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原子力显微镜(AFM)之接触模式

接触模式:从概念上来理解,接触模式是AFM最直接的成像模式。正如名字所描述的那样,AFM在整个扫描成像过程之中,探针针尖始终与样品表面保持紧密的接触,而相互作用力是排斥力。扫描时,悬臂施加在针尖上的力有可能破坏试样的表面结构,因此力的大小范围在10-10~10-6N。若样品表面柔嫩而不能承受这样的力,便不宜选用接触模式对样品表面进行成像。......阅读全文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分类及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表面形貌、电磁性能分析的重要仪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由于应用范围仅限于原子力显微镜,属于高科技仪器的耗材,应用领域不广,全世界的使用量也不多。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分类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基本都是由MEMS技术加工Si或者Si3N4

原子力显微镜法测量纳米粒子的尺寸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是继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之后发明的一种具有原子级高分辨的新型仪器,可以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下对各种材料和样品进行纳米区域的物理性质包括形貌进行探测。本标准文本将概述纳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工作模式及对样品要求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工作模式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是以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的形式来分类的。主要有以下3种操作模式:接触模式(contact

原子力显微镜成像要点

     原子力显微镜(AFM)作为现代微观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在表面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是近年来表面成像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原子力显微镜探针  探针(包括微悬臂和针尖)是原子力显微镜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原子力显微镜的分辩率。在针尖与样品的接

吉林大学采购真空转移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联用系统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真空转移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联用系统(项目编号:JLU-ZC19131)进行公开招标, 配备如下功能模式: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AFM);轻敲式原子力显微镜(DFM); 开尔文力显微镜(KFM);压电响应显微镜(PRM)等;预算金额:444.6万。详情如下:  项目联系人

原子力显微镜(AFM)探针技术简介和展望

一.  原子力显微镜(AFM)简介二.  AFM探针分类三.AFM探针生产、销售资讯四.展望 一.  原子力显微镜(AFM)简介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

对比学习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

  1 STM  1.1 STM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通常小于1nm)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尖锐金属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利用针尖-样品间纳米间隙的量子隧道效

剖析扫描电镜的类型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的扫描电镜包括了:典型的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S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低压扫描电镜( LVSEM)、环境扫描电镜( E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 ),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以下介绍几

原子力显微镜原理:接触式,非接触式,轻敲式有何区别?

由于STM侷限于试片的导电性质,使得应用范围大大的减少,为了能有更广泛的应用科用,故改用力场作回馈而发展出原子显微仪(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而因为对导体及绝缘体均有三维空间的显影能力,所以成为运用最广泛的扫描探针显微仪。图4-1为原子力显微镜的简单示意图。 图4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对比

1.1 STM工作原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通常小于1nm)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尖锐金属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利用针尖-样品间纳米间隙的量子隧道效应引起隧道电流与间隙大小呈

AFM工作原理是什么?

       AFM的基本原理与STM类似,在AFM中,使用对微弱力非常敏感的弹性悬臂上的针尖对样品表面作光栅式扫描。当针尖和样品表面的距离非常接近时,针尖尖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的原子之间存在极微弱的作用力(10-12~10-6N),此时,微悬臂就会发生微小的弹

扫描电镜的类型及其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的扫描电镜包括:典型的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S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低压扫描电镜( LVSEM)、环境扫描电镜( E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 ),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以下介绍几种

加强用户合作 牛津仪器携Cypher VRS+IDS参展AFM2 2018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12月14日,2018先进功能材料与原子力显微技术学术研讨会(AFM2 2018)暨2018中国硅酸盐学会微纳技术分会学术年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聚集学术界及工业界信息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以及原子力显微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促进合作,深入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是以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的形式来分类的。主要有以下3种操作模式:接触模式、非接触模式和敲击模式。       1、接触模式从概念上来理解,接触模式是A

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样品表面形貌,通过什么方式驱动探针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观察物体表面微观形貌的新型实验技术.它有一根纳米级的探针,被固定在可灵敏操控的微米级弹性悬臂上.当探针很靠近样品时,其顶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作用力会使悬臂弯曲,偏离原来的位置.根据扫描样品时探针的偏离量或振动频率重建三维图像.就能间接获得样品表

介绍原子力显微镜的三种工作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

原子力显微镜的三种工作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

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

     第一台在纳米测量中,在中等测量范围内,具有微型光纤传导激光干涉三维测量系统、可自校准和进行绝对测量的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它的诞生,可使目前用于纳米技术研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定量化,并将其所测量的纳米量值直接与米定义相衔接。使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纳米范围内的各种物理

原子力显微镜其他工作模式

 其他模式       除了三种常见的三种工作模式外,原子力显微镜还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       1、横向力显微镜(LFM)       横向力显微镜(LF

检测材料不同组分的特殊SFM技术

随着SFM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在SFM形貌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多种新的特殊SFM技术。这些技术利用不同的表面性质,能够很好地区分开在形貌上差别很小或是材料表面上难以检测到的不同组分。力调制技术力调制(force modulation)成像是研究表面上不同硬度(刚性)和弹性区域的SFM技术。可以验明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显微镜由来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是一种具有原子分辨率的表面形貌、电磁性能分析的重要仪器。1981年,STM(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扫描隧道显微镜)由IBM-Zuric

原子力显微镜对工作环境有何要求

    微悬臂通常由一个一般100~500μm长和大约500nm~5μm厚的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而这些规格的选择是依照样品的特性,将信号经由激光检测器取入之后,以供SPM控制器作信号处理,所要检测的力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范德华力:长度,以保持样品与针尖保持一定的作用力。在整个系统中

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力显微术斥力模式

斥力模式原子力显微镜(AFM)      微悬臂是原子力显微镜(AFM)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常由一个一般100~500μm长和大约500nm~5μm厚的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微悬臂顶端有一个尖锐针尖,用来检测样品-针尖间的相互作用力。对于一般的形貌成像,探针尖连

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技术中若干应用与定量分析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扫描探针显微镜的一个重要成员,是纳米科学技术中的主要工具之一。由于具有纳米甚至原子量级的超高分辨率和柔性的测量环境要求使得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科技各领域,例如纳米计量、表面科学和生物科学等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本文主要从多个侧面研究原子力显微镜应用的若干重要问题。首先,探讨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模式介绍与说明

  你知道吗?关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它是以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的形式来分类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操作模式:接触模式、非接触模式和敲击模式。  1、非接触模式  非接触模式探测试样表面时悬臂在距离试样表面上方5~10nm的距离处振荡。这时,样品与针尖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范德华力控制,通常为10-12N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在1986年由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的发明者之一的Gerd Binnig博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与Quate C F和Gerber C等人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显微镜[1

扫描探针显微镜优势及注意事项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       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三种模式

目前AFM有三种工作模式,接触模式(ContactMode)、轻敲模式(TappingMode)和非接触模式(Non-contactMode)。2.1接触模式(ContactMode)接触模式包括恒力模式(constant-forcemode)和恒高模式(constant-heightmode)。在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架构分析——苏州飞时曼

  AFM原子力显微镜的主要构成可分为五大块:探针、偏移量侦测器、扫描仪、回馈电路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AFM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长度只有几微米长,一般由悬臂梁及针尖所组成,主要原理是由针尖与测试样片间的原子作用力,使悬臂梁产生微细位移,以测得表面结构形状,其中常用的距离控制方式为光束偏折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力显微术摩擦力

      摩擦力显微镜(LFM)是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形貌成像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之一。材料表面中的不同组分很难在形貌图像中区分开来,而且污染物也有可能覆盖样品的真实表面。LFM恰好可以研究那些形貌上相对较难区分、而又具有相对不同摩擦特性的多组分材料表面。图1