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明星抑郁症说起:为何无法对抑郁症免疫

因为又一个年轻生命选择了这种方式离开人世,抑郁症又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此前三毛,阮玲玉等人的离去,还有许多身边人的真实故事,已经不断的说明了这种疾病正如感冒一样普遍。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其中每年因为这一疾病而自杀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上百万。 更为关键的是不少人将抑郁症看作是性格软弱,导致这种疾病的就医率非常低,然而实际上抑郁症也如哮喘、糖尿病或其他任何疾病一样,源自人体器官——大脑,同样也有抑郁易感基因,同样也能在家族中遗传,那么是否也存在类似针对病原体一样的人体免疫机制,保护我们免受抑郁症的侵害呢? 人类患上抑郁症的历史很长,今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系列尼安德特人的遗传变异对患抑郁症的风险有着复杂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异增加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而另一些则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研究的历史也很长,对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研究更是众多。目前从基因角度,对全基因组进行分析的结果发现了很多与抑郁相关联的基因......阅读全文

JAMA Psychiatry:儿时多害病,长大易抑郁

  2014年8月13日发表在JAMA Psychiatr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会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生,表明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以及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生理疾病可能有共同的生物学机制。简单来说,孩童时期用血液中以抵御感染的

消炎药或能缓解抑郁症状

  抑郁症是否由发炎的大脑引起?一项对探究炎症和抑郁症的研究进行的综述发现,一类消炎药或能减轻抑郁症症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杂志。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Golam Khandaker和同事分析了20项评估抗炎症细胞因子药物在患有慢性炎症疾病人群中所产生效果的临床研究。这些药物会抑制控

12月Cell期刊亮点研究全在这里

  2019年12月份即将结束了,12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也可通过摄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生长  doi:10.1016/j.cell.2019.11.00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

2019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 精神疾病精准检验分论坛

  2019年7月20日下午,在这激情飞扬的盛夏,来到美丽的南国,来到了热带风情城市—“椰城”海口,与最热情的同道欢聚一堂,共同分享此次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海口市会展局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精神疾病精准

基金委与JSPS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经过公开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合作项目申请87项。经初步审查并与日方核对名单,确定有效申请为80项,其中合作交流75项,双边会议5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  合作交流: 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申请人依托单位日方申请人

电刺激激活免疫系统 神经和免疫系统研究开启一场革命

 SetPoint公司的植入式电刺激器可以对迷走神经施加电刺激  每一天,无论在干什么,Katrin要进行6次电刺激。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从口袋里取出一小块磁铁,然后把它放贴在锁骨的皮肤上。之后,她会受到 60 秒钟的电刺激,她的喉咙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如果她这时说话,就会有颤音。过一会儿,这种感觉

Nature:首次揭示机体肠道健康影响大脑健康的分子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细胞之间交流沟通背后的新型细胞和分子过程;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观察到自身免疫细胞疾病和多种精神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诸如炎性肠病、银屑

关注机体疼痛 这些研究值得一读!

  有数据显示,慢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高达20%-45%。在我国,2011年慢性疼痛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竟有约80%未接受合适的镇痛治疗,许多人由于自身观念、经济状况等原因,遇到疼痛往往选择忍,甚至把能忍痛视作英雄和勇敢的表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改变,人们渐渐认识到,慢性疼

Nature:电刺激激活免疫系统疗法

  一项研究揭示了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这会引起医学领域的革命吗?  每一天,Katrin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口袋里取出一小块磁铁,然后把它放贴在锁骨的皮肤上。之后,她会受到60秒钟的电刺激,她的喉咙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如果她这时说话,就会有颤音。过一会儿,这种感觉会消失。Katrin每天要进行六

2019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序号项目名称联合单位301籽鹅开产节律基因的筛选、功能验证及调控机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02承载三明治式免疫激活因子的LTB-MEP-PEI纳米微球免疫活性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03玉米移栽生物质钵育秧盘制备方法及成型机理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04黑龙江主产区稻米有机挥发性成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为何说肠道微生物是人类的“健康保护伞”?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于机体健康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营养的摄取,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代谢稳态的维持。作为基础医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在此,我们简要梳理一下近一段时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大家喜欢!  1. Science子刊

PNAS:“不干不净不生病”有科学证据

  人人都知道要注意保持清洁,但是过于追求干净卫生,可能会减少我们身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并增加炎症和压力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在《PNAS》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解决方法可能存在于我们后院的土壤中。  我们越来越限制饮食,并过分追求干净卫生,当然,这使得儿童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并减少了与细菌的接触。虽

血液检测可预测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疗效

罗耀拉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了首个可预测抗抑郁药是否对抑郁症患者有效的可靠方法。该方法涉及血液检测一种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一项罗耀拉研究发现85%以上VEGF水平较正常水平高的抑郁症患者中应用依他普仑(商品名来士普®)后获部分或完全缓解。与之相比,低VEGF水平抑郁患者对该药

被忽视的干眼: 逐年高发且呈年轻化

   经常加班、熬夜,你会不会总觉得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玩手机、看电脑后,你会不会总觉得看东西模糊、眼痒且易疲倦?开车时,你会不会总觉得怕风、畏光,眼皮发沉?千万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用眼过度,很有可能是干眼在“作怪”。  “干眼是较复杂的眼科疾病,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

逆转抑郁症的益生菌--肠道菌群

  早在20世纪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迈克·格尔松教授就提出由肠管、肠道神经系统和肠道微生物形成了人体的第二大脑——肠脑。目前,逐渐增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会通过肠—脑轴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暗示,肠道微生物在抑郁症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抑郁症患

男女肠道菌群在7方面有差异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学科组在《先进科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男女菌群在15个位点(包括肠道、呼吸道、口腔、皮肤等)7个方面所存在的重要差异及其机制,为研究男女在对菌群相关疾病的易感性差异等领域提出了参考标准,在“菌群性别组学”这一崭新研究领域取得基础性突破。  据了解,“菌群

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有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饮食、睡眠质量差,全身多处不适感,更有甚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重症抑郁有近15%的自杀率[1,2,3]。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炉

编 号 论文题目 作 者

2013年杰青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生物医药类)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通告如下: 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SCIEX开启微流SWATH全景蛋白组学交流之旅

  由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主办,武汉金开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表观遗传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8月12日-14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此次会议针对蛋白质组学、三维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邀请了来自中科院、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

OpenSPR 揭开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SERT的神秘面纱

抑郁症是一种影响3亿以上人群的常见疾病,其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80万人因为抑郁而自杀。这是一个严重的精神疾病,对患病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有重大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症和大脑似乎推动了抑郁症的发展;先天的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与神经递质和神经回路相互作用,影响抑郁的风险。炎症是一个重要

2017“DMPK”华山论剑 “质谱沙龙”十一春秋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12月9日,北京地区“DMPK&质谱沙龙”联合年会在北京朝阳医院召开,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办,SCIEX中国、北京质谱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和分析测试百科网协办。会议的主旨是将DMPK和质谱技术两个主题的内容深入交流,广泛拓展,促进合作和开发,使质谱

多篇研究共同解读近期单细胞测序重磅级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单细胞测序领域的重磅级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Cell:开发出空间单细胞测序技术,有助揭示早期乳腺癌产生浸润性之谜  doi:10.1016/j.cell.2017.12.00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一种新的遗传

2019年安徽省科技奖评审结果公布 特等奖1项,一等奖51项

201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评审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序号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推荐等级1稳态强磁场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匡光力,高秉钧,张裕恒,叶朝辉,刘小宁,张晓东,邱宁,陈文革,欧阳峥嵘,吴仲城,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文章

  2013年8月30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胡海岚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外侧缰核中的βCaMKII介导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的研究文章。文章通过蛋白定量质谱分析,脑区定点基因表达,电生理以及行为学等手段发现并证明了钙调蛋白激酶家族成员βCaMKII在抑郁核心症状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现

无法消除恐惧?Nature发现肠道菌与大脑间更多的神秘联系

  肠道,也被称为“第二大脑”。研究人员对它研究得越多,就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越多。肠道细菌似乎会影响从抑郁症到自闭症的所有疾病。近日发表在《Nature》上一项有关小鼠如何克服恐惧的研究开始揭示出更多关于肠道与大脑之间的神秘联系。该研究对饮食、感染和生活方式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健康,以及对

3月份美国FDA重要监管决定的药物:多款首发疗法将获批

  知名财经网站RTTNews近日发文,2019年3月将有11款药物在美国监管方面迎来重要审查决定,其中亮点包括:30年来首个新机制抗抑郁药Spravato、首个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免疫疗法Tecentriq、首个产后抑郁症药物Zulresso、首个治疗1型糖尿病的SGLT1/2双效抑制剂Zynquis

益生菌能有效抗癌 降低糖尿病风险 还有哪些神用途?

  提起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等疾病症状,很多人都会想到来点益生菌调理一下。当然了,益生菌的好处或许不止这一点,其或许还能帮助降低女性在孕期的糖尿病风险,本文中,小编盘点了益生菌对机体健康的诸多好处,分享给大家!   【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帮助下 每天吃西蓝花就能有效

《Science》12月最受关注的文章

  美国的《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Science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许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的,比如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