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ence子刊:靶向肿瘤血管可提高癌症免疫疗法功效

最近,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发现,通过阻断调节肿瘤血管生长的两种蛋白质,可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功效。 癌症免疫疗法旨在增强或恢复患者的免疫系统(主要就是T细胞)识别和攻击肿瘤的能力。然而,肿瘤可以采取数种策略来抵抗免疫攻击,使得癌症免疫疗法仅在少数患者中有效。例如,肿瘤可促使血管新生,以阻止T细胞到达肿瘤。现在,EPFL的科学家可通过两个蛋白靶点,重新编程肿瘤血管,来改善针对不同癌症类型的免疫疗法的疗效。这一研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这两个重要的靶点就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PT2)。肿瘤可产生这两种蛋白质,以刺激新血管的生长。因此,如果将VEGFA和ANGPT2阻断,则可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限制肿瘤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 为此,科学家们开发了能同时靶向VEGFA和ANGPT2的双亲性抗体A2V,......阅读全文

中科大最新综述:纳米技术靶向肿瘤干细胞

  肿瘤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 其中的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为肿瘤治愈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兴的纳米技术为克服传统药物的局限、有效靶向与杀伤肿瘤干细胞创造了可能. 近期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两位学者概述了肿瘤干细胞的特点, 总结了

Nature子刊: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维持着肿瘤细胞群的生命力。  肿瘤干细胞的运动和迁徙能力使肿瘤细胞的转移成为可能,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并具有多种耐药分子,从而对杀伤肿

深度完整版:CAR-T的现状和未来

  CAR-T(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作为一种免疫细胞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包括学者、医生、患者、投资人的大量关注。然而CAR-T具体是什么,它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CAR-T带来的新曙光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与癌症进行斗争。科学家们考古发现的木乃伊

癌症耐药的起源

  在过去几十年癌症治疗中,对肿瘤高特异性的靶向药物对癌症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EGFR突变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家族遗传癌症(白血病和恶性黑色素瘤也是家族遗传癌症,这些癌症都基于在患者体内一些抑癌基因失活或突变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所以,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遗传癌症

利用改进的CAR-T治疗实体瘤大有可为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该疗法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中的新型细胞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正

顶尖癌症专家:独门绝学造就精准免疫疗法

  编者按:Daniel O'Connor 博士在生物医药行业是一名资深老兵。这名顶尖癌症专家有超过 20 年的丰富经验,工作涵盖执行、法务与监管等多个领域,可谓是多面手。先前,他曾任 ImClone Systems 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会总顾问和秘书,参与抗癌药物 ERBITUX?的研发上

2018肿瘤基因检测市场研究报告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基因检测行业自2015年迎来高峰,随即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基因检测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宽。目前华大基因、贝瑞基因依靠无创产前筛查等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已于2017年相继上市并成为该细分领域头部公司。但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市场格局仍未稳定。全国每年约400万肿瘤新增病例,根据

暨南大学药学院团队在JCI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2017年8月28日,暨南大学药学院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临床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影响因子12.78)在线全文发表了题为“Pericyte-targeting prodrug overcomes tumor resistan

【盘点】多篇亮点研究阐明癌症耐药发生的分子机制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研究来深入探索癌细胞对靶向性药物或疗法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同时研究者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在此对此进行了盘点。  【1】新研究揭示癌细胞耐药机制 联合用药让癌症不再回来  doi: 10.1093/nar/gkw1026  最近科学家们在理解癌细胞为何抵抗化疗问题上取得了

利用仿生脂蛋白调节肿瘤基质提高纳米药物靶向肿瘤细胞

  实体瘤中肿瘤基质细胞(如TAM、CAF等)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异常复杂的瘤内递送屏障,严重阻碍了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及其靶向肿瘤细胞的递送。并且,瘤内肿瘤细胞分布呈高度异质性,即使制备了纳米制剂也难以突破上述递送屏障靶向肿瘤细胞,严重影响了其临床治疗效果。  针对上述难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张志文、

CIK/DC-CIK及其在细胞治疗上的应用(六)

四、ACTL 全称“ AAV-DC-CTL靶向性抗肿瘤细胞免疫技术”,简称“ACTL™”或“ACTL技术”或“ACTL肿瘤细胞靶向治疗”。 "ACTL™ Anti-Cancer Cellular Immunotherapy"1. ACTL技术背景 2011年10月3日,加拿大科学

白蛋白长出了“利爪”,死扣肿瘤基质!抗肿瘤药物成功累积

   近日,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SA进行了改造,结合了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作用,将SA携带的抗肿瘤药物长时间保留于肿瘤组织中。他们让SA长出了“利爪”,紧紧“抓”住了肿瘤,让肿瘤组织中抗肿瘤药物大量累积,显著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那些化被动为主动才能解决的难题  SA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

细胞核靶向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体系实现高效抗癌

  面对全球严峻的抗癌形势,如何在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减轻病人痛苦并延长生存期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临床研究表明,药物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与亚细胞结构及生物大分子等(如线粒体、DNA、RNA等)的有效相互作用。大部分抗癌药物通过损伤细胞核内DNA杀死癌细胞,因此,其

国内首现肿瘤囊泡抗癌技术 盛齐安公司临床试验进行中

  一种可能比Car-T技术应用范围更广的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方法,正在中国展开临床试验。日前,记者从中国疾病生物治疗大会上获悉,这项全球首创的技术被称为肿瘤囊泡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由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而其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肿瘤治疗领域,且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成为当日会议关注的一个焦点。

抗肿瘤纳米药物: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

  迷你飞船”在血管中潜行,通过血管壁上的小孔潜入肿瘤组织,通过抗体识别并进入肿瘤细胞;一旦进入细胞,这些“飞船”便释放它们携带的货物——抗癌药物,摧毁肿瘤细胞:任务至此圆满完成。  早在21世纪初,这种关于纳米药物的设想就经常以动画片的形式向人们表明,纳米药物或将是对抗肿瘤的灵丹妙药,可以找到并进

争议肿瘤精准医疗的泡沫

  对于国内每年新增的430万肿瘤患者来说,精准医疗的发展或成为生命的曙光。  但近日,肿瘤精准医疗被发表在《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两篇文章推上了审判台,被指“精准策略没有给大多数肿瘤病人带来好处,肿瘤的精准治疗仅仅是一个待证明的假说。”这一观点在国内医疗界引起极大争论,有赞同者也有反驳者

仿生纳米笼可特异性靶向肿瘤干细胞抗肿瘤转移

  肿瘤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肿瘤干细胞(CSCs)被视为肿瘤转移的根源。CSCs在肿瘤组织中比例非常少,且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血管周围或深部厌氧区域。如何突破各种生理屏障,将抗癌药物高效递送到肿瘤组织并特定靶向肿瘤CSCs是肿瘤转移治疗的一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

二军大设计出双功能抗体治疗新途径

  近日,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物理学教研室雷长海教授和胡适博士课题组,在针对癌症治疗上,设计出一种新型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并自主制备了一种新型抗体药物有效阻止肿瘤生长。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转化医学》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该杂志还配发副主编、肿瘤学专家叶夫基尼娅·纳西诺维奇博士的评论文章:“第

两项中国科学家肿瘤药物输送成果获国际认可

药物输送系统是国际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肿瘤靶向性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更是癌症治疗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部分。 近期分别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肿瘤靶向性药物输送体系方面获得的新进展,并分别获得了《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杂志》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生物化学新闻专栏

Nature子刊:肿瘤特异的生物正交前药

  虽然化疗药物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毒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给药剂量,并往往导致肿瘤的复发。肿瘤选择性的前药(Prodrug)策略能够在肿瘤靶向区域内特异性活化和释放药物,在改善药物理化、生物及药代动力学性质,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相比于以大分子抗体为代表的主动靶向和以

武汉病毒所实现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肿瘤检测一直是癌症诊疗的重要课题,生物纳米探针为肿瘤检测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崔宗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基于铁蛋白笼型纳米结构,构建了肿瘤靶向-磁性-荧光多功能探针,实现了肿瘤细胞靶向特异性的荧光成像和磁共振成像。  人铁蛋白能自组装形成24聚体的蛋白笼

PNA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效靶向黑色素瘤的肿瘤微环境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迅速,许多肿瘤患者更是因此而获益。但是临床数据显示,免疫疗法对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治疗效率很低,且表现出较强的副作用,令免疫系统攻击人体的一些正常组织、器官,有时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越来越多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以及免疫组合疗法的开展,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效并减少其副作

精准杀伤肿瘤组织 国际首例纳米枪技术临床试验成功

  晚期肿瘤等于宣判死亡?还有没有方式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日前,在浙江桐庐召开的“光华国际精准医疗中心启动仪式暨首届纳米枪技术全球论坛”上,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光华博士所带领的技术团队所发明的一种全新的恶性肿瘤治疗技术——新型纳米粒子靶向核素(ImDendrim)治疗实体肿瘤技术(简称“纳米

百人蔡林涛团队通过Ac4ManN-BCN增强T细胞对肿瘤识别及杀伤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研究员领导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在T细胞的代谢标记及肿瘤识别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基于的生物正交代谢的T细胞靶向策略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及杀伤》(Bio-orthogonal T Cell Targeting Strategy For Robustl

国家纳米中心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激光制导”

  肿瘤的靶向治疗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思路。纳米药物因其特定的尺寸,可利用肿瘤组织的EPR效应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肿瘤的被动靶向治疗。为进一步提高靶向效应,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纳米药物的

论大部分实体瘤患者CAR-T临床试验为何只有一半

  CAR-T疗法在恶性血液肿瘤中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使其逐渐成为近年来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然而血液肿瘤(非实体瘤)仅仅是众多癌症中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指出:约90%的癌症发病率都是由实体瘤引起,但关于实体瘤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却很少。   如下图所示:2019年发表在

基因检测是肿瘤治疗的指路明灯

  4月16日上午,记者有幸在医大二院跟肿瘤和放疗两科的科主任王海涛教授一起出特需门诊。王主任的专业特长是运用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对付各种难治性肿瘤,来的病人都是蛮有特点的。篇幅所限,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病例。  第一个接诊的是个小伙子,带着女友的病历来咨询。女友28岁,在读博士,兰州人,在南京读书。20

新型抗体药物能有效阻止肿瘤生长

  5月3日,第二军医大学雷长海教授和胡适博士课题组宣布,他们设计出一种新型肿瘤靶向治疗方案,并自主制备了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能有效阻止肿瘤生长。  据介绍,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中,一种被称为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常结合放射治疗使用。然而,该疗法仅在初期见效,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抗药性。为克服这一难题,

肿瘤细胞对促凋亡蛋白质敏感性定量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医学物理中心戴海明研究员课题组,建立了肿瘤细胞对仅含BH3结构域蛋白质耐受的定量测量研究的新方法,相关成果以Measurements of BH3-only protein tolerance为题发表在细胞死亡的TOP期刊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doi

磁小体的生物合成及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MTB)是一大类能沿着地磁场方向进行趋磁运动的细菌的总称,不具有系统分类学上的意义。 这类细菌的特殊性在于能产生一种原核生物细胞器-磁小体(magnetosome)(具有 Fe3O4 纳米磁核)。 这类生物来源的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