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紫金山天文台等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273068, 11473073,41403056)等资助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季江徽课题组利用嫦娥二号探测数据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2015年11月2日,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季江徽研究员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黄江川研究员、澳门科技大学与台湾中央大学叶永烜教授、美国西南研究所Simone Marchi博士等关于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Boulders on asteroid Toutatis as observed by Chang’e-2》(《嫦娥二号探测数据揭秘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巨石分布特征》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6029)。该项研究基于我国嫦娥二号飞越探测数据的深度挖掘,揭示了......阅读全文

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图塔蒂斯小行星表面碎石分布特征

  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于11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季江徽课题组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黄江川、澳门科技大学与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叶永烜、美国西南研究所博士Simone Marchi等

人民日报:2012中国科技之“最”

  图为大亚湾实验项目三号实验大厅。 图为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 图为“蛟龙”进行7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 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准备滑跃起飞。 图为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图为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最玄   发现新的中微子振

攀登国际行星科学的“高峰”

——记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设备 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供图  无论是勾起我们回忆的天文馆穹幕电影院,还是地理课本上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与神秘的“火星人”,都是人们对天文学的最初认识和向往,也成为了许多人童年时代的励志来源。天文学,神秘而新奇,它仿佛离我们如此之远,又好像近在咫尺……  潜

紫金山天文台等对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研究获重要进展

  12月12日,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与多家单位共同合作研究的成果(紫台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利用嫦娥二号探测器对4179号小行星图塔蒂斯飞越探测获取的光学图像,揭示了该小行星的物理特性、表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

小行星探测:采矿或更具实用价值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在2022年前去探访一颗神秘的金属小行星——灵神星。  科学家之所以对这颗小行星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其全部由金属构成,包括铁、镍、黄金、铂金等。  就在前不久,我国著名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叶培建院士在一次小行星探测学术报告会上也表示,我国正规划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崔平远团队:在星空划出闪亮的轨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和远方,寄托了人类对未知的无限向往。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曾经的主宰者恐龙走向灭绝;当哈雷彗星经过,惊恐的古人对“扫把星”唯恐避之不及;当流星划过,人们双手合十许下心愿……对小天体的情愫,已经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  这些存在于茫茫

万钢:中国将着力攻克深空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

  12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12月13日飞离日地拉格朗日L2点195天后,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以10.73公里秒的相对速度,与国际编号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中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交会时“嫦娥二号”星

专家解读菲莱:创造空间科学多个“首次”

   近日,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热映之际,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完成现实版的“穿越”。  11月12日,“罗塞塔”彗星轨道飞行器从22.5千米的高空释放下“菲莱”。不幸的是,它落到了阳光不够充足的阴影中,无法为电池充电。

专家发现一颗珍贵小行星 外表另类“又脏又黑”

  紫台专家“逮到”颗珍贵小行星   ■其前身疑为哈雷彗星彗核,研究它对揭开太阳系结构和起源之谜意义重大   ■别以为它珍贵就觉得它会一闪一闪亮晶晶,它又脏又黑会颠覆你对星星的印象   太阳系里,除了我们能看到的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行星之外,还有一些并不被人所知,甚至不能被人看到的另类小行星,“丑

今日,向100位“改革先锋”致敬

  许振超  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三、发展人口健康技术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重点部署疾

朱光亚: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1991年4月27日,新当选的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右)和名誉主席钱学森在中国科协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   他扎扎实实地做事,却有战略家的眼光;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却是轰轰烈烈的大事。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

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助力地球化学高精度钾同位素研究

  8月15日,《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正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关于高精度钾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该项研究发现,玻璃陨石在形成过程中即上陆壳在转变成玻璃陨石的撞击蒸发熔融冷却过程中,没有发生钾同位素的分异,这对于揭示内太阳系

光污染危害易被忽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造光源的使用,对夜空的纯净度和能见度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在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的特别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特别强调了对于天文台站所在地夜空的保护,以及在教育方面需要提高全球公众的抵制光污染的意识。光污染不仅仅是天文学家们面临的问题,也涉及到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方

谷超豪的数学人生:一生尝尽深奥与抽象

  中新网1月11日电 综合报道,今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获得殊荣。谷超豪院士从事数学研究活动已60余年,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谷超豪的一生尝尽了数学的深奥和抽象。   谷超豪,1926年生,浙江温州人。1948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美国   深空探测异彩纷呈,宇宙探索发现不断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2018年,“好奇号”“朱诺号”“卡西尼号”“新视野”号等探测器持续提供着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带天体的相关数据。“旅行者2号”朝星际空间进发;OSIRIS-Rex抵达小行星贝努;“黎明”号完成了探测任务,将在谷神星轨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正式运行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正式运行   小行星、近地天体的搜索和危险评估是这台望远镜主要观测目标   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12月26日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进入正式运行

小行星图塔蒂斯“小头大肚子”形成机制揭示

  “我们基于嫦娥二号探测数据揭示了近地小行星图塔蒂斯形成机制,提出在地球潮汐效应作用下可形成该小行星延展型双瓣结构。”7月26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告诉记者。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季江徽课题组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的该项最新成果。  “出现在地球周围的近

Nature:展望2020年即将发生的科学大事件

  近日,Nature杂志展望了2020年将会发生的重大科学事件,其中包括火星探索计划、国际气候会议、培育人-动物杂交体等。NASA2020年的火星探测计划将配备一架可拆卸的无人驾驶直升机Credit: NASA/JPL-Caltech  1、火星探索计划  2020年,包括3个着陆器在内的几艘航天

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推动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的有关要求

吴祖泽:曾首个以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放射病

  两位学生明白吴祖泽院士此番话的深意。这番话,不仅折射了吴院士一生矢志强军报国的追求,还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投身新时代强军事业的深深期许。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吴祖泽最初的工作,就是铸造核放射伤害医学防护“盾牌”。他从放射系调入生化系工作,为研制个人辐射剂量仪又调去物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三个不同类型的近地小行星

  1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MPC)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刚发现的3个近地小行星2017 BK3、2017 BL3、2017 BM3,这三个小行星分属Amor型、Apollo型和Aten型近地小行星。  1月21日,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的科

中秋夜天外飞来一颗火流星 别只是看个热闹

       2013年2月15日,火流星飞奔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 NASA  中秋之夜,一位“天外来客”造访地球。10月4日夜,云南迪庆上空发生了一次火流星事件。据目击者称,一个明亮的火球划过夜空,同时伴有巨大的声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

《科学》关注国家天文台射电频谱日像仪项目进展

008年8月15日,《科学》(Science)以《星星在中国出现》为题,在“科学纵览”专题中头条介绍了国家天文台射电频谱日像仪项目的进展。文章称:“中国正在建设一双地球的新耳朵来聆听我们最近的恒星。” 由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团组首席研究员颜毅华负责的射电频谱日像仪项目是我国太阳物理规划中确定大力发展

徐更光:为国防建设服务 为了世界和平

  徐更光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兵器工业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召集人、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

天文学家:大日食观测究竟有哪些科学意义?

  张枚: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在日冕物质抛射的模型方面有深入研究。   包星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主要从事日珥磁场测量和日冕物质抛射分析研究。   7月22日的大日食绝对是一次“天文盛宴”:无论是公众,还是天文学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公众而言,日全食是最为壮观的天象

逮个小行星给你用 科学家打算用空气制动实现精准捕获

   在小行星家族中,那些运动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近地小行星,因具有一定的可达性,能够提供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关键信息,这一价值已成功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小行星的探索任务。  此外,科学家认为近地小行星可提供若干有用资源,用于支持未来的太空活动,如航天器推进剂制造和支持生命的消耗

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研发开始由跟跑转向并行、领跑,基础研

8月13日《科学》杂志精选

 志愿者计算计划发现了罕见的脉冲星  研究人员说,一个巨大的集合了来自192个不同国家志愿者的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之共同能力来“开采”大型数据组的计算计划,使人们发现了一颗有着非常弱的磁场的罕见、孤立的脉冲星。  该国际性的计算网络被称为Einstein@Home,而由其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