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9日发布的新报告显示,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加剧气候变化,2014年这一浓度再创新纪录。 自2004年起,世界气象组织每年发布《温室气体公报》,重点关注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 今年的这份报告指出,1990年至2014年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长期存在,地球大气的“辐射强迫”水平上升了36%。辐射强迫是指大气对流层顶部垂直方向上的净辐射变化。在温室效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辐射强迫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测量辐射强迫可推测温室效应的影响程度。 报告说,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约占过去10年长寿命温室气体辐射强迫总增量的83%。2014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达到397.7ppm(ppm是百万分率,1ppm为百万分之一),是人类工业化前这一水平的143%。 2014年春季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时,北半球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2015年春......阅读全文

钱维宏:气候变化问题应该及早在科学上找到答案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争议愈演愈烈。继有关国际科学组织发表各种声明以来,近日(5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又刊登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关于“气候变化与科学公正性”的公开信。  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近百年气候观测事实证据的完备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作用的相对大小、气候模

生物燃料或不“绿”第三代生物燃料备受关注

  近年来,生物燃料发展迅猛。所谓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认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与

郑国光撰文谈全球气候变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彻底否认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核心结论。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这些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困惑。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

郑国光: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关于当前气候变化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  资料图片:这是位于北极附近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条冰川。自1966年以来,这条冰川已缩减了3.5公里。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这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UoW FTIR 多要素温室气体分析仪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较为早期的观测技术以非色散红外技术和色谱分析技术为主。近年来,FTIR 测量技术和光腔衰荡测量技术则成为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的技术前沿,两种测量技术各有优势。前者选择中红外波段,是温室气体的强吸收区,并通过测量较宽谱段内的完整光谱进行富里叶变换解析,有利于提高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超百万分之400 创历史新高

  针对国际权威观测机构表示观测到的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首次突破百万分之400这一关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13日特别发表声明,敦促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加强应对和遏制气候变化的战略行动。   美国商务部国家海

北半球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图片说明:全球碳排放量一直在持续升高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宣布,今年四月北半球的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达到了400ppm(1ppm即百万分之一),气候变化现状不容乐观。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意味着自开始使用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40%,且这种浓度

空气质量评估报告发布: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

  ●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具有同根同源性  ●我国每年人为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约相当于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部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实现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发展的同时,可以带来大幅的协同减碳效果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近日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6》,对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带来的能源

中国化学家发明碳回收革命性技术 可降碳除霾

  “速生草本植物碳转化刈割封存技术,可促进生物质飞跃大增产,获得足量的生物质,将其制备成固体、气体、液体形态的能源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大气温室气体负增长,可降碳除霾,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中国的一位化学家雷学军自信地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雷学军研究员,湖南省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全国劳

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极端天气趋多如何有效应对

  1月初,湖北枣阳暴雪天气造成6.1万户居民断电,抢险人员赴各地抢修供电设施。  最近,美国东部遭遇“炸弹气旋”,纽约等地迎来剧烈降温和大暴雪,美国东北部最高峰华盛顿山地区的气温降至零下38摄氏度,寒风刺骨。与此同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多地极端高温超过40摄氏度,悉尼最高气温达到47.3摄氏度,为1

中国科学家证明二氧化碳会激发次生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在科学界看来一直处于“亦正亦邪”的角色。一方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土壤吸收二氧化碳,形成“固碳效应”;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动陆地生态系统释放更多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吸收量和释放量究竟谁占上风

中国科学家证明二氧化碳会激发次生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在科学界看来一直处于“亦正亦邪”的角色。一方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土壤吸收二氧化碳,形成“固碳效应”;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动陆地生态系统释放更多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吸收量和释放量究竟谁占上风

专家详解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适应与减缓并重

  编者按 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对于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气候变化及其适应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为了帮助各级部门和全社会多方面深入了解《战略

全球二氧化碳水平超越“不幸里程碑”

  地球已经越过了一个“不幸的里程碑”——澳大利亚时间5月14日晚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这样写道。该国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大气科学家Paul Krummel在写给科学家的一封信中表示:“在过去的4天里,格里姆角的二氧化碳水平已经超过了400ppm(百万分之一)。”  尽管这一测量结果是意料之

地球升温4摄氏度若不干预CO2含量将比工业化前翻倍

  《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到2100年地球升温幅度将超出预计的“红线”。专家表示,升温4摄氏度,是在人类不减排温室气体前提下的一种可能性,但我们并不需要因此盲目恐慌。   英国《自然》杂志2013年12月31日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最新气候变化预测模型显示,如果人类不立即减少温室

二氧化碳究竟“是正是邪”科学家算出答案

   二氧化碳是一个典型的“双面间谍”:一方面它能帮助土壤固碳,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它究竟“是正是邪”,这成为了一道困扰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记者9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邹建文课题组通过观测计算,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强度及其驱动机制,

二氧化碳究竟“是正是邪”科学家算出答案

  二氧化碳是一个典型的“双面间谍”:一方面它能帮助土壤固碳,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它究竟“是正是邪”,这成为了一道困扰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记者9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邹建文课题组通过观测计算,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强度及其驱动机制,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国

探寻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纽带

   国家防总最近预测表明,今年汛期我国降水总体偏多,同时,华北地区等地同时出现较重旱情,极端天气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气候变化研究里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同时要分析、研究气溶胶的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研究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接受《中国科学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会议执行主席丁一汇、杜祥琬、何建坤   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差异和共识。从对气候变化趋势的认知来看,尽管有些学者对变暖是不是主要趋势提出质疑,但从科学界已掌

中国人均碳排放量高?看历史累积才有意义

  当地时间12月11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该杂志2019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6岁瑞典“环保少女”格雷塔·通贝里被选中,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正如《时代》周刊所说的那样,虽然格雷塔·通贝里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灵丹妙药”,但她“成功引起了世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转变”。“全

大气研究观测站,布鲁克红外常相伴

  天虽入秋,比往年来的晚一些;  因为全球变暖,还挺严重!  从1901到2012年平均涨了1.5℃以上,  按照这种形势,再过100年,夏天的美眉们应该穿的更清凉了吧~  温室气体CO2和CH4的超量排放是主要原因,这个是全球共识。  超量排放:物质是守恒的,藏在地底下的石油煤炭被利用燃烧后气体

各国专家探讨全球碳循环过程及二氧化碳减排机制

  近期,全球大气监测网多个监测站数据显示,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日均浓度值已突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制定的400ppm(百万分之一)阈值,温室气体排放警钟再次敲响。  6月7日,第九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在京落幕,来自世界各国的400多位气候与生态及环境领域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共

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全民努力 绿色、低碳才能更好发展

   气候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其中,全球变暖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气温问题之一,它使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极端天气。那么,全球变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呢?  全球变暖的问题日趋严峻,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北极熊卡通雕像巡展期望引发社会对濒危物种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关注。 

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研究先行一步

于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问题,《京都议定书》中未作出具体的时间规定,但要求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即所谓后京都时代),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研究先行一步  图为江西的一处

联合国报告称未来几百年全球变暖或已无法逆转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9月27日在斯德哥尔摩发布最新报告。   气候变化的威胁从未丧失其紧迫性。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9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警告说,如果没有大幅减排或用有争议的技术修复气候,全球变暖很可能在整个21世纪继续下去,进而极大改变地球的自然环境以及数

中国棕色云团危机

棕色云团已成为温室气体后对人类的又一巨大威胁,或许更加切近 图为2001年7月17日美国卫星拍摄到的东印度洋上空的棕色云团。那里的岛屿笼罩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所产生的浓雾之中。 一个寻常的冬日午后,位于北京市南郊的观象台,天色已经逐渐暗淡。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石广玉及其

全球温室气体浓度跃至80万年来最高

  世界气象组织10月30日发布了《温室气体公报》。该报告指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于2016年以惊人的速度急速上升至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在过去70年中显现的大气突变前所未有。  《温室气体公报》报告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公报指出,在人类活动与强劲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共同作用下,20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部署,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构建

二氧化碳究竟“是正是邪”?科学家算出答案

科技日报南京5月9日电 (记者张晔 通讯员许天颖)二氧化碳是一个典型的“双面间谍”:一方面它能帮助土壤固碳,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它究竟“是正是邪”,这成为了一道困扰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记者9日从南京农

海里的时钟 - 氟氯烃

  早上看科学新闻,看到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消息。米国科罗拉多大学大石头(Boulder)分校(下面简称科大)在昨天(5月1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一项研究说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就被禁止生产的一种作为冰箱和空调致冷剂的化合物氟利昂在2012年后居然又有开始重新溜回大气趋势。这个发现原理上很简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