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韩春雨:科学研究要“只顾攀登莫问高”

资料图:韩春雨在向媒体记者介绍技术细节。 一个月来,中国生物学界很不平静。搅动一池春水的,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 灰T恤、绿马甲、运动裤、电子表……记者在学校实验室见到韩春雨时,这位42岁的“网红”科学家看上去就像个刚运动完的大学生。 而让他成为“网红”的,是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2016年5月2日发表的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被称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在生物学界引起轰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让十年来默默无闻的韩春雨,一夜成名。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编辑工具,就是能够进入活细胞里的‘手术剪’,可以精确剪开基因某个部位。”在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分子药物研究室里,韩春雨背靠着实验台向记者介绍他的研究成果——NgAgo-gDNA,一项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的基因编辑技术。 学界公认先进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已经相对成熟,......阅读全文

先进科学:基因编辑如何摆脱“脱靶”困扰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多种不同的基因组编辑方法,以CRISPR/Cas9系统最为便捷、高效,应用也最广泛。  但CRISPR技术存在的脱靶效应依旧是影响其能否广泛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正确评估、检测脱靶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降低脱靶效应,是当前基因编辑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

韩春雨《自然—生物技术》撤稿:撤稿是否等同学术造假?

  在身陷学术争论,被质疑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一年后,英国《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韩春雨称,撤稿是出于“科研记录的完整性”的主动行为,并表示“实验还需继续论证和完善”。  “新华视

专访龙漫远:基因何以为基因,人类何以为人?

  “我没有想到我们有机会知道我们是谁?是由什么基因来控制我们在演化过程中之所以成为人?……”这是龙漫远教授最近一次给一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写的邮件中的话,不过他随即删掉了这句话:“Too passionate(太动情了),你在告诉人家,什么是真,应该以科学事实来让编辑接受我们的论文。”  我们何以生而

基因领域:最重要的是读懂“天书”

  左手技术,右手资本,毫无疑问,基因科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的宠儿。  从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来看,人类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摩尔定律”:上世纪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计划花费30亿美元,用十三年时间完成一个人类全基因组的测序,绘制出人类基因组图谱。但到了今天,使用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

海洋所科研人员绘制完成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近日,牡蛎基因组计划(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项目组宣布,历时两年的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终于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养殖贝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基于短序列的高杂合度基因组拼接和组装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据悉,目前的基因组图谱已达到国际领先的基因组图

将高大上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普及给大众你怎么看?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线购买便宜的CRISPR试剂盒,会怎么样?购买者用这些试剂盒干什么?这种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应该如此容易地获取吗?  去年夏天,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美国科茨维尔一位爸爸和他7岁的儿子坐在地下室的充气椅上;他们之间的地板上放着一个白色的盒子。爸爸用一把剪刀把盒子打开,问:“你认为

941项/人,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科技奖候选项目/候选人

#aabbccdd6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6{border:1px solid #666666}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形式审查合格项目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推荐奖种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提名专家/推荐单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争议中前行

  本文根据2016年4月14日许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讲堂”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讲座人:许智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曾获

搞创新一定要耐住寂寞 两院院士热议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2016:分析测试行业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现在,让我们回顾这过去的一年,咱们行业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重大专项:十三五重开局  2016年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简称“重大专项”)实施的第二个五年。经过暂停之后,其归属被调整为“重点研发计划”。与十二五较明显的区别是,专项的支持方

追问设计婴儿:究竟是什么催生了贺建奎的科研冒险?

  基因编辑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是科学界的禁区,这条不可随意逾越的科学伦理红线,因何被贺建奎轻飘飘跨过,把有关生命的诸多难题抛向世人。《财经》封面  与多数科研者的来路不同,贺建奎从香港大学李兆基大会堂舞台的另一侧走上前。  这是“基因编辑婴儿”消息公布后他的首秀,给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这样一个鲜为

NgAgo四大新发展显示信心增强, 国际争夺加剧

  进入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出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发展,让这个一度沉寂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而其中影射的意义,更是值得中国科技界和大众传媒的深思。  国际专利申请  首先,是国家知识产权局1月9日发布“视为撤回通知书”,显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新华时评:科学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陷入争议漩涡一年之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主动撤回了关于新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当初刊发其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3日发表社论说,“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此事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下一步探寻真相的原则,莫过于科学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盘点2014年度十大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

  基因编辑更快更准更简单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方法,成功将蛙的DNA插入到细菌中。20世纪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带有一

中国最年轻院士邵峰: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

  春日的北京寒意渐散,北京生命研究所红楼门前一排大树正发着新枝,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4月1日上午8时,邵峰打开电脑,开启日复一日的工作。  2015年12月7日,43岁的江苏籍科学家邵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最年轻院士。他这样总结20多年的学术生涯:“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坚持做最

中国最年轻院士邵峰: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

   春日的北京寒意渐散,北京生命研究所红楼门前一排大树正发着新枝,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4月1日上午8时,邵峰打开电脑,开启日复一日的工作。  2015年12月7日,43岁的江苏籍科学家邵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最年轻院士。他这样总结20多年的学术生涯:“坚持最初的判断和事业选择,坚持做

对话Life Tech:Ion Proton台式基因组测序仪

  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Life Technologie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IFE)3月28日宣布,在中国推出新的台式基因测序仪:Ion Proton™。借助该技术产品,只需 1000 美元即可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个人全基因组测序。    这一新型测序仪采用了新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此前推出的同样基于这

Cell Res:中国学者用韩春雨基因编辑新技术研究斑马鱼

  2016年,生命科学界的一个热门人物,当属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在今年的5月份,他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提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当前最火热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发起

Cell Res报道韩春雨基因编辑新技术有效

  2016年,生命科学界的一个热门人物,当属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在今年的5月份,他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提出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当前最火热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发起

韩春雨实验事件发酵 打口水仗不如用论文说话

  11日,13位中国科学家发表实名声明,称他们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事件最初缘起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这样一个发现

中青报:别把诺奖级成果归结于十年不发表论文

如果非要认为韩春雨从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下子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那是对他的侮辱,忽略了他在科研路上的探索与攻关。 前不久,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河北科技大学官方

2016年的科学争议事件:学术造假、CRISPR专利、三亲婴儿...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争议事件

  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多项突破。前几日,Nature和Science网站相继评出了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体临床试验、孔纳米测序、寨卡病毒、三亲婴儿、杀死老细胞永葆青春、计算机设计人工蛋白以及实验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受到争议

2017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尽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质疑,但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基因测试新技术  新概念造影剂“纳米MRI灯”  巴西转基因大豆  记录DNA数据  具隐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拟效果图)  耐水性超薄太阳能电池  美 国  基因编辑技术火热 干细胞研究获突破  美科学家开展了该国首个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

中国基因治疗领先美国,下一个千亿市场正处爆发前夜

  2012年,来自美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共同改进了CRISPR-Cas9系统,并在其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预示:CRISPR可作为一种高效而特异的RNA介导的基因编辑工具。2013年,张锋等人利用CRISPR进行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编辑,开启了CRISPR作为可编程的基因编辑工具的新纪元。  作为CRISP

Nature热议NgAgo基因编辑技术

  六个月前,中国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称为 NgAgo 的酶可以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而且这一技术要比目前流行的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更为精确和应用广泛。但是在文章公布后,几乎同时就有其他科学家在论坛上称无法重复实验。  近期发表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

孰轻孰重?基因编辑的「利益」和「风险」如何衡量?

   如果你明白“CRISPR介导基因编辑”这个词的含义,那么你一定知道我们现在能更加有效、快速且廉价地改造DNA。  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基因治疗的严肃讨论,该技术通过直接修改某人的DNA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症或血友病。你也可能听说过有目标的基因增强,以实现一个健康人提高其基因组品质的

人类应该如何平衡基因组编辑的利益和风险

  如果你明白“CRISPR介导基因编辑”这个词的含义,那么你一定知道我们现在能更加有效、快速且廉价地改造DNA。  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基因治疗的严肃讨论,该技术通过直接修改某人的DNA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症或血友病。你也可能听说过有目标的基因增强,以实现一个健康人提高其基因组品质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