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孰轻孰重?基因编辑的「利益」和「风险」如何衡量?

如果你明白“CRISPR介导基因编辑”这个词的含义,那么你一定知道我们现在能更加有效、快速且廉价地改造DNA。 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基因治疗的严肃讨论,该技术通过直接修改某人的DNA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症或血友病。你也可能听说过有目标的基因增强,以实现一个健康人提高其基因组品质的梦想。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和国家医学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发布的基因编辑综合报告回答了这些问题。 其中表达的信息非常简单:放轻松,这并不是什么新鲜问题,它们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社会有条件与其一起前进。 极具争议的基因疗法 基因重组技术可能是人类所有技术中最安全的技术之一。其在医药和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多种成效。当病毒第一次与细菌基因组合的时候、当克隆技术第一次被引入的时候、当干细胞技术发展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阅读全文

如何养活饥饿的地球 技术、伦理缺一不可

   到2030年,全球的粮食需求量将增加50%;到2050年,地球将需要为90亿人口提供食物。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情况下,保持全球食物供给以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也许不必等到10年后,人们就已面临粮食问题。3月7日,津巴布韦公共服务、劳工和社会福利部常务秘书朱迪丝·卡泰拉

首届科技重大风险治理与人类安全论坛举行

   2020年10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科技重大风险治理与人类安全论坛”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举行。来自中科院大学、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全球270位科学家强烈吐槽,数落科研系统“七宗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千百年来,科学在蓝星上发于毫末,不断壮大,近百年更是滔滔向前,不可遏止。然而,每每问及身边做科研的朋友,却常常牢骚不断。  当下做科研,一方面真的像《霸王别姬》中师傅对蝶衣和小楼说的一样,你们碰上好时候了,信息大爆炸,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又让人想起《黄昏的清兵卫》,如

高福:释放创造力解决“卡脖子”与“卡脑子”问题

  《院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强调“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性。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我们注意到,您最近主持翻译了《创造力危机——重塑科学以释放潜能》一书,这本书聚焦“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提出,伦理学审查阻碍了生命科学进程

  最近生物医学技术,如干细胞和人类基因编辑将成为人类疾病治疗的重要技术,但这些技术的不适当应用可能会带来伦理学问题。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even Pinker在《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一篇观点文章,认为这种过分的伦理监督将干扰创新速度,正面意义很小。文章的激进观点迅速引起社会媒体和科学家的讨论,许多人

默克2020年财报:收入175亿利润近20亿欧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默克近日发布2020年财报,销售额增长8.6%至175亿欧元,税后净利润为19.94亿欧元;中国收入25.29亿欧元。生命科学业务部门的净销售额增长9.5%,达到75亿欧元。默克作为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在2020财年取得了成功,这一年的标志是Covid-19大流行。该公司增加了销售

科学界如何面对批评:从“我们恨化学”说起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 Lewis)曾写过一本畅销书《批评官员的尺度》,借1964年“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讨论公众和舆论批评政府官员的言论自由问题。言论自由无疑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例如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都旨在保护言论和出版等自由权利。那么当批评言论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四大信号:完成“三农”硬任务总部署

  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权威专家,就文件精神进行全面解读。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

实验能否重复仍在持续:谁来给韩春雨事件画上句号?

  近日,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的一篇名为《有关NgAgo的问题》的学术论文在《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发表。这是首次公开发表、专门针对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实验的学术论文。昨日,韩春雨回应,科学论文会用科学论文回应,将发表近期实验结果,不过他随即补充,论文不会马上发表。  韩春雨事件曾经一度是热点

杨卫《自然》发文: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

  2016年6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在Nature(《自然》)发表评论文章“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Nature 534, 467-469(2016))。现在此发布文章中文译文,同时转载英文原文。  杨卫在

Nature:回顾人类基因组计划的25年

   25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了,时至今日,它所提供的经验仍旧指引着由它开启的,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198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前,纽约冷泉港实验室举行的的班伯里会议。弗朗西斯·柯林斯与詹姆斯·沃森位于前排。  25年前,新落成的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即现在的国立人类基因组研

借鉴:人类基因组计划六大科研经验

   日前,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三位历(现)任所长回顾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大科学项目实施所取得的历史经验。他们认为,几年前围绕HGP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该计划已经或将对人类疾病的认识带来何种见解。但现在明确的是,HGP除了极大地加速了生物医学研究,还开启了科学研究的新方式和组织管理

科技创新型河北:到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北的决定》,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

Nature:药物能否进入人类首次试验?先看疗效!

  Jonathan Kimmelman和Carole Federico指出,伦理审查委员会要在关注候选药物的安全性的同时,关注候选药物的临床效果,以提高药物进入人类首次试验的安全性风险控制标准。  2016年1月17日,法国一种药物的人类首次试验(first-in-human trials, FI

Nature:药物能否进入人类首次试验?先看疗效!

  2016年1月17日,法国一种药物的人类首次试验(first-in-human trials, FIH)发生了意外,一名健康成年男子在服用药物后,脑死亡。接受相同剂量药物的其他五名受试者中,有4人发生严重的、持续的神经性并发症。针对该试验的调查发现了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例如药物剂量梯度的急剧上升

NBT特别关注丨6位大咖指引心肌干细胞领域“再生”

  2018年,Anversa实验室超过30篇文章由于造假而撤稿,这一事件对于心肌细胞治疗领域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在过去的18年间,许多医生和科学家以此不实结论花费数年进行的科学研究变得毫无意义,不仅使病人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在该领域里投入的数百万计资金也付之东流。然而,骨髓细胞或者是成体驻留的心肌

这名教授为了长寿,身体力行“5天节食法”

  当你无聊时,即使不饿,你是否也会去寻找食物呢?当你感到饥饿而无法进食时,你是否会感到不安呢?当你看到食物时,即使不饿,你是否也想吃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对食物的焦虑,这篇文章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  他知道自己听起来像一个万灵药推销员。毕竟,一个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不会每天

人造生命引科学界激辩:成果重要性被指夸大

科学怪兽克莱格・文特尔       美国科学家克莱格・文特尔20日宣布成功制造出人造细胞“辛西娅”之后,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文特尔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也再次来到媒体的聚光灯前。有评论说,如果能够引

制药人的焦虑与出路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去了制药公司,有的去了医院,有的去了药监部门,有的接着读博或者出国,当然也有的人转了行。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这一代学药人,赶上了制药行业突飞猛进的十年,旁观了05、06年文号乱飞的狂飙突进,也体验了15、16年

蒲慕明饶毅汪品先等议:中国科研缘何难有重大创新?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在科研开发上的总投入以每年大约20%的速度递增。这样大力度的经费支持的确带来了显著成果:2011年,英国皇家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从2004~2008年,来自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占全球的10%,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然而,2012年,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合作的一项研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