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血糖监测不可忽视大型调研在沪启动

日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与雅培公司宣布共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开展大型人群调研,深入剖析中国血糖监测的难点与深层症结,并进一步推动中国糖尿病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当前,中国有超过9600万糖尿病患者,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扩大。据悉,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疾病管理水平仍存诸多问题,其中,血糖监测称为焦点之一。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宁光教授表示:“坚持血糖监测有助于患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对疾病和生活方式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血糖监测也是最易被患者忽视的环节,给广大患者的长期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我们急需加强血糖监测的公众教育,帮助患者提升对血糖监测的认知、改善他们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可有效降低血糖事件,并从长期的角度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协会与相关企业将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深入发掘患者和医师......阅读全文

浅谈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糖尿病  [摘要] 测一次血糖只能反映取血时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前一段时期病情的全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取血前2~3月的一段时间内血糖平均水平,在指导糖尿病血糖控制方面受到一定的重视。它不仅对预测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不同阶段的分析有一定帮助,而且

查验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该忘

  近年来糖尿病发展趋势迅猛、防控难度不断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而准确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并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实现有效诊治至关重要。专家认为,糖尿病诊断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我国需要更重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血糖偏高

糖尿病与猝死的那些事

  出乎意料的猝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但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定为1小时。猝死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短促;二是猝死常常发生在貌似健康的人身上;三是猝死通常不可预测。猝死在死亡中约占15%~30%,因此不容忽视。  猝死分两大

HbA1c检测再升级 优化糖尿病诊疗管理

(2018年1月13日,厦门)今日,全球体外诊断领导者罗氏诊断宣布,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全新cobas c 513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正式在中国上市。该分析仪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为临床提供高准确度和精确度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帮助医生快速、准确诊断并监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金指标”

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个困难问题,对病情波动较大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如此。国外目前已将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法的“金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

中国有1.48亿糖尿病前期患者 位全球第一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赵敬菡)中国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1.48亿糖尿病前期患者,已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最多的国家。这是记者今天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健康报》共同举办的“中国社区医生糖尿病管理培训项目”启动仪式上获悉的。  根据最近发表在《

哈佛大学科学家:你们现在估算血糖的标准是不准确的

  糖尿病患者们总是生活的战战兢兢,他们心里时刻想着“这个不能多吃,吃了血糖又要高了!”诚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除了控制外,监测的意义也不应该被小觑。  除了血糖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

这几类糖尿病患者应区别对待

  患有糖尿病并不影响患者完成绝大多数事情的能力,但需要计划性,特别是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以下人群应做好相关问题的预防。  饮酒患者  关于饮酒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既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酒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也发现,乙醇会引起血糖波动,造成血糖过高或过低。另外,乙醇会

糖化血红蛋白的七大真相

糖化血红蛋白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也是监测糖尿病发展的一个指标。但是只有30%左右的糖尿病人会定期检查,这对治疗糖尿病来说是不健全的。因为日常的自我监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够全面。那么,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是什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由血红蛋白——血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对比分析

  近年来患糖尿病患者人数有日益增多趋势。我科对120例患者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并加以快速血糖仪对照分析,为临床采用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16~80岁,其中男70例,女5O例。根据1999年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和检测准确度现状

摘要:糖化血红蛋白 A1c(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其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定义了 HbA1c的被测量之后,经过各方的努力,全球各临床实验室 HbA1c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正逐步减小。所有提供 HbA1c检测产品的厂商都不会客观地描述自己产品的弱点,只会强调

美国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药物治疗篇)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订的糖尿病诊疗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2018年版最新版指南关于药物防治的推荐如下,建议收藏阅读。  一、免疫接种  ★按照常规接种疫苗。  ★≥6个月的患者,每年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应接种3次乙肝疫

糖尿病患者能否输注葡萄糖?

  糖尿病患者究竟可以用葡萄糖补液吗?对于这个问题,不仅许多患者不知道,甚至有些基层医生也搞不清楚,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输注葡萄糖,前提是根据患者当时的血糖水平及液体中葡萄糖的含量,按照适当的配比加入胰岛素“兑冲”即可。另外,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监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平均血糖的转化关系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已被广泛的应用为临床评估慢性高血糖状态的方法。但是过去所做的研究人群数目过少,试验基于较少的血糖测量次数得出结论,导致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慢性高血糖状态的精确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 AVID M. NATHAN等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及分析设立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的数学转化关系

血糖监测的五个最佳时段

血糖监测的五个最佳时段:血糖监测的五个最佳时段并不是所有时段的血糖监测都有必要,了解血糖全貌,只需记住5个监测时段。第一个时段:测空腹血糖,可以看出头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第二个时段:测餐前血糖,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药物的用量。第三个时段

你可以参考 9项日本糖尿病指南的饮食指导

  No.1: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如何达到营养平衡?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应该分别占总能量摄入的50%~60%、≤20%和20%~30%。  上述宏量营养素的具体比例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糖尿病并发症与否及严重程度进行调整(比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其蛋白质的摄入量——医脉通注),同时应考虑每一

需要知道!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糖化血红蛋白有哪些影响

  这是一篇2017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nalysis上的文章,评价了存在血红蛋白变异体:HbJ Bangkok、HbE、HbGTaipei和α-地中海贫血HbH时,对使用IE-HPLC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  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生化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概述: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为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随红细胞消亡而消失(红细胞的生命期120天左右),且因为该实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所以可反映取血前2~3月

新研究称很快将实现血糖唾液检测

  通过检测唾液中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出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有助于预测和预防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与评估还依赖于对血糖水平的检测。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个简单的唾液样本就可以代替血液样本实现血糖水平的检测。  这项研究发表在《生理学前沿》(F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平均血糖的转化关系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已被广泛的应用为临床评估慢性高血糖状态的方法。但是过去所做的研究人群数目过少,试验基于较少的血糖测量次数得出结论,导致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慢性高血糖状态的精确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 AVID M. NATHAN等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及分析设立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的数学转化关系。试验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平均血糖的转化关系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已被广泛的应用为临床评估慢性高血糖状态的方法。但是过去所做的研究人群数目过少,试验基于较少的血糖测量次数得出结论,导致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评估慢性高血糖状态的精确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 AVID M. NATHAN等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及分析设立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的数学转化关系。试验

你真懂血糖指数?糖友到底能不能吃西瓜!

  最近关于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西瓜的问题引发了争议:有人说西瓜很甜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有人说偶尔吃一点西瓜问题不大,监测血糖也没有明显变化;还有人拿出血糖指数的数据,指出西瓜的升糖指数非常高,因此不建议吃,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西瓜呢?图片来源于网络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血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发生率为10.8%

  最近几天,男明星乔任梁因为严重的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消息,成为讨论热点。其实,相对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有抑郁状况。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相关抑郁障碍,而抑郁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7%。近日,第52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研究

新的饮食模式——有望使患者减少甚至停止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的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失控,往往需要每天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会导致胰岛素剂量的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体重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并发症的恶性循环。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NCT027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是目前为止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因此,hba1c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预后。        &

一个微型小棍儿放在眼睛里就能测血糖?

  近些年来,身边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了。据预测,到2032年,全世界约有6亿人患有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掌握一天中血糖的变化很重要。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血糖仪都是以「微创」的方式进行测血糖,并且每次测血糖相隔的时间比较大,严重依赖患者的自制力。因此「每天测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为痛苦的一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促进糖尿病临床诊治一致性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需终身监测及治疗,若无法良好控制血糖,可引起全身各脏器并发症,并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失明、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如何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实现糖尿病的有效诊治至关重要。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因能有效辅助糖

测血糖,“抽大血”还是“扎手指”?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之一。测血糖可以了解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指导临床降糖方案的选择及降糖药物的调整。常有糖尿病患者问,测血糖,“抽大血”还是“扎手指”,那个好?俗称“抽大血”是指抽静脉血检查,而“扎手指”指的是采毛细血管末梢血,即指尖血糖。通过了解静脉血糖和指尖血糖的异同,对于日常的血糖监

全面解析糖化血红蛋白

全面解析糖化血红蛋白:资料链接: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患者人群逐渐扩大,中国已成为继印度之后位居第二位的糖尿病国家。据WHO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按目前糖尿病的增长速率,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人口将由1995年的1亿3000万达到3亿,其中发达国家将由5100万增长到7200万,增长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生化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概述: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为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随红细胞消亡而消失(红细胞的生命期120天左右),且因为该实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所以可反映取血前2~3月血糖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