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家再度编辑人类胚胎基因反对声变小

美媒称,不到一年前,一些重要研究人员呼吁暂停使用一项革命性技术时,中国的研究人员却利用这一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震惊了世界。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4月9日报道,研究人员担心随意使用这一技术或许会使胚胎变成完全发育的人类,到时候他们会把这种基因突变遗传给他们的后代,意料之外的后果带来的风险似乎太大了。而现在,中国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再次利用这一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了基因重组。这一次科学家们的反应只是不满地耸了耸肩。显然,过去一年里发生的太多的事情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 报道称,这一受到质疑的技术被称为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它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比以前更精准地对基因进行操控。2015年,中国研究人员试图利用CRISPR技术编辑一种能够引发血液疾病地中海贫血的基因,他们只能编辑71个胚胎中28个胚胎的有缺陷的基因。更糟糕的是,这对基因组的其他部分造成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改变。 在最新一次尝试中,广州医科大学的研......阅读全文

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是否有临床价值? | 观点

  在贺建奎事件引发的大讨论中,有两个反复出现的批评热点:选择CCR5基因的不适当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成熟。本文试图从医学遗传学、生殖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角度对这两点提供一些新的看法,也希望这些观点对伦理学的讨论有所帮助。  胚胎基因编辑所涉及的技术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贺建奎所使用的“

中国发表全球第二篇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成果

   继去年中国科学家发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论文并引发国际争议后,日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博士范勇团队,又在国际期刊《辅助生殖与遗传学》上刊发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最新研究成果。  虽然《辅助生殖与遗传学》的影响因子仅1.718,但论文发表后,《自然》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纷纷发表跟踪报道,范勇等人也

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是否有临床价值? | 观点

  胚胎基因编辑  与IVF/PGD的技术理念相悖  如果说前一个论点还偶尔被少数评论简略提及的话 [13-14],基因编辑技术在原则上不适用于编辑(修正)人类胚胎携带的遗传病基因这一观点似乎还没有人论及。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本文的另一个主要论点:编辑人类胚胎遗传病基因与其必须依靠的IVF/PGD在

瑞典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 为何惹大麻烦?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瑞典科学家宣布对人类健康胚胎的遗传基因进行了编辑修改,目前胚胎依旧发育良好。研究人员对什么实现了精确编辑?为何这项研究会富有争议? 根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报道,在近期实验中,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生物学家雷德里克·兰纳(Fredrik Lanner)以及其同事使用基因编辑

饶毅演讲:基因编辑带来什么危机?

  涉及人类生命的技术进步是把双刃剑。2012年诞生的简便而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分子生物学重大技术进步,合理应用可增强人类福祉,不当应用可给公共安全和人类社会带来危机。  基因编辑人类体细胞与基因编辑生殖细胞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细胞编辑只影响个人而不带来新的伦理问题;而生殖细

“基因剪刀”怎么切才安全?

  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在全球首次利用CRISPR技术成功修改人类胚胎的一个基因,阻止了因为这一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地中海贫血症,这项创举也将基因编辑的关注度推向又一个高峰。  “基因编辑的威胁程度堪比核弹”这一说法目前来看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基因编辑这把“剪刀”到底怎么切才安全,仍值得探讨。  基因编

新闻分析: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在争议中前行

   美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成为27日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科技新闻。此前,中国科学家已开展了类似研究,英国也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这些进展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伦理争议,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仍在继续前行。  基因编辑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删除或更换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近年来,在有着“基

人类胚胎基因改造应让伦理、监管及公众参与进来

  8月3日,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胚胎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主任Shoukhrat Mitalipov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精准且高效地修饰了人类胚胎细胞的一个基因缺陷,相关研究以“修复人类胚胎中一个致病的基因突变”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研究团队阵容主要有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在争议中前行

   近日,美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科技新闻。此前,中国科学家已开展了类似研究,英国也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这些进展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伦理争议,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仍在继续前行。  基因编辑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删除或更换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近年来,在有着“基因

中国:“基因编辑”会不会重蹈干细胞治疗覆辙?

  “抱歉。”黄军就拒绝采访,挂断电话。这位中山大学35岁的副教授,在国际生物学界掀起一场伦理规范的“史诗”般的讨论后,打算抽身。  2015年4月18日,国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黄军就团队的研究——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改造。此前,黄军就曾向世界知名期刊《自然》(Nature)

“修改人类胚胎基因”论文,发还是不发?

  如果不是国外媒体的爆炒,中国科学家团队关于“修改人类胚胎基因”的论文或许真的就“静悄悄”地发表在国内刊物上,不动声色地被翻过去了。   缘起——对人类胚胎基因动手术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这已不是一项陌生的技术了。在最近两三年里,科学家们普遍都用它作为编辑基因的“手术刀”。该技

Nature:中国领头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Fredrik Lanner正在准备编辑人类胚胎中的一些基因。去年4月这类研究在国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当时一个中国研究小组透露已经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这样的实验(Nature:中国科学家用CRISPR/Cas9改造人类胚胎)。  但Lanner预计他探索早期人类发育的研究工作不

饶毅演讲:基因编辑带来什么危机?

  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带来的安全危机  为什么需要格外担心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这不是人文关怀,而是严谨的科学问题。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带来的危害  1) 个体选择不能强加于人类社会。因为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后,被编辑的个人会和其他人婚配,其后代也会带有编辑后的基因。因此,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影响就不限于

特稿:“基因剪刀”为何成为最火科技话题

  什么技术,三次入围顶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突破,更在2015年底成为《科学》和《自然》杂志双双关注的年度焦点?  什么技术,问世仅3年,就风靡全球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成为人类可能改造自身的利器?  什么技术,中国科学家突破性应用使我国相关研究站在了全球前列,却也引发不小争议?  “基因剪刀

新华网:“基因剪刀”为何成为最火科技话题?

  什么技术,三次入围顶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突破,更在2015年底成为《科学》和《自然》杂志双双关注的年度焦点?  什么技术,问世仅3年,就风靡全球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成为人类可能改造自身的利器?  什么技术,中国科学家突破性应用使我国相关研究站在了全球前列,却也引发不小争议?  “基因剪刀

国家发声 反对基因编辑防艾滋

  昨天上午,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深圳诞生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记者从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获悉,该项试验进行前并未向该部门报备,正开会研究此事。  据人民网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

美科学家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一个研究团队修改了人类胚胎的基因。这是美国科学家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  该研究由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Shoukhrat Mitalipov领衔,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大量单细胞胚胎的DNA。《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透露,相关人员表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揭秘首次人类胚胎基因编辑 “中国贡献”受关注

  美国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2日正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该研究一周前遭媒体曝光,引发全球科技界广泛关注。由于牵扯道德伦理问题,人类胚胎研究屡屡处于争议之中。迄今,只有中美两国实施过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英国一个团队则获得政府的类似试验许可。  那么,科学家出于何种考量要对人类胚胎基因“动刀”

中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再引伦理争议

  中国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的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的类似研究在国际上掀起巨大波澜。  这一次,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是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使用CRISPR技术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组进行了修改,目的是使其能够抵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4月6日,该

打开基因的潘多拉盒后,人类已经无法回头

  自昨天人民网对「世界首例艾滋病免疫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发出后,不到 24 小时,此事已经在全网发酵。  包括Nature及Science在内的国际顶级学术网站,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登上网站首页。  基因编辑婴儿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图源:Nature 网站报道截图CRISPR 技术重磅炸弹:中

追问设计婴儿:究竟是什么催生了贺建奎的科研冒险?

  基因编辑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是科学界的禁区,这条不可随意逾越的科学伦理红线,因何被贺建奎轻飘飘跨过,把有关生命的诸多难题抛向世人。《财经》封面  与多数科研者的来路不同,贺建奎从香港大学李兆基大会堂舞台的另一侧走上前。  这是“基因编辑婴儿”消息公布后他的首秀,给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这样一个鲜为

俄科学家回应基因编辑婴儿研究计划

  近日,Nature报道,有科学家正计划进行基因编辑婴儿研究。宣布这一消息的是俄罗斯分子生物学家Denis Rebrikov,他是俄罗斯最大的生育诊所库拉科夫国家妇产围产学医学研究中心基因组编辑实验室负责人,也是俄罗斯国立研究医科大学的研究员。Rebrikov表示,他已经与莫斯科的一个艾滋病毒中心

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获得“改写生命剧本的神笔”

  遗传性疾病、癌症、艾滋病、地中海贫血,将来有没有可能得到根治?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教授团队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将让人类获得“改写生命剧本的神笔”,为战胜疾病提供全新的有效工具。   2015年4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贺建奎之后,世界准备好了迎接基因编辑婴儿了吗?

  25岁的杰夫·卡罗尔(Jeff Carroll)在刚结婚6个月后,和妻子决定不要孩子了。因为他刚刚得知自己携带亨廷顿症的基因突变,这种遗传性疾病,会摧毁大脑和神经系统,最终往往导致死亡。他的母亲在四年前发病,他知道这个病迟早也会在自己身上爆发。  亨廷顿症(Huntington's di

于军: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精准医学

  基因产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精准医学不仅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作为精准医学的“排头兵”,基因组学也被纳入“十三五”百大项目名单,要“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对著名基因组学专家、中国基因组学奠基人于军教授来说,基因组学引领的技术应用得到如此重视,既让他感到欣慰———20

科学家质疑美国首批基因编辑人类胚胎

  8月初,一个美国团队宣布,利用CRISPR技术成功修复了人类早期胚胎中一种与遗传性心脏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这是美国国内首次进行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该消息在生物界引起一番热议。   由于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修复人类胚胎中的致病基因突变,将其与体外受精等技术结合使用,或能防止有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变

Science回顾报道:贺建奎如何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Science》通过贺建奎的前公关助手Ryan Ferrell,追踪采访与贺建奎相关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个事件的大致轮廓——这位本来做测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学家如何转向并让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横空出世?他如何起步、获得经费、与同行进行交流、同行当时的建议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评论此事?  2017

对话周琪院士-基因编辑的未来

  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CRISPR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修饰基因组的能力. CRISPR技术来源于细菌本身对抗噬菌体的“免疫系统”. 这项技术利用单链引导RNA(sgRNA)和Cas9蛋白, 可以在体内和体外简单、迅速、低成本实现基因编辑. 2012年以

四问“基因编辑婴儿”

  “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注意到,两天来,科学界、法学界不少人对上述基因编辑婴儿行为提出质疑。有专家认为,基因编辑对人类获益有限,而风险是长远和不可预期的。一些法学界人士也指出,所谓的“基因编辑婴儿”涉嫌违法。  1问  “基因编辑”技术难度如何?  中科院院士:是一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