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万建民院士:转基因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仍有不足

当前,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迅猛,正在推动育种技术全面升级,引领生物种业发生重大变革,在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月26日,在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转基因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转基因生物种业已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格局。系统分析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形势,规划制定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以下简称转基因重大专项)的技术总师,万建民详细介绍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转基因新品种中试 与产业化成重点 转基因重大专项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猪、牛、羊为研究对象,目标是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阅读全文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解读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进一步了解《决定》的有关情况,近日,记者采访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一、请简要介绍《决定》制定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

生物技术让育种更专业

  近日,农业部对3款进口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发放安全证书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安全性是其一,新闻争论的背后更折射出种业竞争力的问题。   而今,如何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安全等优点的作物品种,已成为世界性的育种课题,由此,生物技术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

广东斥亿元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

  二、拟入选的领军人才   1、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领域著名专家。   2、阿夫拉姆 赫什科,基因研究领域国际著名专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3、拉斯 奥尔夫。彼昂,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国际著名科学家,曾任诺贝尔奖评奖委员

转基因鱼:中国最先出成果却为何迟迟“上不了桌”

   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世界上首个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被端上餐桌。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他们向加拿大出售了10000磅(约4535公斤)AquAdvantage转基因三文鱼,这是转基因动物在公开市场上的首次销售。  

罗琦委员:科研导向和项目导向一个不能少

  “要抓紧梳理军工科研院所发展曾经的经验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两会期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委员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军民融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应该完善军工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变曾经的“项目导向型”为“科研导向型”。  罗琦的感慨,源于航空专家唐长红委员的一段回忆——在上世纪

食品业19人获得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经院主席团审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详细列举了有效候选人的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别是院士提名和中国科协提名。   据了解,有效候选人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来自企业和军队等。为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中

李宁院士:一生长为国家忧

李宁在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1997年,李宁知道克隆羊多利诞生的消息后,用了3年多的时间学习、准备,与全世界的专家频繁交流,到各地参观,不断积累经验。2003年10月,中国第二只克隆牛问世,仅比第一只晚了不到一个月;2006年8月5日,中国第一只克隆猪问世。此后,李宁一直致力于推动动物克隆

天美GC&GCMS全球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隆重召开

  2014年11月18日,“天美科技气相气质全球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在紫玉山庄隆重举行。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女士、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分析仪器行业前辈孙建一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刘长宽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

出得实验室却难进厨房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转基因鱼的国家,领先美国3年。  如今,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后,世界上首个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在北美被端上餐桌。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他们向加拿大出售了10000磅AquAdvantage

非传统国家安全应注重防范生物威胁与信息威胁

  美国白蛾,一种外来入侵生物。这个不起眼的小生物是影响我国农业的主要病虫之一,可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然而,如果这种虫害某天被恶意扩大,谣言在网络上以讹传讹、快速流传,带来的民众恐慌甚至可能威胁整个社会的安定。   生物威胁和信息威胁事件均属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范畴。在今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提升环保科技创新能力

  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针对《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问:如何评价过去5年我国环保科技的进展和成效?  答:“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

刘振虎:高效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

——关于加强中国农科院农业科研协同创新的思考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来自科研院所、高校、行业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各界、各领域的创新力量不断发展,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传统体制下,科技创新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问题仍然沉疴存久,积弊日重。农业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已经

专家谈转基因技术:不能过分夸张也不能无视发展

  转基因技术,以实现跨物种的基因交流和目标基因的定向转移,解决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克服的抗病虫、耐逆、产量、品质等方面而著称于世。  据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已累计批准21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涉及100多个转化体,13类目标性状,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着重于发展抗性转基因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争议中前行

  本文根据2016年4月14日许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讲堂”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讲座人:许智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曾获

“未来水稻”:你在多远的未来?

  “未来水稻”时代,是个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工具”的育种时代,能促使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的全方位、大幅度提升。  不久前,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活动之一的“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育种技术的“未来水稻”,受到广泛关注。  据称,

深圳将打造全球“种业硅谷”

  “深圳土地资源有限,有一定的种业基础,2009年开始,我们更加意识到做农业肯定不能做传统农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亮点。”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现代农业处处长郑璇告诉记者,2009年深圳率先出台了《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及配套政策,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唯一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生存,我国农业生产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生存,我国农业生产资源有限,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北阜平举办的“农科讲坛”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如是说

能源植物“小桐子”在版纳植物园获得新发展

  小桐子计划繁华难现?   “小桐子是一种可以在干旱条件下茂盛生长的灌木,其种子可以生产类似于柴油的燃油,但目前人们将其当做绿色金子的期望正在减退——许多人曾把小桐子当做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拯救者,一种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并将其带入一个可持续的、油料供应充足的未来能源植物。”   这段话,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推动转基因透露哪些信号?

  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包括转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加快实施,核心关键技术要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攻克,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今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以及农业部4月份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都曾提出支持转基因发展。那么,此次规划印发又透露出哪些

新华社: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推动转基因透露啥

   近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包括转基因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将加快实施,核心关键技术要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攻克,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今年以来,在中央1号文件、全国两会以及农业部4月份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都曾提出支持转基因发展。那么,此次规划印发又透露出哪

科技部“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1〕5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加

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的标杆案件:三红蜜柚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中国实施二十余年,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随着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不断攀升,植物新品种纠纷数量不断增加,纠纷类型不断增多,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日益复杂,尤其是相关案件的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备受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实践来

Tecan帝肯发布2019年财报 全年收入6.4亿瑞士法郎增7.2%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帝肯Tecan公司发布2019年财报。2019年销售收入6.368亿瑞士法郎,相比去年5.938亿增7.2%,公司毛利润2.973亿瑞士法郎,毛利率46.7%,净利润7320万瑞士法郎,净利润率11.5%。2019年研发费用5985.7万瑞士法郎,研发占比为9.4%。公司收入主要来

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介绍。 一、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主持人:何予卿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由华中农业大学

2011年七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大盘点

  2010年10月18日,中国政府网刊登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此决定标志着七大新兴战略产业框架成定局。   从2008年的

转基因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转基因技术有争议、有疑虑,这是正常的。对这个问题,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推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稳打稳扎,确保不出闪失,涉及安全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要大胆创新研究,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近日揭晓。高星、罗俊、孙强、林鸣、马宗义、赵卫、曹则贤、刘自鸿、徐立、张昌武等10人当选。  这项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2018年度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英雄”。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至今

我国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已具备多项有利条件

  “总体来看,我国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演讲中表示,但“我们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生物产业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  冯飞在演讲中表示,总体来看,我

质检与共和国同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质检科技工作回首   图为计量院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检测设备。   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质检系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都是德高望重的科研专家。可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却一直声称,自己只是科研团队中的“小字辈”,眼前备受瞩目的科研成果源自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