通信的科研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描写微观世界的物理理论就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到量子

德科学家成功使用特殊晶体 让光停留60秒

  光线是目前已知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但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当然,这种减速极其有限,这一过程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   不过,科学家希望通过类似的效应来拦截、捕获并重新释放光,这是研制量子中继器的

量子卫星:科学与实用的双重“呼唤”

2011年,中国科学院论证并启动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2011年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正式立项。铸剑五载,如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工程总体与六大系统 根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项目设置了工程总体和六大系统。 工程总体负责制定工程研制计划,编制工程顶层文件

金刚石量子内存能改变单光子颜色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和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使用金刚石中的一个量子内存,首次实现了超快单光子颜色和带宽的转换。   改变一个光子的颜色或频率,是优化量子网络中连结部件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光量子通信中,可通过光纤的最佳传输是近红外线,但许多测量传感器在频率更高的可见光条件下会工作得更好。在光纤和

碳纳米管有望成量子单光子源

据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官网近日消息,该实验室研究人员正与法国、德国伙伴合作,探索碳纳米管作为量子信息处理所用的单光子发射器的潜能。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学》杂志的新研究将促进基于光学的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发展。    论文作者之一、该实验室集成纳米技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中国科技青年入选英雄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成长、四届榜单,我们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走进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十一年前,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还只是名普通教授。当他带着几个研究生跑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基金委)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时,差点被“毙掉”。   “你们的方向很好,工作基础也很好,但是队伍太差。”基金委方面几番考量后才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但近年

青年科技奖得主李传锋:“玩”出来的信仰

  继2012年和2013年获得王大珩光学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传锋不久前又站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   在“找到自己喜欢并适合的事”的过程中,李传锋的科研道路颇为曲折。   以“玩”的心态做科研   李传锋酷爱物理,1990年高考

李传锋:“玩”出来的青年物理学家

中国科大 李传锋教授  一向谦逊低调的青年学者李传锋教授近段时间连获大奖,继去年获得王大珩光学奖之后,今年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刚刚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他又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的“土著”教授,李传锋是同事眼里的“好学生”、“

原子—光子量子操控研究获得进展

  华东师大物理系系主任、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学者张卫平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原子—光子量子操控领域取得重要的实验研究进展,最新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杂志《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该实验研究表明,利用基于拉曼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

  记者6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和包小辉教授等采用冷原子系综成功研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为远距离量子中继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  量子中继可以解决光子信号在光纤内指数衰减的重大难题,是未来实现超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径之

量子通信:安全“无懈可击”

  现代通信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着安全、隐私等方面的麻烦。前者如今年的“双十一”、“双十二”网购盛宴,后者则类似仍在发酵的“棱镜门”事件——国外媒体12月21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曾与企业合谋,要求在移动终端广泛使用的加密技术中放置后门,以便轻易破解各种加密数据。     如今,

清华团队刷新量子接口纠缠数量世界纪录最新发现与创新

   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 刷新了量子接口纠缠数量的世界纪录。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量子接口用于实现量子信息在光子和存储粒子(通常为原

实验室研发首款碳纳米管量子光发射器

  近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制造了一种碳纳米管量子光发射器。这种光发射器在室温和电信波长下能够进行单光子发射。  CINT纳米管是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纳米管表面结构能够可控地引入发光缺陷,开发出基于碳纳米管的单个光子源。工作关键突破是能够强制纳米管在缺陷部位从单个点沿管发光,将缺陷水平限制在每管一个,

2月18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封面故事:鳗草的全基因组序列  本期封面所示为受损海草草场的边缘,显示了暴露的根茎和根,它们的作用是固碳、稳定底土和为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提供基本支持。该照片是在芬兰西南 “群岛海”的Kolaviken附近拍摄的。鳗草在整个北半球广泛分布,因此它在生态上相当重要,但同其

中国科大32岁教授陈宇翱获菲涅尔奖

  记者4月13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青年科学家、32岁的陈宇翱因在光子和冷原子的量子操纵以及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模拟等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被授予2013年度菲涅尔奖,颁奖仪式将于5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2013年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年会上举行。   菲涅尔奖由欧洲物理学会设立,以19世

量子信息时代:中国下好“先手棋”

2016年12月10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北京6月7日电,最近闭幕的两院院士大会传递了中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下好“先手棋”的决心。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量子信息分会主任委员潘建伟

量子信息时代:中国下好“先手棋”

2016年12月10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路   最近闭幕的两院院士大会传递了中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下好“先手棋”的决心。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量子信息分会主任委员潘建伟说,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和应用方

基于布里渊散射声学声子的单向光信息存储首次实现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董春华研究小组与博士后邹长铃首次在介质微腔内实现了基于布里渊散射声学声子的光信息存储,存储寿命可达十几微秒。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4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近年来,光学高品质因子微腔与机械振子相

中国科学家量子研究成果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

  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中国科学家大尺度量子信息处理实验成果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2012年底推出的年度回顾特刊中,该校潘建伟小组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的研究成果被选为年度十大新闻亮点,同时该成果还被美国《科学新闻》评选为2012年度25项重大科技进展

量子互联网六阶段发展路线图出炉

  利用量子物理学独特效应的量子互联网将与我们今天使用的经典互联网大相径庭,全世界有很多研究小组正致力于构建先进的量子互联网。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量子研究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布了一份报告,也可以说是一张路线图,阐述了量子互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应用领域。  他们认为,量子互联网尽管还

美科学家发明新型电磁诱导透明光谱仪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消息称,其科学家发明了新型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仪。该光谱仪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单光子源的特性,使未来通信网络不易受黑客攻击成为可能。   新型光谱仪可以推动量子通信网络成为现实,量子通信网络使用单个离子的光来发送信息。因为每个信息可以嵌入到单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