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埃博拉病毒关键蛋白合成机制揭示

记者1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基础免疫团队郑永辉研究员和王斌博士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的合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近日美国出版的《生物化学杂志》上。 据介绍,埃博拉病毒粒子表面的囊膜糖蛋白是介导病毒感染靶细胞的唯一蛋白,因此被认为是疫苗研发的首选抗原以及抗病毒制剂开发的理想靶标。但其在宿主细胞内的成熟机制尚不明确,该团队首次揭示并系统阐明了这种关键蛋白在宿主细胞里是怎么进行生物合成的,这样才有望找到不让其合成的“药物开关”,也就有望关闭该病毒感染的大门。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引起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在临床应用的疫苗,也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哈兽研科研人员经系统研究,发现内质网分子伴侣钙连蛋白和钙网蛋白参与了囊膜糖蛋白的成熟过程。同时发现,囊膜糖蛋白的GP2亚基N—糖基化在调控蛋白的表达和病毒组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P2亚基的N—糖基化通过参与......阅读全文

2015病毒领域重大研究盘点

  2016年2月14日/生物谷BIOON/--近期塞卡病毒在赤道附近国家开始大肆传播,引起了非常多的新生儿出现“小头症”。虽然这个病毒对于成人来说症状非常轻微,然而对于非常脆弱的孕妇和新生儿而言,简直像噩梦一样的存在。近两年来,仅仅巴西一国,就出现了超过两千例由塞卡病毒引起的小头症。这些年来,病毒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Cell:首次发现抵抗埃博拉病毒的人广谱性抗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分析2013~2016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的一名存活者的血液,研究人员发现首个天然的人抗体能够中和所有三种主要的致病性埃博拉病毒,并且保护动物免受它们的感染。这些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首个广泛有效的埃博拉病毒药物和疫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18日的Cell期刊上,论

一个课题组两篇Cell发布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重要研究

Drug targets for Dengue, Zika and Ebola viruses。图片引自:https://www.drugtargetreview.com/news/38327/drug-targets-virus/  病毒是与其宿主共同进化数百万年的分子机器,以利用其专门的细胞内环

2017年5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5月份即将结束了,5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皮肤中的调节性T细胞促进毛发再生  doi:10.1016/j.cell.2017.05.00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开展小鼠实验发现作为一类

2019-nCov药物研发进展和策略

  一、2019-nCoV的简要回顾  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型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新型肺炎药物的研制离不开对2019-nCoV的认识。  2020年2月3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振教授团队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教授团队分别

单抗药和 Remdesivir 组合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救星吗?

  截止至2020年2月10日17时,2019-nCoV所致的肺炎死亡率为2.3%左右。可以预见,进一步研究2019-nCoV病毒感染致病机制,进而针对性开发有效药物,最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将是今后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问题是:  ●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

以码抗病:计算机也能辅助抗病毒药物研发

  我原以为,这依然会是一个寻常的寒假。  直到疫情的形势愈发严峻。  对病毒各类蛋白的调研任务分配到远在五湖四海的每个实验室成员头上。没有瓶瓶罐罐,没有五花八门的试剂,没有昂贵精致的仪器。一台能远程连上服务器的电脑,这便是我所拥有的全部。图1。 药物研发有时只需要一台能连上服务器的笔记本(图片来源

针对“新冠”,中科院微生物所有哪些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还在继续蔓延,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微生物研究单位,疫情发生以来,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做些什么呢?  就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该所领导和参与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的科学家。  《中国科学报》:微生物所在这次疫情中主要承担了哪些任务?  微生物所副所长钱韦(法人代表)

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攻克疾病到底有多重要?

  临床上发生的很多疾病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对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的了解。模式生物,因其自身的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发育等系统与人类高度相似、易于培养和观察、繁殖率高等优点,科学家和临床研究人员很自然地选择了模式生物来进行疾病的相关研究。  在针对疾病建立动物

我国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有哪些?首批志愿者已注射

  据科技日报报道, 中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开始人体注射实验,一批志愿者已注射, 志愿者有3组,每组36人,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我国5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动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

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原理

  前言   病毒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需要在宿主内复制,并促进它们传播到其他地方。在人类中,大多数临床相关感染来自其他动物,这一过程仍在继续。最近的例子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ZIK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病毒感染很少是直接致命的,即使它们对单个细胞具有高

2016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公布

  日前,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审核并评选出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示意图  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繁衍生息,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独脚金内酯作为新型植物激素,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多篇文章深度解读天然化合物如何帮助人类抵御多种疾病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阐明了多种天然化合物在抵御人类疾病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比如近日,来自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杨黄恬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从天然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或有望治疗心肌缺血/复灌损伤;又有研究人员发现,天然化合物角鲨胺有望用于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天然化合物角鲨胺于20

肺炎疫苗研发盘点

  2019年冠状病毒(缩写为“ COVID-19”)是病毒家族中的一种新型病毒,可以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引起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最初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现已在全球多个地区被发现。鉴于此种病毒传播的严重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应急委员会已于2020年1月30日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中国科技青年入选英雄榜!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国,次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国榜单正式发布!四年成长、四届榜单,我们持续关注和发掘中国科技发展中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从实验室里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到各前沿领域的科技创业者们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解读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在概念上非常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星际旅行”,可以利用量子纠缠把量子态传输到遥远地点,而无需传输载体本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自1997年

清华等团队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

  蝙蝠是“百毒不侵”的天然病毒蓄水池,它们为什么携带大量病毒却免受其害?人类是否可以从这里寻求一条对付多种病毒的普适性思路?  北京时间3月31日,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

《科学》:饶子和团队又一新冠最新研究,和瑞德西韦有关

  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疫情爆发的当下,抗病毒药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全世界备受关注,用于治疗COVID-19患者的临床结果牵动无数人的心。  瑞德西韦是一款尚未获批的抗病毒药,原本计划被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人们对瑞德西韦抗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力寄予厚望,与

Nature杂志12月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不知不觉,再过天2016年就离我们远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那么即将过去的12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一起学习。  【1】Nature:首次揭示RNA剪接与衰老存在因果关联  doi:10.1038/nature20789  衰老是

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原理(一)

前言病毒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需要在宿主内复制,并促进它们传播到其他地方。在人类中,大多数临床相关感染来自其他动物,这一过程仍在继续。最近的例子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ZIK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很少是直接致命的,即使它们对单个细胞具有高度的细胞溶解性。死亡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这个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在这场战“疫”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参与医务工作,还不断通过互联网做科普。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这些天面对的线上咨询

盘点:2015年医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Top10

  美国  人脑研究取得新成果,医学与疾病防治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学成果纷呈。  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类大脑,尽管它只有铅笔上橡皮擦那么大,发育程度与一个5周大胎儿的大脑相当,尚没有任何意识,但具备人脑绝大多数细

现有药物是否能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几个月,甚至几年,用来治疗COVID-19的药物或许都不会在药店上架,但如今有数千名患者在医院和诊所中进行治疗,因此,临床医生正在寻找已经获批用于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是否能有效治疗COVID-19。疟疾,艾滋病毒和关节炎似乎与SARS-CoV-2没有太多共同点,但为这些疾病开发的药物显示出了在大流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竞速 哪些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当地时间16日表示,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当天在西雅图开始首次临床试验。首批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为18至55岁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消息开始临床试验。/NIH网站“临床试验的启动速度之快,创下纪录。”

Science聚焦:以“魔剪”CRISPR为平台,打造新一代诊断技术

  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感染性疾病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以及指导感染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避免疫情大范围传播的关键,这一点无论对于现代化的大型医疗中心,还是在缺医少药的偏僻乡镇医院,都是非常重要的。最理想的诊断方式应该是价格低廉、准确性高,并且是快速的,而且还应该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士操作即可使用),

盘点:Nature杂志5月亮点研究速览

  【1】合成生物学:一个用来控制转基因生物的内置毁灭开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7989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一个基于CRISPR的内置器件,它设计用来专门破坏转基因生物的特定DNA序列。控

百炼“枪杆”战病毒

病原室的“大家庭”。病原室供图 位于北京奥运村中科院生命科学园区的《致微》雕塑是为了纪念中国科学院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全人类抗击流感事业中做出的卓越贡献。雕塑是一个被打开的艺术化处理的流感病毒,动态体现着“格物致知,匠心惟微”的精神。 病原室供图 病原室团队获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