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态中心揭示水体污染驱动浮游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机制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带来大量污染物排放,导致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锐减,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受损。因此,开展水质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及机理研究,认识人类干扰胁迫下河流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演化方向及其生态学机制,是目前水生态和水环境等多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污染河流生态修复必须回答的关键科学问题。其中,明确解析污染物影响河流生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机理是回答上述众多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尤其针对水生态系统功能维系具有关键作用的浮游生物群落。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环境选择作用和基于中性理论的扩散作用是决定河流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两个重要作用因子,但二者在污染河流中对浮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生态学机制尚不明晰。鉴于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战爱斌研究组分别在流域和单条河流两个不同地理尺度上,深入研究了污染河流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在流域尺度和单条河流尺度分别以海河流域和潮白河为研究对......阅读全文

水环境生物监测

在我国,传统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多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准确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时污染状况,对污染物监测的连续性不够,难以对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事故及时预警,不能反映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的长期综合效应;而生物监测技术,因反应灵敏、成本低、直观,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日益受到环境监测领域的重

战爱斌等揭示水体污染驱动浮游群落空间分布机制

  日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战爱斌研究组分别在流域和单条河流两个不同地理尺度上,深入研究了污染河流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环境选择作用和基于中性理论的扩散作用是决定河流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两个重要作用因子,但二者在污染河流中对浮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二)

2 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2.1 植物物种的差异不同的植物,生长速率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吸收能力不同,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因而净化水体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林连升等研究了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池塘养殖水的修复作用。试验研究表明,这三种藻类对水体中的氮磷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徐旭东委员:水体评价要有生态指标

   “目前对于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标准,还是原环保部2002年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缺乏生物因子。”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今年在两会上提议,要进一步制定内陆水体评价的生态指标,进行生态修复。  徐旭东说

多功能生物监测仪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二)

2.1 迅数显微技术应用迅数显微图像分析系统由高灵敏度彩色CMOS、功能强大的显微图像分析软件以及高端显微镜组成,广泛适用于显微细胞图像分析、工业金相组织分析、粉尘及颗粒检测、材料显微结构观察等众多应用领域。2.2 软件应用2.2.1 高清动静态双路观察系统具有“动、静态双路并行观察技术”,既能方便

四问水体富营养还是“负”营养?

  自2007年以来,浒苔已连续进犯青岛。“到青岛看草原”已经成了当地一句戏谑。“海上草原”是海水中一种大型绿藻浒苔高度聚集而引发的生态“奇观”。这些个体呈管状中空结构的单层细胞藻类,最短几十厘米,最长2米,无数的个体缠绕着、簇拥着,在风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涌向近海岸边,吞噬着美丽的海岸线。浒苔

研究在干旱区湖泊微生物多样性和重金属抗性基因获进展

  湖泊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保障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水体微生物在湖泊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和污染物的消除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文娟分别以博斯腾湖和艾比湖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干旱区湖泊水、沉积物、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结

荧光定量PCR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自发明以来被广泛使用,曾经被认为是可以治愈任何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21世纪以来细菌抗生素抗性(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抗菌药物治疗失效时有发生,因此抗生素抗性基因被认定为新兴污染物。细菌抗生素抗性虽然是环境中的自然现象,但随着环境中抗生素、重金属和杀菌剂等浓度升

淮河“污害”仍不乐观 水生态危局令人忧

  自1995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流域性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淮河治污至今已近20载。经过多年努力,淮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与国家提出的治淮目标仍然有较大差距,部分支流污染依然严重,水生态现状不容乐观。  干流水质好转 支流“污害”仍重  “坏河”“五彩河”“害河”……淮河这条曾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一)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性等因素概述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是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中必经的天然过程,其过程漫长,常常需要以地质年代或世纪来描述其进程。而因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演变的速度非常

海洋所两项海洋公益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检查会现场  12月29日,国家海洋局科技司联合纪检监察、审计、财务部门,组织专家对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2个2008年海洋公益科研专项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国家海洋局监察专员杨路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海洋所副所长侯一筠出席会议并致辞。相关职能部门,项目主持和参研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参加了

更加有效地对污水中微生物进行观察和计数

进入2013年后,越来越多的水污染事件,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水源镇含香村4个屯的饮用水源出现发臭、浑浊异常现象,上海金山区朱泾镇发生水污染严重事件,导致周边水域受到污染。这一起起的事件,无不在向人们控诉水污染的恶性,也给我国污水处理敲响了警钟。 据介绍,我国水污染问题非

我国海洋环境年度公报发布 溢油风险加剧

  6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同时,赤潮灾害多发,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等灾害严重,海洋溢油等突发性事件环境风险加剧。   去年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总体较

如今的环境防治工作中,科学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助手

  “水华”治理难度大,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是打捞、絮凝除藻、生物控藻,这些方法还存在二次污染、进展缓慢等不足。而且,即使现有的藻类都被除去,可水体中的氮、磷、钾等元素都还存在,治标不治本。对于“水华”治理来说,或许预防胜过“灾后重建”。  在如今的环境防治工作中,科学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助手。目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