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实现单个神经细胞活体实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黄光明与熊伟联合研究团队在神经细胞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使用自行开发的检测平台,对小鼠大脑的单个神经元细胞开展了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分子监测,并可以做到同步采集电生理信号,从而完成对神经元功能、代谢物组成及其代谢通路的研究。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脑神经细胞种类繁多,不同细胞的化学分子组成也有很大差别。质谱分析法可有效分析化学分子,但目前的分析方法需要使用大量有机试剂对细胞进行处理,不能保持细胞活性,无法采集电生理信号,且单个细胞的处理和分离时间也较长,很难大规模使用。合作团队自行开发出一种快速的原位质谱分析方法,为本次突破打下基础。 据专家介绍,该研究成果实现了单个神经细胞活体化学成分及代谢物的即时分析,是目前神经细胞成分分析的一个突破,有望推进神经生物学、代谢组学、毒理学等生命科学领域重大问题在单细胞层次上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阅读全文

回顾2018:中国大陆在CNS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

  即将过去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临床及技术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发表以神经科学为主体的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

脑神经元线粒体靶向胶束在减轻氧化应激延缓阿尔兹海...

脑神经元线粒体靶向胶束在减轻氧化应激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的应用【VISQUE应用案例】2.脑神经元线粒体靶向胶束用于减轻氧化应激延缓阿尔兹海默症编辑:Biotimestech-Leo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阿尔兹海默病(AD

从PC膜片钳到NMT非损伤微测技术(3)

活体研究智能传感技术的演进(3)现状与未来作者:许越   PC膜片钳与NMT非损伤微测技术虽然几乎诞生在同一历史时期,但是它们的发展和普及过程却大相径庭。1)NMT的中国特色大家知道,各个国家对动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通常要远远高于对其它研究领域的投入。下图是美国在医疗健康上面的投入是

关注细胞分析!首届微纳流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京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9月25日,首届微纳流细胞分析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百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报告会。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同期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举办“第5期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讲习会”。会议围绕着微流控及细胞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与探讨,关注微流控细胞分析基础研究与应用开

三位荧光蛋白研究先驱获诺贝尔化学奖

多色荧光蛋白在所跟踪细胞中的图示。 下村修现年80岁的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

北大PNAS获干细胞治疗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opamine release from transplanted neural stem cells in Parkinsonian rat striatum in vivo”的文章,通过大鼠研究,证明了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能释放多巴胺,帮助

高通量筛选神经毒性实验

优点:完全自动化的图像获取与分析 快速得到每个细胞的多表型参数 实时监测活细胞的毒性,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天 神经系统对许多毒性化合物以及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有害物质非常敏感。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神经毒性可以对大脑或者外周神经系统造成短暂或持续性的损伤,例如脊髓损伤,中风,创伤性脑损伤等。同时这种神经毒性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捕捉到老鼠大脑记忆形成过程

  最新视频显示老鼠大脑中的分子移动形成新的记忆,研究人员称,这对于我们理解大脑如何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研究人员最新视频拍摄到老鼠大脑中记忆的真实形成过程,视频中显示老鼠大脑荧光分子移动形成新的记忆。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大脑如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叶史瓦大学阿尔

利用遗传学手段描绘果蝇化学连接组

  最近十年,在神经科学领域被科学家提到频率最高的词汇中,“神经环路”绝对榜上有名并且排名很靠前。有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变得可解决(do-able), 也因此成为当下最热门, 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最早的神经环路研究,大概源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判定大脑怎样指导行为,产生意识。其中比较

2017年诺奖预测:脑成像重磅级研究解读

  10月诺贝尔奖月马上到来,随着颁奖时间越来越近,很多科学家们都开始预测2017年的诺奖获得者;从2002年开始,汤森路透社每年都会进行诺贝尔奖的预测,近期汤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预测名单,其中共有四位科学家入选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包括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张远(发现了人类疱疹病毒)、

Nat Methods多巴胺感受器揭示神经元释放的化学信号

  近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分校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dLight1”的基于荧光蛋白的生物传感器。这一种高特异性传感器可检测多巴胺,即神经元释放的一种可向其他神经细胞发送信号的化学分子。与先进的显微镜结合使用时,dLight1可提供高分辨率,实时成像的活体动物多巴胺时空释放特征。  在9月7日发

模仿螳螂虾复眼结构可探测癌症

  为眼中所见万千世界中斑斓色彩而雀跃不已的你,可能很难想象水底小小螳螂虾眼中包含从近紫外到红外之间整个光谱以及12种原色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人眼只能看到3种原色、看不到红外及紫外光)。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再次夯实了螳螂虾“世界上眼神儿最好”这一宝座——它们还能看到偏振光。   澳

Nature Neuroscience:光遗传学的十年

  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的最新一期9月刊上,以年度特刊的形式聚焦了光遗传学(Optogenetics)。这个由一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衍生而来的技术,从2005年的默默无闻,到2010年的年度方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十年?  2005年:未被权威认可的开始  200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发布

  5月2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

细菌暗战肿瘤: 小块头也有大智慧

  细菌与人类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到癌症,最臭名昭著的是幽门螺杆菌。   研究者们将李斯特氏菌和元素铼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力量联合起来,借助前者兼性厌氧的特性与后者的放射性,开辟了一条对付转移性胰腺癌的“蹊径”。   细菌,一种原核生物,它们的苗条体态远在人们的目力所及范围之外。不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