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6年科学界失去的十位著名科学家

Bob Paine Bob Paine,华盛顿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首次提出了“基石物种(keystone species)”的概念,在2016年六月因急性髓系白血病去世,享年83岁。Paine制定了基石物种的生态框架,所谓基石物种即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物种的存在与否,会影响群集中其他相关物种的存活与多样性。在上世纪60年代早期他在太平洋西北海岸的潮间带工作。赭色海星(Pisaster ochraceus)是他正式承认作为基石物种的第一种动物。俄勒冈州立大学综合生物学家、Paine的第一位研究生Bruce Menge告诉美联社:“他留给我们的遗产是巨大的。他对整个生态学领域产生了难以置信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海洋生态学。” Ahmed Zewail(1946-2016) 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家Ahmed Zewail,获得了199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应用超短激光闪光成照技术观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运动,......阅读全文

特朗普政府科技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已一月有余,其科技政策仍然很不明朗。科学界对此既有批评,又有期待。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言论,直接涉及科学技术政策的并不多。但就业、税收、教育和贸易等政策中涉及到的一些科技政策问题,已经引起科学界忧虑,如高技术移民、气候变化和能源等议题。  特朗普宣誓就职当天,白宫网站上关于气候变

鲁白:新药源自创新 创新源于人才 人才源于教育

  2010年,中国葛兰素史克研究中心推出一年一度的“葛兰素史克科学创新日”活动,设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神经科学卓越奖和明日之星三大奖项,奖励在中国和新加坡做出原创性研究的科学家。5月28日,公司将在上海举行隆重颁奖礼,获奖者将分别获得10万元、5万元和5000元奖金及精致奖章。   中国葛

调查显示美国近年化学博士数量呈上升趋势

  美国近年化学博士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图片提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如果我们今天不培养更多的化学家,那么未来我们就不会拥有他们,这意味着我们将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力。但是现在,许多化学家却没有工作。”——美国化学协会职业管理和发展部副主任大卫·哈维尔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

光明日报:科学家岂能“明星化”

对话 王鸿生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以澄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手段日趋多样、内容明显商业化与娱乐化的今天,“科学家明星化”成为新的社会现象。为了获取名利、好处,有的科学家通过媒体对自己的科

袁志彬: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由于在科普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前段时间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Carl Sagan Medal for Excellence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Planetary Science

科学大家|纪念霍金:没得诺贝尔奖却是最伟大科学家

  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在这里不打算重复那些经常被传来传去的老生常谈或者以讹传讹,而是希望向公众尽量清楚准确地介绍一下霍金的实际成就。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  霍金在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前景并没有人们想得那么悲观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这个问题随着2011年一批在美国工作的华裔科学家的回国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有些人好奇,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科学在衰退,中国的科技发展即将超过美国。  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在衰退吗?》一书序言中,施一公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批从美国一流大学辞职回国的科学家,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美

日本科学界反思如何重获公众信任

  日本科学委员会主席大西隆希望科学界能为公共事务提供更多建议。 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部的9级大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和核电站事故,给日本社会造成沉重打击,也严重挫伤了公众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信任。灾难之后如何重获公众的信任是今天日本科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

科学外交必须纳入所有发展中国家

不论宗教、文化和自然资源如何,穷国应该得到同等的支持。  科学外交必须致力于帮助所有发展中国家,而非仅仅促进狭窄的政治利益。  作为建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的“科学外交”观念正在迅速得到人们的接受,而且正在培育更紧密的工作关系。  在一个层次上,科学家拥有超越政治障碍应对共同问

疫情当前 科学家们请不要沉默

  最近,在采访疫情相关的科学话题时,有十年科技新闻从业经验的笔者遇到了无数次“婉拒”和“直拒”:  “千万不要说是我说的,否则就被‘人肉’了。”  “还是不要提我的名字了!”  “这个问题别正式发表啊!”  “你这个话题太‘敏感’了。”  甚至为了一个科普话题,笔者联系十位科学家,最后只有一位同意

杨国梁龚旭:科学政策如何确保科研的诚信与产出

  尽管在西方文化中早就有崇尚学术自由的传统,但作为科学政策领域重要的奠基性文献,在“二战”结束之际明确提出政府只有支持科学的责任却没有控制科学的权利的观点的,当属著名的布什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万尼瓦尔·布什博士在报告中不仅重申了“科学追求真理”的传统主张,而且通过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青霉素

科学时报:中美前沿科学研讨会十年

2007年10月,第十届中美前沿科学研究会(CAKFoS)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实际上庆祝了中国科学界与国际科学界互动交流与合作的10年。作为会议的指导和组织者,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回顾了10年中美前沿研讨会的意义和作用

转基因何以成为洪水猛兽

  在当前舆论环境下,谁要支持转基因,谁就是十恶不赦的恶魔。方舟子和崔永元PK论战,腾讯调查显示崔永元获得压倒性支持,就是这种舆论环境的表现。   在历史上这是很少见的现象,民众一般都愿意追随主流说法,主流科学界和政府认可转基因安全,但是民众却敬而远之,更愿意相信各种散布的消息,对自己的生命感到不

英国脱欧如何影响科学家生活?听听他们怎么说

  英国在2016年6月23日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这一决定不仅在与欧洲大陆存在长期财政和社会联系的科学界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反思与不确定性,对科学资助、居民权利乃至种族攻击的担心都在英国实验室扎了根。  投票结果还标志着一场“假战”的开端:在启动欧盟政府条约《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正式脱欧之前,英国政

让转基因论争回归科学轨道 依据客观的标准和数据

  科学是在论争中前进的,应在科学的轨道上秉持理性的态度,依据客观的标准和数据展开探讨  转基因安全之争始终未解。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国内,对于转基因农产品,专家和民众的看法截然不同。  育种专家列举转基因的诸多好处和产品的安全性,而民众和媒体严重质疑,认为转基因产品既是非天然的,那就是危险的,甚

何毓琦:年轻人如何做科研

  学术界流行的笑话是这么说的,“你的最高水平就是最近一篇论文”,“像爬抹了油的竹竿一样,为了待在原位你必须不停地往上爬,许多人都想拉你下来,因为他们都想要超过你”。  “从一开始,我一生就只有一份工作,一位妻子,一个家,所有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完成了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  在201

315特辑:盘点那些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

   不知何时开始,学术界许多知名学者、专家深陷“造假门”,学术界论文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而种种造假案例都像一面警钟一样告诫后来者——科研没有捷径。  接下来,我们看看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学术造假事件。  学术女神STAP细胞造假事件  2014年1月29日,两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全球

科学家呼吁彻底改变抗体市场良莠不齐窘境

   2006年,对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病理学家David Rimm来说,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他研究了一项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指导方法,有望挽救生命。这项技术的基础是抗体——可以结合成为特殊生物学分子的Y形大蛋白,而且可以在样本中标志它们的存在。Rimm已经发现了一种抗体结合方法,当用

抗体并非“神奇试剂” 市场现状良莠不齐

  2006年,对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病理学家David Rimm来说,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他研究了一项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指导方法,有望挽救生命。这项技术的基础是抗体——可以结合成为特殊生物学分子的Y形大蛋白,而且可以在样本中标志它们的存在。Rimm已经发现了一种抗体结合方法,当用其

蒲慕明:建好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2016年6月,世界神经科学领域有极高声誉的格鲁伯奖授予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该奖项评委会主席罗伯特·伍兹评论说:“蒲慕明是异常敬业的科学家,在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但对蒲慕明自己而言,建立神经所才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  培育成有生

蒲慕明:建好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2016年6月,世界神经科学领域有极高声誉的格鲁伯奖授予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该奖项评委会主席罗伯特·伍兹评论说:“蒲慕明是异常敬业的科学家,在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但对蒲慕明自己而言,建立神经所才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  培育成有生命

科学时报:国际合作论文凸显“华人现象”

由科技部基础司设立的“世界科学中的中国”系列研究报告不久前完成。这份由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员金碧辉课题组承担的报告显示,1996年~2005年,中国在国际合作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在中国每年SCl论文的总量中,国际合作论文占总量的1/4。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韩国8个国家

美科学家对特朗普政府任职表现反应微妙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令该国科学家对同政府合作感到失望。至少,传统观点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一项由《科学》杂志针对66位知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展的非正式调查显示,对特朗普第一年任期的反应要微妙得多。一半受访者表示,他们将认真考虑为政府效力的工作机会,无论是作为任命的还是获参议院批准的官员。

生物医药研究院启动 两名诺奖获得者坐镇

  4月20日,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高新区正式启动。作为一所立足珠海、面向世界的新型研发机构,该院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并引进了多名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其核心成员Aaron Ciechanover和Ada Yonath分别是2004年和

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和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揭晓

  2015年,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批准印发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改革人才服务机制、助力科技人才成长成才,探索设立“杰出科技人才”等具有广泛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科技界社会奖励,调动激发科技工作者创造活力和潜能

薛其坤院士:未来30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大有作为

  1月12日,第二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到场致辞。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致辞中,薛其坤从科学家地位的百年变迁讲到中华民族在几次工业革命中的落后,谈到“在这一轮科技竞争中,中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跨越”,但是这一轮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中国科学家

盘点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 将改写未来

  2014年,中国科学界的第一件大事,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颁奖。因为有“国际首创”的硬指标,2000年以来的14年中,该奖项仅仅颁出5次,可谓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科技大奖。这次获奖的“铁基超导”,也不可避免地被人们用放大镜审视,赞赏者说有诺奖资格,批评者则指出,日本科学家早就提出了思路,

盖茨也倾心:基因科学如何成为经济引擎?

  短短30年,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领头羊”,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也依然表现出蓬勃的创新力和发展力。成功的秘密何在?从大学实验室走出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功不可没,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组织模式和市场机制的变革同样不可忽视。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超过我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生

盖茨也倾心:基因科学如何成为经济引擎?

  中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未来的发展必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30年前,美国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的创新崛起无疑可以为中国当下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短短30年,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领头羊”,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也依然表现出蓬勃的创新力和发展力。成功的秘密何在?从大学实验室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