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轻松人造病毒的新技术平台

在自然界中,噬菌体(bacteriophages)随处可见。本质上它们属于病毒,主要攻击并杀死特定细菌。利用这种特性,研究人员和医务人员希望通过人工改造噬菌体来对付细菌感染,例如某些食品工业已经采用天然噬菌体来破坏食品中的病原体了。 然而,基因工程噬菌体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项目。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教授Martin Loessner的带领下,一组研究团队刚刚在《PNAS》期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了一款制造工程噬菌体的新技术平台。 利用该平台,研究人员得以实现系统性地基因修饰噬菌体基因组,赋予噬菌体额外功能,让它们在细菌L型(缺乏细胞壁的Listeria细胞,或称L form)中复制。 “在以前,修改噬菌体基因组几乎是不可能的,”Loessner说。即便可以,这些方法也非常低效,一个基因只能整合到噬菌体一小片已知基因组中,将被修饰过的噬菌体分离出来就像大海捞针。 “我们曾经必须筛选数百万个噬菌体,才能找到富含所......阅读全文

噬菌体的检查及效价测定

1、目的:1.1 了解噬菌体效价的含义及其测定原理。1.2 学会检查噬菌体的方法。1.3 掌握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操作技能。2、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个体形态极其微小,用常规微生物计数法无法测得其数量。当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迅速引起敏感细菌 裂解,释

噬菌体的检查及效价测定(一)

一、目的:1. 了解噬菌体效价的含义及其测定原理。2. 学会检查噬菌体的方法。3. 掌握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操作技能。二、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个体形态极其微小,用常规微生物计数法无法测得其数量。当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

微生物学技术:噬菌体的检查及效价测定

一、目的:1. 了解噬菌体效价的含义及其测定原理。2. 学会检查噬菌体的方法。3. 掌握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操作技能。二、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其个体形态极其微小,用常规微生物计数法无法测得其数量。当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

Nature:CRISPR-Cas也有天敌!

  近日,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这项研究中首次发现了噬菌体合成的用以抑制细菌体内CRISPR-CAS系统的蛋白质。  细菌与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之间的生存之战导致了许多细菌的防御系统得到进化,同时噬菌体也针对这些系统进化出了新

PFU、MOI、TCID50,你还傻傻搞不清吗?

  PFU:plaque forming unit,空斑形成单位。感染性滴度的单位一般表示为PFU/ml。由于测定pfu往往重复性较差,因此近些年许多研究又开始采用TCID50方法来计算病毒的感染单位。因此建议也可使用TCID50法。  MOI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噬菌体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值及其意义

MOI 是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的缩写,中文译为感染复数。传统的MOI概念起源于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研究。其含义是感染时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比值,也就是平均每个细菌感染噬菌体的数量。噬菌体的数量单位为pfu。一般认为MOI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其实其隐含的单位是pfu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一文了解噬菌体培养方法

  噬菌体(phage)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其取决于噬菌体吸附器官和受体菌表面受体的分子结构和互补性。噬菌体是病毒中最为普遍和分布最广的群体。通常在一些充满细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动物的肠道里,都可以找到噬菌体。  相信

λ噬菌体的铺平板培养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噬菌斑起源于单个噬菌体颗粒对单个细菌的感染。第一次感染后合成的子代病毒颗粒吸附和感染邻近细菌,后者依次释放另一代子代病毒颗粒。如果细菌生长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糖或琼

Nature Biotechnology:噬菌体治疗方法的微生态机制

  近些年,集约化农业发展中的不合理措施,如化肥农药的持续过量投入以及经济作物的单一连作等,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严重失衡,生态功能急剧削弱。土壤养分周转不畅、污染难以消解、土传病害频发就是土壤微生态失衡重要证据,这些也是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其荣

噬菌体培养法

一. 液体培养法1. 将指定之寄主细菌以液体培养法于适当温度下培养,一般培养16~24小时2. 将噬菌体原液100 μl 与寄主细菌悬浮液300 μl均匀混合,静置15分钟使其感染。3. 将混合液接至含10 ml新鲜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于适当温度下振荡培养约8~24小时,培养时间依噬菌体之不同而异。

M13噬菌体铺平板

            实验方法原理 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邻近细菌, 然后又产生下一代病毒颗粒,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或琼脂糖)上生长时,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

λ噬菌体的铺平板培养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噬菌斑起源于单个噬菌体颗粒对单个细菌的感染。第一次感染后合成的子代病毒颗粒吸附和感染邻近细菌,后者依次释放另一代子代病毒颗粒。如果细菌生长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糖或琼脂)上,这种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是有限的。实验材料 λ 噬菌体原种大肠杆菌菌株试剂、试剂盒 MgSO4SM 和 SM+

M13噬菌体铺平板

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邻近细菌, 然后又产生下一代病毒颗粒,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或琼脂糖)上生长时,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受到一定限制。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实验方法原理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

1月11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独生子女心理或更消极  据一项基于经济游戏的研究披露,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与该政策实施前出生的人相比不甚信任他人、竞争力较差且较不愿意承担风险。Lisa Cameron 及其同事招募了大约400 名北京的居民,他们的出生时间或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

通过平板裂解和洗脱制备λ噬菌体原种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来源于单个噬菌斑的 λ 噬菌体原种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① 平板裂解,这是一种噬菌体在生长于顶层琼脂或琼脂糖的细菌中增殖的方法;② 小量液体培养,这是用生长于液体培养基中的细菌进行噬菌体增殖的方法。实验材料 λ 噬菌体原种大肠杆菌铺平板细菌试剂、试剂盒 氯仿SM仪器、耗材 LB 或

CRISPR装备噬菌体让“超级细菌”自杀!

  众所周知,CRISPR系统本来是细菌抵抗外界病毒侵染的免疫手段,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CRISPR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杀伤细菌本身。通过改造噬菌体使其携带CRISPR操作元件,科学家们希望这一工具能够对耐药性细菌进行有效杀伤,并且能够用于改造机体的微生物组。  CRISPR的全称是“Clustered

通过平板裂解和洗脱制备λ噬菌体原种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来源于单个噬菌斑的 λ 噬菌体原种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① 平板裂解,这是一种噬菌体在生长于顶层琼脂或琼脂糖的细菌中增殖的方法;② 小量液体培养,这是用生长于液体培养

NSMB背靠背丨黄志伟 揭示其抑制type V型Cas12a活性的新机制

  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为细菌和古细菌对抗噬菌体和质粒入侵提供了核酸序列特异性的防御机制【1】。CRISPR-Cas系统分为6个亚型,其中II型CRISPR-Cas9和V 型CRISPR-Cas12a(Cpf1)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编辑和多种多样的生物技术应用【2,3】。在噬菌体感染

通过平板裂解和洗脱制备λ噬菌体原种实验

来源于单个噬菌斑的 λ 噬菌体原种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① 平板裂解,这是一种噬菌体在生长于顶层琼脂或琼脂糖的细菌中增殖的方法;② 小量液体培养,这是用生长于液体培养基中的细菌进行噬菌体增殖的方法。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实验方法原理来源于单个噬菌斑的 λ 噬菌体原种的制备

M13噬菌体铺平板

实验方法原理 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邻近细菌, 然后又产生下一代病毒颗粒,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或琼脂糖)上生长时,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受到一定限制。实验材料 M13 噬菌体原种噬菌斑大肠杆菌 F' 菌株制备的主培养物试剂、试剂盒 IPTG 溶液

Brit J Pharmacol:噬菌体是对抗抗生素耐药的最佳选择吗?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并在其体内繁殖的病毒,它们在对抗抗生素耐药和其它人类健康威胁上有相当大的潜力。如今,在噬菌体被发现的一百周年,一篇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的综述文章研究了将噬菌体发展为能促进健康且具有商业效益的生物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篇综述

基因工程的载体和工具酶-2

2、pUC质粒载体1987年,J.Messing和J.Vieria采用MCS技术在pBR322基础上构建的。结构:(1)来自于pBR322的Ori(2)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ampr)。但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化(3) 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酶的α—肽链即氨基末端。(4)MCS区段是一段用于插入外

基因编辑器:编出新生命

          细菌也有敌人,其最大的敌人之一是噬菌体,因为后者可以进攻和吞食细菌。面对攻击,细菌最有效的还击是,“祭”出一种武器CRISPR,以保护自身。CRISPR有些拗口,称为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编

新型噬菌体递送系统,选择性攻击有害细菌/病毒

  噬菌体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生素替代疗法,因为它只会攻击特定病原体,不会损害人体正常细菌,更不会为多药耐药性提供滋生土壤。但是,治疗性噬菌体难以纯化,更难的是如何被输送至感染部位,特别是肺部病灶。  乔治亚理工学院领导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种新型递送技术,这是一种含有噬菌体的干燥、多孔微粒,在动物实

英研究人员尝试给猪治病时弃用抗生素

   养殖业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动物身上的耐药菌株还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为此,英国研究人员正尝试在养猪场给猪治病时放弃使用抗生素,改用噬菌体——一类寄生并侵害细菌的病毒,又称细菌病毒。   英国广播公司8日报道,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找到一批用于对抗沙门

我国学者发现噬菌体裂解酶的重组蛋白V12CBD的多重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来源于噬菌体裂解酶的重组蛋白V12CBD具有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与增强免疫清除的多重功能,为研究治疗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内的超级耐药细菌感染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杂志》(The EMBO Jo

首次发现细菌病毒携带动物DNA

  科学家发现,侵入细菌的一种病毒中潜伏着很多能表达出毒性蛋白的基因。这些基因本非病毒基因组的基因,而是来自于黑寡妇毒液基因以及其他一些动物的DNA。研究者们认为,要么是病毒偷窃了其他生物的基因,要么是其他生物的DNA入侵了病毒基因组。  病毒是一种充满争议的生物。他们几乎可以入侵感染三界(动物、植

冰川古老病毒释放将成恐怖灾难

研究者发现冰冻中的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天花病毒和至今尚未探明的病毒种类——— 近年来联合国以及各国的专家都在不断发出警告,全球变暖正促使极地冰川以及其他地区比如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以现有趋势,几十年内,可能地球上的冰川就会完全消失。而这一切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后天》中所描述

从肠道菌群到肠道病毒群

  肠道菌群早以已经成为热点科技新闻概念,其核心要点是肠道内细菌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实肠道菌群自己身体内也有另外一种生命,就是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最近有研究发现,肠道内细菌感染的噬菌体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病毒无法裸露生活,都必须隐藏在细菌体内寄生。这里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的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