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最新综述介绍干细胞疗法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

据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Human Gene Therapy上的综述文章介绍,将治疗性干细胞直接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是治疗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造成的神经疾病的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新方法,不过将基于LSD动物模型开发的干细胞治疗方法转化为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仍然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 这篇文章题为“Stem Cell Therapy for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是Human Gene Therapy和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上干细胞基因治疗特刊的一部分。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一组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基因突变致溶酶体中有关酸性水解酶缺陷,导致机体中相应的生物大分子不能正常降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引起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障碍。目前已知溶酶体贮积症至少包含5......阅读全文

干细胞疗法有望成为“渐冻症”的破冰之举

  2017年4月12日, Neuralstem公司宣布扩展NSI-566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I期安全性试验,将增加四名患者。NSI-566作为Neuralstem公司的首个干细胞候选产品,被开发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治疗,即世人关注的“渐冻症”。NSI-566是一种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受损神经 有望再生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双聘教授李晓光、上海同济医院孙毅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杨朝阳教授带领团队,历时20余年成功破解成年非人灵长类脊髓损伤修复这一医学难题。该团队首次证明,我国自主研发的活性生物材料可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促进非人灵长类恒河猴的皮质脊髓束(CST)长距离再生,越过损伤区与

多通道阵列系统(Alpha MED64系统)在恢复受损下肢神经...

多通道阵列系统(Alpha MED64系统)在恢复受损下肢神经细胞疗法中的应用来自日本、英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几位神经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iPS细胞诱导产生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小鼠受损的脊椎部位,通过多通道阵列系统(Alpha MED64系统)为核心的研究平台,解决了普通神经干细胞移植同质性

干细胞疗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干细胞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始于1968年,当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术,其有效成分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后被大量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和肿瘤,而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逐渐从骨髓替换为外周血,进而是脐带血。1988年法国的Gluckman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成功采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了一名贫血患

一些干细胞标志物

胚胎干细胞的标志物 Oct-4: Oct-4(也叫Oct-3或Oct3/4)属POU转录因子一员,最初鉴定为DNA结合蛋白,可通过顺式元件活化基因转录。它在全能胚胎干细胞(ES)和生殖细胞表达。该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是必要的。4 ES的分化导致Oct-4的下调。5 Oct-

将人成熟的血细胞直接重编程为一类新的神经干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干细胞技术与实验医学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将人血细胞直接重新编程为一种以前未知的神经干细胞。这些诱导性干细胞类似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胚胎发育期间形成的干细胞。它们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修饰和无限期地增殖,并且代表着一种

上海生科院教授《细胞》子刊解析神经干细胞研究

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Biology),日本福井大学(Fukui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

首个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实验在美获批

  北京武警总医院细胞移植科日前顺利完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二期临床试验,并获得批准开始三期临床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已经位居国际领先水平。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所导致的人体脊髓损伤,并在损害的相应节段以下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

新研究揭示中枢神经系统如何调节胚胎期造血干细胞形成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就中枢神经系统在胚胎期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许多研究已经报道过HSPC的形成受到局部存在于造血微环境中的许多已知因素的调控,但是HSP

昆明动物所在移植神经干细胞功能整合研究中取得进展

  长期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后再生与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难题与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仅产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其后神经元将不再分裂增殖。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再建新的突触联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难以恢复

胶质瘤干细胞培养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病因不清。切除后容易复发,放射治疗和化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从成年的脑组织中可以培养出神经干细胞,传统的观点认为,胶质瘤中只含有胶质细胞,没有神经元。近期的研究证明,胶质瘤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证明了胶质瘤中存在干细胞的可能性。这种细胞能够同时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

我国研究员首次破解脑内再殖小胶质细胞起源之谜

  月22日,自然出版集团顶级刊物《自然·神经科学》在线刊发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彭勃团队主导的题为Repopulated microglia are solely derived from the proliferation of residual microglia after ac

韩国首次利用人类干细胞成功治愈后腿瘫痪狗

  据韩国《朝鲜日报》1月26日报道,韩国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人类脐带血干细胞成功治愈了后腿瘫痪的狗。据称,脐带血干细胞不可能分化为人类的胚胎干细胞,所以该研究不违背生命伦理。   据报道,韩国建国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金辉律、研究员JeongUk-heon25日宣布,利用人类脐带血干细胞成功治愈了脊髓受伤

成年哺乳类中枢神经损伤不能再生结论被颠覆

  长期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难题脊髓损伤修复获突破性进展。我国科研人员首次证明,应用自主研发的活性生物材料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促进非人灵长类恒河猴的皮质脊髓束长距离再生,穿过损伤区且与宿主脊髓建立起功能性神经网络从而导致截瘫肢体功能恢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该研究由北京航

成年哺乳类中枢神经损伤不能再生结论被颠覆

长期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难题脊髓损伤修复获突破性进展。我国科研人员首次证明,应用自主研发的活性生物材料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促进非人灵长类恒河猴的皮质脊髓束长距离再生,穿过损伤区且与宿主脊髓建立起功能性神经网络从而导致截瘫肢体功能恢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研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

成年哺乳类中枢神经损伤不能再生结论被颠覆

长期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难题脊髓损伤修复获突破性进展。我国科研人员首次证明,应用自主研发的活性生物材料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促进非人灵长类恒河猴的皮质脊髓束长距离再生,穿过损伤区且与宿主脊髓建立起功能性神经网络从而导致截瘫肢体功能恢复。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研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

Science:iPS临床应用这次真的来了?

就在本月,前有山中伸弥因iPS荣获诺贝尔奖,后有森口尚史因iPS成为众矢之的。如今Science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综述,作者宣称干细胞治疗髓鞘障碍性疾病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他们就预计采用iPS途径获得用于移植的细胞。 在三十多年前再生医学的破晓时期,补充疾病中的受损细胞被许多人视为下一场医疗革命。然

Stem cell:变革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性实验方案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个工程师小组,创造出了一个有可能彻底改变干细胞研究的程序。这一程序将改进现有的技术来构建出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研究的人造神经干细胞。相关论文发表在2013年12月19日的《Stem Cells》杂志上。   一直以来,人们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来再生神经系统细胞,用于

戴一凡教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基因改造猪

  6月1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第三届)基因编辑研讨会”在沪隆重召开。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戴一凡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基因改造猪”的精彩报告。  戴一凡博士现为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戴一凡教授主要从事转基因大动物和异种移植

NT3-壳聚糖能有效活化内源神经进而修复损伤脊髓的功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在脊髓损伤再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在PNAS杂志上发表文章。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干细胞(NSCs)通过适当激活、分化和成熟,建立起新神经网络,整合到受损神经回路

李晓光、孙毅教授同期两篇PNAS论文发表再生研究成果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在脊髓损伤再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两篇研究论文同期发表在10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晓光(Xiaoguang Li)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

从基础到临床,“器官再生梦”正在成真

  显微镜下有一群发亮的细胞。那是从尿液中提取的上皮细胞,一模一样的梭型,密密地黏靠在一起;它们中间的一团小球,就是人们想获得的干细胞。就好像在拥挤的青蛙群中,变出了一团蝌蚪。这些“蝌蚪”就是再生医学的起点。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用尿液细胞转化的干细胞,成功发育成神经组织和牙齿

Nature新文章解析干细胞活性调控机制

  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成人大脑神经干细胞是通过提高它们的脂质代谢水平来实现新神经元生长与再生的。这一新发现有可能为治疗年龄或疾病相关的脑细胞死亡开启新的治疗途径。   在成人大脑的两个区域――侧脑室脑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每天生成成千上万的新神经元。这一过

张申英博士Nature文章:对抗感染的英雄

  长期以来白细胞被视作是免疫系统的英雄。当感染发生时,骨髓中生成的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感染位点对抗病原体。然而新研究表明个别的器官也能在免疫系统防御中发挥作用,本质上它们是自己的英雄。在一项检测一种罕见致病性脑感染的研究中,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健康人的脑细胞有可能生成自己的免疫系统分子,显示

无标记活细胞动态分析技术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一

还原最真实的细胞变化 - 无标记分析,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新利器 神经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方面内容的一个分支。神经科学寻求解释神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即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近年来神经干细胞逐渐成为神经生物学中的一大研究热点。神经干细胞是一群能自我修复和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

樊小龙团队在脑胶质瘤分子分型个体化诊断技术上取进展

  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最高的肿瘤。尽管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仍然未能取得实质性改善。胶质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不易归类诊断。现有的诊断延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神经外科专家HarveyCushing提出的分类理念。根据胶质瘤的形态学特征,假定胶

《Nature》子刊:同济大学等成功制备神经干细胞衰老模型

  衰老是指随时间推移身体组织的机能下降,经常引起衰老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例如:三篇论文深入了解衰老带来的神经元变化。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干细胞的衰老,对于中枢神经细胞衰老非常重要。然而,其根本分子机制的阐述却因为缺乏合适的衰老模型而受阻。   2014 年3月13日,来自同济大学、南通大学、清华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极罕见脑病中显现治疗潜力

  StemCells公司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移植了该公司专有的HuCNS-SC(纯化的人类神经干细胞)后的佩-梅病(Pelizaeus- Merzbacher disease,PMD)患者,经磁共振成像(MRI)表明,移植2年后,髓鞘的形成比移植1年后更加明显,同时,患者移植1年后所获得的

2011第四届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日程安排

日 期 时 间 会 议 内 容 11月10日 08:30-17:00 会议注册 11月11日 08:30 集体照 08:30-12:00 开幕式和主题论坛 12:00-13:00 午餐

细胞疗法或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最近,美国纽约干细胞基金会(NYSCF)研究所的科学家,离多发性硬化症的细胞疗法——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制备一种可行的细胞补充疗法,更近了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  NYSCF科学家首次产生了来自于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皮肤样本的诱导多能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