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南植物园土壤微生物对温湿度交互变化响应研究获进展

在土壤生态过程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关于调控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温湿度响应行为的研究还较为缺失。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准确模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过程、氮磷周转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也是改进全球气候和陆面模型模拟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近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毕业生周伟平和研究员申卫军等开展了一项全因子设计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温度(10℃、17℃、24℃、31℃、38℃)和湿度(20%、40%、60%、80%、100%田间持水量)的单因子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对磷脂脂肪酸法(PLFA)测定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和湿度的单因子效应显著影响几乎所有选定的特征脂肪酸,包括真菌、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放线菌以及细菌胁迫指数。尽管真菌和细菌的比值(F/B)以及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比值(......阅读全文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质循环的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的新手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土壤中生活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 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蓝藻除外) 、地衣等。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反应,担负着地球C、N、P、S 等物质循环

华南植物园土壤微生物对温湿度交互变化响应研究获进展

  在土壤生态过程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关于调控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温湿度响应行为的研究还较为缺失。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准确模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过程、氮磷周转过程的生物学基础,也是改进全球气候和陆面模型模拟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红外热像仪、传感器等多种仪表助力西湖文物监测

  西湖文化景观文物本体监测,简称西湖文物监测,是履行中国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义务、完成西湖世界遗产监测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杭州市园文局经过5年多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一套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西湖文物监测体系即日常巡视监测、专业技术监测和仪器自动监测。  专业技术监测  专业技术监测是由专

一份实证报告:人死之后会发生什么?

  人的躯壳失去生命后,会经历怎样的变化。  “可能得花点力气才能做完,”入殓师Holly Williams说道,她举起John的手臂,轻柔地弯曲他的手指、肘部和手腕,“尸体越新鲜我就越好操作。”  Williams柔和的声音、无忧无虑的态度给她的工作性质打了掩护。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的一家家庭殡

气候的改变可能影响微生物的一些关键功能

全球的气候变化不止是影响动物和植物, 同时也影响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这些生物对地球的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波士顿的一个科学研讨会上,研究者说,我们不是完全的了较所产生的会是什么样的影响,有可能会有显著的影响,有可能是木利的影响。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athleen Treseder在第108

霉菌毒素最全百科

霉菌毒素(mycotoxin)一词源自希腊语的“mykes”,指霉菌和“toxicum”,指毒物。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自然产生的。人们目前所知道的霉菌毒素就有上百种,但还有更多的霉菌毒素不被我们所了解。霉菌产生霉菌毒素是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和/或有助于在宿主体内定植。霉菌通过这一天

霉菌毒素最全百科,你涨知识了吗?

霉菌毒素(mycotoxin)一词源自希腊语的“mykes”,指霉菌和“toxicum”,指毒物。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自然产生的。人们目前所知道的霉菌毒素就有上百种,但还有更多的霉菌毒素不被我们所了解。霉菌产生霉菌毒素是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和/或有助于在宿主体内定植。霉菌通过这一天

武汉植物园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氮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消落区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是一种分布较广泛的湿地生境。消落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生态过程为反硝化作用,它是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将硝态氮转化为气态氮(N2和N2O)的过程,进而将氮从土壤生态系统中彻底的移除,因此消落区具有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同时也是N2O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消落

中国科学家发现吃塑料的虫子

   图为正在吃塑料的黄粉虫(由杨军教授团队供图)  “塑料在黄粉虫肠道快速生物降解,揭示了丢弃在环境中塑料废物的新命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说。  塑料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于高分子量和高稳定性,普遍认为微生物无法降解聚苯乙烯类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

北京雾霾耐药基因引恐慌事件的5个关键误读

  “北京雾霾中有耐药细菌!”最近几天笼罩雾霾的北京市民又一次这条朋友圈的消息震惊了!  “耐药细菌”不就是俗称的“超级细菌”吗?这项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成果,论文标题为“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uman, 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