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科学家构建新型人肝癌细胞系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记者从湖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学院朱海珍教授研究团队成功构建出一株名为HLCZ02的新型人肝癌细胞系,可应用于细胞或动物模型。它的构建,为材料匮乏的肝癌研究领域高分化类型肿瘤实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日前,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源于肝脏上皮或间叶组织。在我国,低于60岁的男性癌症患者中,原发性肝癌死亡率最高。现已知的原发性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糖尿病、肥胖、酗酒及代谢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明。长期缺乏理想的细胞模型,制约了肝癌疾病研究,也阻碍了抗肝癌药物的研发。”朱海珍说。他介绍,受肝癌发病和转移机制原因所限,不能用人体直接做实验,只能建立人肝癌细胞系或动物模型做体外或体内研究平台。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人肝癌细胞系,但多数呈低分化状态。研究团队以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肝癌组织为来源,最终成功构建了一株人肝癌细胞系HLCZ02......阅读全文

对抗肿瘤,试试活化的淋巴细胞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PD1(免疫检查点)的发现者,让免疫治疗在治好卡特总统的黑色素瘤之后又被带火了,PD1/PD-L1耀眼的星光甚至让不明就里的公众将其治疗等同于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方向、甚至临床资源也有更向PD1/PD-L1聚集之势。有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就已经有近60个PD-1/P

一文读懂中国科学家陈小平如何用疟原虫治愈晚期癌症!

  2019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因为在大家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陈小平用疟原虫感染治愈晚期癌症的伟大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让这个春节更加热闹非凡。  就在今天,2019年2月9日CCTV1《新闻30分》节目向全球宣布了陈小平科学研究团队的重大发明《疟原虫感染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

苏长青:miRNA治疗癌症?也许不是全能,但充满希望

   在百度上输入“肝癌”二字,除了一些百科性质的内容,常常还能看到“肝癌晚期能活多久”,“家人得了肝癌怎么办”,或者是“肝癌真的没得救了吗”之类的检索项。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也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只是恶性肿瘤排行榜的一个名字,但是对于占据了全球一半新发肝癌病例的中国来说,这种疾病好似触手

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推动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的有关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覃文新研究组发表医学最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6月26日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研究论文,证明DKK1蛋白可作为肿瘤

DKK1蛋白可作为肝癌早查早诊血清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日前在国际著名的临床肿瘤学和肿瘤转化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生物标志物Ⅱ期试验研究论文,证明

我国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或将进入快车道

  “细胞免疫疗法为人类对付肿瘤开辟了另一条蹊径。”这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海在题为《新一代CAR-T技术的发展与挑战》的学术报告中表达的观点。  事实上,由李宗海领衔的团队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全球首个针对难治或复发性肝细胞癌的CA

我国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或将进入快车道

  “细胞免疫疗法为人类对付肿瘤开辟了另一条蹊径。”这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海在题为《新一代CAR-T技术的发展与挑战》的学术报告中表达的观点。  事实上,由李宗海领衔的团队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全球首个针对难治或复发性肝细胞癌的CA

我科学家构建新型人肝癌细胞系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记者从湖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学院朱海珍教授研究团队成功构建出一株名为HLCZ02的新型人肝癌细胞系,可应用于细胞或动物模型。它的构建,为材料匮乏的肝癌研究领域高分化类型肿瘤实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日前,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南开大学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通过CREB介导YAP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细胞生长。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的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南开大

南京医科大学Hepatology肝癌研究新成果

  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和卫生部活体肝移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发表了题为 “Estrogen-sensitive PTPRO expression repres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抗癌市场前景广阔 资金青睐“抗癌专利”

      癌症是全球致死第二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称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报告还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由2012年的140

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试验在上海东方医院进行

  今天上午,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临床试验在上海市东方医院进行。医护人员通过穿刺方式,将中法两国科学家发明的“纳米枪”注射到一名老年肺癌患者的肿瘤内部。这名患者将住院观察两天。未来两周内,她体内的实体肿瘤有望逐渐缩小、自然凋亡。据悉,此次治疗是经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的临床试验,受试者不支

利用碱金属实现高温消融治疗:常识引发的颠覆性肿瘤疗法

也许用不了多久,在普通门诊部,医生们用一个普通的注射器就能为患者治疗癌症。 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静及他的博士生饶伟已经找到一种独特的碱金属热消融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昂贵复杂的设备,而且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有可能会对传统的肿瘤热疗方法带

第四军医大学Hepatology揭示癌转移新机制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在肝癌中叉头框蛋白C1(forkhead box C1,FoxC1)表达促进了癌症转移,表明了预后不良。研究论文发表在2月5日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第四军医大学的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ADC新药取得重要突破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即抗体药物偶联物,由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药物(细胞毒素)偶联而成,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单克隆抗体的靶向作用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然后利用细胞本身具备的内吞作用使化学药物进入肿瘤细胞体内发生药力,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ADC药物由于

全国首例!“纳米枪”治肺癌

5月25日,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穿刺方式,将中法两国科学家发明的“纳米枪”注射到一名肺癌晚期患者的肿瘤内部,完成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临床试验。本报特采访了该项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光华,一探“纳米枪”技术的究竟。 “纳米枪”等于近

全国首例!“纳米枪”治肺癌

5月25日,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护人员通过穿刺方式,将中法两国科学家发明的“纳米枪”注射到一名肺癌晚期患者的肿瘤内部,完成全球首例“纳米枪”治疗肺癌临床试验。本报特采访了该项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光华,一探“纳米枪”技术的究竟。   “纳

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被发现

  近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际合作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率领的研究团队,经10余年研究、1000多例临床实验发现,人体内一种叫GPC3的蛋白聚糖物可作为检出早期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目前,该研究已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进入诊断试剂研发应用阶段。   王红阳告诉记者,理想的肝癌

这十大女科学家,顶起了生物医学的半边天

  1、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谈及她的获奖历程,最耀眼的荣誉莫过于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了。她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荣获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  屠呦呦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炼出了可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

首个针对乙肝治疗的细胞凋亡通路新靶点IAP抑制剂获批临

  APG-1387临床研究负责人、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2017年亚太肝病研究学会(APASL)主席、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评论道:“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能非常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但临床治愈率(即HBsAg消失)很低。因此,大多

军事医学科学院Nature子刊p53研究新发现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ABRO1通过稳定p53抑制了肿瘤生成并调控了DNA损伤反应。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所长杨晓明(Xiaoming Yang)

疾病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清华大学和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疾病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项目,荣获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林金明、应希堂、李海芳、李振甲等

亚盛医药再传“捷报”,新靶点抗肿瘤药物在美国获批临床

  近日,由“千人计划”专家、《家庭医生》的创始人之一的杨大俊博士等人创办的亚盛医药在靶向抗肿瘤药物方面再传“捷报”。  作为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研发公司,生物探索在2015年慕名采访过创始人杨大俊博士。他表示:中国有大量药需要进口,普通老百姓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希望公司能够打

中科院大化所张丽华:捕捉蛋白质变化的蛛丝马迹

  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30余项获得授权,7项获得实施转化,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共20余项。作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华是名副其实的高产“大户”。  她带领课题组深耕“蛋白质定性和定量新方法和相关技术研究”,为发现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