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才赤字”待弥补

“大数据之都”贵阳的招牌活动“数博会”启动在即,一则贵阳市“筑巢”吸引大数据人才“金凤凰”的消息率先引起了业界和媒体的注意:贴着“奖励政策丰厚”标签的《贵阳市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按照该方案,到2018年贵阳市将选拔培养大数据领军人才10名以上、大数据创新人才100名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大数据优秀人才1000名以上、大数据专业人才和基础人才数万名。 不得不说,贵阳此举是招揽大数据人才的“大手笔”。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致力于发展大数据产业、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的贵州,切实感受到了大数据人才短缺的现实困境。 “贵阳目前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因高级人才极度缺乏而被制约。”贵阳一个名为“创想家”的孵化器项目总经理刘波说。 不在于大 而在于用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存取、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可模型化等特征。海......阅读全文

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与多家单位合作推动数据共享

  9月2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举办海洋时空数据与应用论坛。论坛期间,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分别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数据共享。  根据协议,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与各合作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

大数据“人才赤字”待弥补

“大数据之都”贵阳的招牌活动“数博会”启动在即,一则贵阳市“筑巢”吸引大数据人才“金凤凰”的消息率先引起了业界和媒体的注意:贴着“奖励政策丰厚”标签的《贵阳市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按照该方案,到2018年贵阳市将选拔培养大数据领军人才10名以上、大数

科学研究部门优化数据存贮空间

和企业一样,大型研究机构也正在为日益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困惑不已,运用正确的文档存贮解决方案,能够创造出显著的存储空间。 科 学研究部门的数据保存必须保证安全,以备时隔数十年后还能方便准确地调用。有些数据和研究方法还要保存在公开的档案里,以便能够重复这些研究项目和进行结 果检验。研究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重大机遇

  “大数据的概念听上去和云计算一样,有些‘高大上’,但是大数据绝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事实上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面貌,更为科学研究带来重大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究员郭华东说。  依托海量的数据状态和云级别的数据处理能力,大数据以其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

德国数据显示中国科研人才水平加速提升

  德国华人教授学会年会4月19日在德国明斯特落下帷幕。出席会议的德国洪堡基金会负责人用最新统计数据说明,中国科研人才的质量近年来在加速提升。  德国洪堡基金会每年向数百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外国学者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在德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根据洪堡基金会的统计,2014年,亚洲共有5313名受过洪

妨碍科学研究!欧盟数据相关法律急需调整

  对于许多人来说,《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网页频繁弹出窗口,征求访问者授权同意把浏览信息储存在cookie里。对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Francis Collins来说,这些规定已成为研究活动中的严重障碍。   自1993年起,Collins一直是一项芬

上海启动大数据人才培养-3年引进千名高端人才

本昨天,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数据科学和大数据人才培养计划”已正式启动,将在未来3年培养和引进千名高端数据人才。首批大数据工程硕士招生将于今年6月开始报名,9月入学。 该培养计划首批启动了大数据工程硕士、数据科学家训练营和数据科学FIST三个项目,随后还将陆续启动青年数据科学家

郭华东院士:科学大数据将打破传统科学研究

  在近日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院士提出“科学大数据”概念。他认为,作为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大数据正在使科学世界发生变化,驱动着科学研究进入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这一全新阶段。  郭华东打了个比方,“科学大数据是人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用人才激活创新机制

十年,对于不少人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对于北生所,则是沧海桑田。十年,这块被誉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研究所,展现出一幅生命科学领域的壮伟蓝图。 在建立之初,北生所便担负特殊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机制。自此,北生人兢兢业业,在短短十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用人才激活创新机制

   编者按 十年,对于不少人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对于北生所,则是沧海桑田。十年,这块被誉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研究所,展现出一幅生命科学领域的壮伟蓝图。  在建立之初,北生所便担负特殊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机制。自此,北生人兢兢业业,在短短十年

大隅良典呼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2016年首个诺奖,由一位日本人获得。10月3日,大隅良典因为自噬机制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1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含日裔)上升到17位。日本科学虽然取得“井喷”式成就,但大隅良典却未雨绸缪,他认为,不能因为近年来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增多就认为日本很棒,并对

回顾“863”计划:科研瞭望塔-人才大熔炉

  今年春节过后,科技部对外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很多人将其视作自1986年开始实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终结点。  三十而立。回顾过去的30个年头,“863”计划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中国科研巨轮的“船长”一般,在诸多领域引领着中国科研前进的方向。  如今,“

鄂维南:发展大数据最大瓶颈是人才

  日前在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表示,中国大数据的前景非常广阔,市场非常大。但如何把这个广阔的前景变成现实,现在还面临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流通不畅、数据分析存技术问题等诸多瓶颈,“但最严重的还是人才问题”。  鄂维南指出,我国理论上说有很多数据,但当前存在“数

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落地重庆

  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西南华大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时空病理学术交流会26日在重庆金凤实验室举行,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的专家学者们与会,探讨时空组学技术在病理研究上的最新进展。  时空组学技术是当前探索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的利器。华大集团作为时空组学领域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自2020年推

十九大代表:凝聚起创新人才“强磁场”

   “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如总书记所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多位十九

方忠:三大要素保障人才潜心科研

  基础研究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近几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近90年的历史积淀,坚守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接连在铁基超导、拓扑绝缘

大科学装置为何能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65.shtm

四大原因造成中国面临严峻人才挑战

  中国制定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一系列挑战,诸如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系统、合理使用日益增加但仍然有限的研究开发经费、完善知识产权体系等。但是,最大的挑战无疑是人才的挑战,而应对人才的挑战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真正从注重投资、过度依赖出口、资源利用效率低、

人才“帽子”一大堆-层次不清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建忠有个困惑。他常常看到,有些科研人员在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一定认可后,就开始到处申报各种称号和荣誉。“这种行为是国家允许的,谁也不能限制谁。”沈建忠说。但他想问:“帽子”这么多,到底戴上多少顶,才算功德圆满呢?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事业中,国家理应对科

人才“帽子”一大堆-层次不清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建忠有个困惑。他常常看到,有些科研人员在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一定认可后,就开始到处申报各种称号和荣誉。“这种行为是国家允许的,谁也不能限制谁。”沈建忠说。但他想问:“帽子”这么多,到底戴上多少顶,才算功德圆满呢?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事业中,国家理应对科研人

2014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进展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12月27日,2014年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进展主题论坛在京举行。包括徐宗本等5位院士在内的来自学界、商界和政府部门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围绕今年国际上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展开了研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

2022大数据科技传播奖揭晓

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湖南省科协、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的2022年大数据科技传播奖评选活动近日揭晓,共评出特殊贡献奖7名,作品奖9件,团体奖13个,个人奖28名。本次评选活动经郭华东、李兰娟、褚君浩等院士担纲的大数据科技传播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选审定,依照《大数据科技传播奖奖励办法》规定,评选中国工程

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三大数据展现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新华社记者刘诗平8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通过水利部主持的设计单元工程完工验收。至此,南水北调东、中线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据统计,如今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过5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充分展现了这一工

我国尚未建立生物大数据研究中心:人才缺口较大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2014财年,美国政府就如何充分利用生物医学大数据,启动Big Data to Knowledge计划,这是继2012 年美国国家大数据计划实施后新一轮面向生物大数据的基础研究计划。目前,发达国家在生物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已远远走在前端。在我国,生物大数据还处于发展的初

高学历人才精神状况引关注!Lancet子刊给出数据支撑

  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是目前社会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数据显示,随着学术、社会和经济压力越来越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出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少有研究比较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中常见的精神障碍。  因此,英国研究人员调查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从

生物医学遭遇大数据-复合型人才缺乏待解决

  目前获取海量数据变得越来越方便,但一家机构与另一家产生的资料有很多差别,把这些信息集中分析时就需要一个共同的标准。  标准化虽然艰难,但与会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兼通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困境。  大数据时代正在深刻影响生物医学研究:海量数据需要在不同系统

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中国如何作贡献

   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我国近年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身影频现,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包括“世界巨眼”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历史新机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宋微波院士:三十载光阴书写对科学研究大爱情怀

宋微波宋微波(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宋微波(左四)与团队成员探讨科研问题。  纤毛虫,原生动物中结构最复杂、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大类群,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极地、土壤中以及各类动植物宿主体内外。在那里,它们扮演了形形色色的角色:微食物网内的能量转运枢纽、环境清道夫、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者、基础科学研究用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奖励基金颁奖典礼

2011年度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奖励基金颁奖典礼举行   11月18日上午,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奖励基金颁奖典礼在上海生科院举行。颁奖典礼由上海生科院副院长吴家睿主持。赛诺菲-安万特全球早期研发部副总裁Jean-Marc Herb

科技信息人才培养应树立“三大观”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信息在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运行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先行官’职责。不断培养一大批专业科技信息研究人员至关重要。”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李萌在近日于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科技情报研究生教育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研究生教育4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  去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